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痱子、皮炎、湿疹、荨麻疹反复发作?教你三招搞定!
夏季是快乐的,因为这是一个能够大秀身材,吃小龙虾,喝啤酒的季节,大家的生活方式也变得丰富起来,一切都将快乐的进行着。但是在夏季,有的人却因为可恶的皮肤疾病,通通只能看别人欢乐。
夏季是皮肤病高发期,伴随着梅雨季节的湿热天气,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皮肤瘙痒、皮肤过敏、皮肤起疹的症状,长时间在空调室内还会引起皮肤干燥、脱皮等状况。到医院治疗用药效果好但治标不治本,平时的预防才最重要。
01
夏季皮肤病是什么因为在作怪?
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
暑为夏季主气,从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四个节气,为暑气当令。暑为火所化,主升散,且多挟湿,合而为病。
夏季天气反复,既热,且湿,气压低,风雨多,晴天阳光猛烈,雨天湿度大,阴天空气翳闷;再加上商场、食肆、交通工具、办公室空调开放,室内室外空气温度湿度差别很大。工作或居处环境失宜,也能导致热、湿侵袭而发病。
“暑”邪和“湿”邪是夏季许多皮肤病的发病的重要原因,夏季常见皮肤病,以湿、热蕴结常见。
皮肤病病因的湿邪,以外湿为多,皮肤为人体的保卫系统之一,湿邪侵犯,首当其冲,但有时外湿常与内湿相合致病,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与气血相搏,可发生皮疹、瘙痒、渗液等。且湿邪具有粘腻、留着难去,病位常趋于下部等特点,所以因为湿邪引起的皮肤病,其皮损为水疱或为多型性,或皮肤糜烂,如果与内湿相合,则伴胸闷、食欲不振、肢体无力、苔白腻等症状。
由热而致的皮肤病,也有外热、内热之分,不论外感热邪或脏腑内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为患,可发生皮疹、灼热、痒痛、溃烂、流脓等,且热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火性炎上等特点。故由热邪引起的皮肤病,有皮损色红、糜烂、脓疮、灼热作痒、作痛等症状表现。
02
夏季有哪些常见的皮肤病?
01
痱子
痱子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或闷热潮湿环境,是夏季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认为,痱子多因夏季湿气较重,复感暑邪,暑热熏蒸在皮肤表面阻塞毛窍,汗出不畅导致。
预防调护:痱子为夏季常见的皮肤病,容易复发,要注意预防。首先要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潮湿闷热的环境。贴身衣物应该选择纯棉或针织透气性好的面料,以宽松为主,使皮肤保湿干爽。
洗浴时用温水洗浴,尽量不要洗冷水澡,容易出汗的部位可以洗澡后扑点痱子粉。起皮疹后不要抓挠,以防继发感染。
02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因持续高温和闷热引起,多见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成年人,属于中医暑病、暑热疮的范畴。暑为夏令主气,盛夏季节,感受暑邪,酷夏挟湿,湿热内阻,表现在皮肤表面,为夏季皮炎。
预防调护:在夏季应该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室温不宜过高,衣服应选择轻薄、宽大、透气的材料,尽可能保持衣服清洁干燥。应该注意多喝水,常用绿豆、生薏苡仁煮水能够有效预防夏季皮炎,建议多吃一些瓜类,如西瓜、苦瓜等。
03
湿疹
引起湿疹的因素多种多样,中医认为湿疹是以风、湿、热、毒为主,肠胃有湿热所导致。周围环境潮湿、某些微生物的繁殖、疲劳忧虑、紧张、情绪激动等神经精神因素以及紫外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等都会影响湿疹的发生。
预防调护:让皮肤保持干爽、清洁。特别是在夏天这样的高发季节,每天都要清洁皮肤。如果天气很炎热,一天可以洗两次澡,但洗澡的时候一定要快,要淋浴不要泡浴,洗完澡要快速擦干。得了湿疹就不要游泳了,游泳池人员非常复杂,很难保证干净、卫生,一些过敏源会引起湿疹加重。
可以适当吃一些健脾胃、比较平和的中药,如茯苓、淮山药,薏仁、白术,选一两样组合一下煲汤,用这种方法把脾胃调好,自然对治疗湿疹有用。
04
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老百姓通常把荨麻疹叫“风疙瘩”或“风疹块”。
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主要是由于素体禀赋不耐,外加六淫之邪的侵袭;或饮食不节、肠胃湿热;或平素体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所致。
预防调护:有荨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中要少养猫、狗之类的宠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尘等。
荨麻疹患者需要避免海鲜及动物蛋白性食物(如牛肉、羊肉、猪蹄、鱼虾等)、高植物蛋白酶丰富的水果(如菠萝、芒果、榴莲等)、辛辣刺激食物。
03
夏季皮肤病该如何防护?
有些皮肤病在夏季易发高发,但炎热的天气也给治愈提供了便利。因为治疗皮肤病主要是使用外用药物,相对其他季节,夏季着装比较轻薄,昼夜温差较小,人的汗腺、皮脂腺都处于开放状态,涂抹、外敷等方法不但简单易操作,还利于药物的渗透、传导及吸收。有些好发于冬季的皮肤病,多由于素来阳气不足,中医讲究顺应季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治疗保健原则,利用夏季气温虽高,但阳气也较旺盛,适当使用助阳扶正的药物,可以充分发挥助生阳气,增强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驱散体内伏邪,从而达到治疗防御疾病的目的。
此外,夏季预防这些皮肤病的发生,应该注意:
1. 保暖避寒:《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汪绮石在《理虚元鉴》里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不宜夜晚出宿。有空调的房间,也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纳凉时不要在房檐下、过道里,且应远门窗之缝隙。可在树荫下、水亭中、凉台上纳凉,但不要时间过长,以防贼风入中得阴暑症。
2. 饮食宜清淡。五行学说认为,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之说。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故孙思邈主张:“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可适当进食一些百合、通菜、冬瓜、黄瓜、西红柿等应季食物。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较弱,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尽量不吃或少吃寒凉食物。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
3.多吃有祛湿功效的食材。小满、芒种时节雨水多,湿气较重。而湿邪侵犯人体是引起皮肤病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不妨试下淡渗利湿法,简而言之就是调整膀胱的气化功能,利小便来祛湿,以适当进食一些淡渗利湿的药食同源的食品,茯苓、薏苡仁、扁豆、冬瓜皮等。
茯薏茶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茯薏茶中茯苓、炒薏苡仁可以淡渗利湿,其实薏苡仁炒制后可以减少寒性,祛湿时更平和,陈皮、扁豆、淮山兼顾健脾化湿,菊花可以清肝热,兼顾容易痰湿化热的人群,姜糖不仅可以改善口干,更可温中化湿。该茶品推出至今,反馈案例枚不胜举,受到了群友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