笃学之道---王津菁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此话出自《礼记》。意为要广泛的学习,要对学问详细的询问,慎重的思考,清晰的辨别,明确的实行。

几句话便道出了治学求进的道理,和学习的不同阶段。“博学之”,意为在学习中应当广泛的猎取,但“博”却也代表了对于各种学问的包容,这样身为学生的我们才能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审问之”便是在广泛的获取知识后对于知识的一种反思,在反思中我们可以更加理解知识,让知识为你所用。“慎思之”“明辨之”我认为应是对于所学应当都进行深刻的思考进行辨别。不然则会鱼龙混珠。最后“笃行之”告诉我们应当运用和实践我们的知识,一个人就算拥有再多的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最终也只会是纸上谈兵罢了。

我认为这些阶段都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无法做到“审问之”则后来的所有都做不成,因为如果都无法理解一项知识,又何来的”明辨“和“慎思”呢?若是做不到“明辨”,“慎思”那博学只会让我们的知识鱼龙混杂。所以只有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我们每日的学习中,都可以运用到这种学习方法,使我们得到更高的提升与进步。

(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原因在这里……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3080天▲戳上方蓝字关注 |全文共2800字,深度阅读需7分钟,受益终生| 现在社会,普遍倡导宣扬终身学习,我们也纷纷致力于打造"学习型人生". 于是,从儿童 ...

  •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数广而识,识广而智,智广而思,谋新求变: 时广利思,思广利新,新广利学,文以化人: 识思于智,智新于颖,颖学于问,文以载道: 辨考聪慧,慧育哲思,思习明题,日 ...

  • 让北京的天空变回晴朗-王津菁

    现在,北京已经被那漫天的雾霾给占据了,当我有时抬起头想要看看窗外的景色来缓解疲劳时,等待我的只是那灰色的天空.在平常,外面总能听见小孩在外面玩耍的声音,但是现在,外面有的只是一些行色匆忙的大人,人们的 ...

  •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王津菁

    陈蕃是东汉时的名人,他少年时独居一室而庭院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事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 ...

  • 为什么诺贝尔科学奖远离中国?---王津菁

    "中国"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发明了推动世界文明的四大发明,曾经的文明大国,这些成就都被加上了"曾经"两字.现在的诺贝尔奖得主中鲜少有中国人的身影,并且在 ...

  • 2017,让我们携手并进---王津菁

    转眼之间,2016年以悄然逝去,迎接我们的是崭新的一年-2017. 一年的时间真是稍纵即逝,2016年的景象还是历历在目.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已经彻底的从初一生活中走了出来,虽然初一与初二之差了一年的时 ...

  • 第一次爬泰山---王津菁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从小就经常背诵的诗句,但却从来没有亲眼目睹这份美景,感受这种震撼.在去年的游学当中,我终于有幸可以领略它的风光. 在抵达泰山的前一天晚上我便感觉十分激 ...

  • 当人情遇到规则---王津菁

    有这样一个事情,某一年的一天哈佛图书馆遭遇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珍贵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书幸存,原因是前一天晚上,它被一名学生违章带回宿舍.第二天,学生把图书归还,这本书也成为孤本.在处理这个 ...

  • 信佛、笃道、皈依基督的关学大儒——王徵小传

    他,被称为介绍西方力学的第一人,与徐光启并称于世,后人誉之为"南徐北王":他,先是信佛.转而笃道.最后皈依了基督教,为明末中国第一批耶稣会士的天主教徒之一:他,以天下为己任,经世致 ...

  • 宋儒王昭素,开封酸枣人。少笃学不仕,有至行,为乡里所称。

    ​王昭素,开封酸枣人.少笃学不仕,有至行,为乡里所称.常聚徒教授以自给,李穆与弟肃及李恽皆常师事焉.乡人争讼,不诣官府,多就昭素决之. 昭素博通<九经>,兼究<庄>.<老 ...

  • 青山学20道家常菜谱,卤排骨让人流口水,牛肉丝香辣有嚼劲

    一.娃娃菜美味汤 食材:娃娃菜1颗,水豆腐1块,金针菇少量,火腿肠1根,鸡蛋2个,油适量,盐适量,虾粉1勺,鸡粉1勺 做法: 1.准备好以上食材,娃娃菜切好,水豆腐切块,火腿肠切块. 2.锅中放油,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