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四“逢” | “逢转必沉、逢沉必领、逢起必落、逢定必松沉

自己为自己打一套拳

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

——太极拳的四个规律——

太极拳的四个规律(四个“逢” ):“逢转必沉、逢沉必领、逢起必落和逢定必松沉。

一、逢转必沉

我们首先搞清楚什么是转?转也就是转换,这个转换应该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步伐的转换,另一个方面是重心的转换。“沉”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松胯下沉。我们站着不动怎么能沉呢?把“胯一松”身体就会沉。我们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要“逢转必沉”?我们必须把它的原理弄清楚,这样对拳理的理解就会更深一步。

“松胯下沉”的目的,就是你“腿脚蹬地”能使上劲,这是最根本的东西。我们知道在练习太极拳时所有的力源都来自于“腿脚蹬地”,我们大家经常说裆劲,对于我们初学者或初级阶段练拳的人来说,你就把“裆劲”理解成“腿脚蹬地”,没有腿脚蹬地你就没有裆劲!

松胯下沉以后有时胸向不发生变化,有的时候胸向发生变化,我们要把这个搞清楚。大家看一下前后的弓箭步,我现在的重心在后,我实腿的胯一松一沉,“松”是“因”、“沉”是“果”,“一松”身体就会往下沉,这一沉我的胸向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这个重心的移动就叫“裆走锅底”或叫“胯走下弧”。

另外一种是这个胯一松,身体往下沉,在沉的同时会发生身体胸向的偏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旋转,这个松胯下沉走的是“胯走后下弧”。松胯下沉后如果你的胸向不变,叫“胯走下弧”;如果你的胸向发生了变化,叫“胯走后下弧”或者说叫“裆走后下弧”。

这个概念搞清楚后,我们再看松胯下沉后胸向发生改变和胸向不发生改变之间的区别:胸向不发生变化,在你的实腿上只是一个地面的反弹力,有了这个反弹力你的腿蹬地就能使上劲,你的胯一松一沉就相当于给了地面一个力,地面就会给你一个反弹力,我们借着这个“反弹力”,腿蹬地就能使上劲了。

我们再看一下松胯下沉的同时你的胸向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发生了偏转、旋转,在脚上会产生什么东西?我们刚才说了松胯下沉,你相当于给地面一个力,地面会给你一个反弹力,使你的腿脚蹬地能使上劲。如果你的胸向发生变化,在你的脚掌上就多了一个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呢?

身体上身在旋转时,如果说我腿脚不固定的话,它是随着我上身的旋转,下面脚掌也跟着转动,很自然的一起动。如果我们把腿和脚给它固定住,身体上身的旋转就会在你的脚掌上产生一个“搓地”的劲。这个“搓地”的劲和身体下沉地面给你的反弹力,两个东西叠加在一起,使你的腿脚蹬地会更有劲。

松胯下沉胸向不变,这种“裆走下弧”用在弓箭步,也就是在你的胸向不允许或不宜发生变化时,在这种情况下用的比较多。我们练杨式的左旋右转少,基本上重心移动都是采用这种“裆走下弧”的方式,所以我提醒我们练杨式的朋友,要很好的掌握一下“裆走下弧”,这种方式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只要实腿的胯一松一沉,腿脚蹬地就有力源了。

我们练陈式讲究的是螺旋缠丝,不管是前后的弓箭步还是左右的平步,讲究的是旋转,所以采用“裆走后下弧”比较多,就是所谓的“睡∞字”。我们所说的为什么要“逢转必沉”,道理就在这里:就是我们的腿蹬地能够使上劲,这是我们“逢转必沉”最核心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练太极拳力源在于腿脚蹬地,那么问题就是我们的腿脚蹬地怎样才能使上劲?这就是松胯下沉或者旋转下沉,都是为了腿脚蹬地能够使上劲!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逢转必沉”的原理。

大家看一下,旋转下沉在你的脚掌上会产生两个东西,一个是脚掌搓地的劲,这是由旋转造成的;一个是下沉之后地面给你一个反弹力,如果你的膝盖固定不住,这两个东西都没了,原因是你的脚掌内侧悬空了。这就是我们练习两胯旋转虚实的时候,一定要固定好膝盖,不固定好膝盖你一辈子也掌握不了这个东西。

膝盖只要一动地面的反弹力也好,脚掌搓地的劲也好,都荡然无存了!所以固定好膝盖是我们练习两胯旋转虚实的关键。固定膝盖会给我们带来另一个好处,也就是说固定好膝盖可以防止膝盖损伤!膝盖固定好了之后,你怎么练都伤不到膝盖,你可以永远摆脱膝盖疼对练习太极拳所产生的困扰,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你要彻底解决膝盖疼的问题,就要学会旋转两胯。

二、逢沉必领

“逢沉必领”,这个“沉”指的是我们腰臀这个地方往下沉,或者是整个身体往下沉。“领”指什么呢?指“手”。身体往下沉的时候手往上领,也就是说身体往下沉的时候,你的手不能跟着一块往下沉。手领其实是手没有动,是身体往下沉显得你的手往上领了。

这个最典型的就是陈式老架一路撇身锤有一个动作,大家看“撇身锤”把两手分开之后,两手先往上再在胸前交叉相合,这个手打开之后你的右胯一松一沉、手腕一刁,然后左胯再一松一沉、手腕再一刁,两手就起来了,这就是叫“逢沉必领”。身体往下沉,手往上领。

三、逢起必落

“逢起必落”,其实就是“逢上必下”,说法不同。有两句话:一个是“逢上必下”,另一个是“逢前必后”,其实讲的都是指如何保持你底盘的稳定。我们看一个“逢前必后”的例子:“六封四闭”最后一个动作就是双掌前推,双掌前推的时候如果我们身体没有变化,你这个推就是一个胳膊上的劲,假设你的前面有一个人,一推你的重心就会向后倒。

但是如果你要“逢前必后”的话,这个推既有力量,你的重心底盘还会非常的稳定。双手向前推的时候,“必后”是指什么?是指腰、臀向后,既往后又往下,这就是“逢前必后”。

“逢上必下”,这个有太多太多的例子,如金钢捣碓在“提膝举拳”的时候,落是落哪呢?就是腰臀往下落,其实实现的方法就是一个旋转下沉,实腿一旋一沉、重心坐在实腿,这样你再提、再举身体都不会有起伏。我们练拳的时候,要保持身体高低没有大的起伏的话,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我们看单腿支撑的金鸡独立,首先是实腿有一个旋转下沉,把重心坐到你的实腿上再往上起,这就是“逢上必下”,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逢起必落”。我们再看一下“金钢捣碓”的起式,双手往上掤,“手起身落”,其实这就是“逢起必落”,落的是哪里?就是腰臀,这样可以保持你底盘的稳定。“逢前必后”与“逢上必下”,它既是一个对拉劲,又可以保持你底盘的稳定。

四、逢定必松沉

“逢定必松沉”也可以理解成“逢定必合”,这个“合”就是合裆,裆一合身体必松沉。我们大家都知道像懒扎衣、单鞭这种定式,最后定式的时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松沉,而这种“逢定必松沉”又是和下面一个拳式的连接。我们先看一下懒扎衣重心由左向右移,打开之后右胯合住了、重心旋到位了,然后左胯一松一落,就是一个松沉。

我们再看看搂膝,重心由前往后移,前腿一个旋转下沉,移重心到中间,旋转右胯把重心坐死,收脚、刁腕、下沉,接着这个下沉把上三步连接起来,右胯一转、往下一捋、上三步。所以,我们理解“逢定必松沉”,这个松沉是在定式的时候所必须的,又是两个拳式之间的一个连接,我们要想在练拳的过程当中劲不断、连贯圆活,“逢定必松沉”是非常重要的。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