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的基本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为临床医生治疗小儿脾胃病提供指导,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名老专家的宝贵学术思想和经验。方法:本次研究通过门诊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四川省十大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胡天成教授310张门诊治疗小儿脾胃病患者的有效处方资料,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胡教授治疗的小儿脾胃系统疾病用药情况进行初步挖掘、分析,初步探索其内在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
结果:310张处方共涉及中药115种,总计使用频次3458次,平均每方用药11.15味次。使用频率超过10%的药物共计有32味,使用频率超过30%的药物共有16味,分别为
藿香、厚朴、生麦芽、黄芩、枳实、木香、槟榔、杏仁、焦山楂、陈皮、豆蔻、半夏、砂仁、瓜蒌仁、薏苡仁、茯苓。所有药物中以化湿药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消食药、理气药及清热药;药性方面,温性药物在所有使用药物中占有比例最大,其次是寒性药物;药味以辛味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苦、甘味;归经以胃、脾经为主,其次归于肺经、大肠经多见。通过聚类分析得到四大类核心方的药物组成
C1类:陈皮、豆蔻、杏仁、焦山楂、瓜蒌仁、薏苡仁、砂仁、半夏、茯苓、生稻芽、藿香,厚朴;C2类:黄连、淡竹叶、南沙参、白术;C3类:炮姜、车前子、建曲、葛根、火麻仁、紫苏叶、山药、当归、鸡内金、蝉蜕、苍术;C4类:木香、槟榔、黄芩、枳实、生麦芽。
通过关联规则挖掘,得到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病中常见的药对:杏仁→薏苡仁,豆蔻→薏苡仁;厚朴→杏仁,厚朴→薏苡仁;黄芩→淡竹叶;陈皮→砂仁;枳实→南沙参。结论:1.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脾胃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是:藿香、厚朴、生麦芽、黄芩、枳实、木香、槟榔、杏仁、焦山楂、陈皮、豆蔻、半夏、砂仁、瓜蒌仁、薏苡仁、茯苓。高频药物以化湿药、消食药、理气药为主,必要时佐以清热药。胡教授在治疗小儿脾胃病方面以脾胃为重点,根据病因、病性之不同,分别采用温清补泻法,核心是恢复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治疗厌食时注重除湿热、补脾调肝;治疗泄泻重视燥湿健脾,和中分利;治疗便秘则以润肠行气为基础,并重视运化脾气,兼以清热除湿。聚类分析C1组体现清热与化湿并举;C2组体现补中有泻,温清并用;C3组体现消食导滞,和中分利,C4组则体现行气助运,通腑祛积。胡教授在治疗小儿脾胃病时,强调必须掌握疾病的虚实与转归,时时以顾护脾胃之气为要,主张健脾以运为上,用药宜轻宜灵。2.胡教授结合中医理论,对于小儿脾胃病认识独到,认为小儿脾胃素弱,不耐攻伐,辩证精确,用药轻灵,切中病机。特别对于四川盆地,湿热多发,认识深刻。脾胃湿热,阻碍中焦,缠绵难愈,常常虚实夹杂,胡教授温中化湿运脾,不忘清热,补虚之中不忘祛邪,治湿而兼顾三焦,效果显著。3.胡教授师古而不泥古,处方平淡,选药精当,不妄行攻伐,不一味呆补,重视调畅气机,配合调护,治验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