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东山古道话沧桑
云外|东山古道
五祖寺的公路门牌前,隔代人在争吵。“爷爷,您都七十多岁了,坐车到寺门,多直接啊!”说这话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嫩少女,她在右边扶着她爷爷,另一边有一位男青年扶着。
老爷子拄着老年棍,点着地面,愤愤地说:“我就要看看我年青时的五祖寺!看看我年青时的东山古道!你俩坐车,我爬山!”
一男一女小青年拗不过老爷子的倔脾气,只好往回走,扶着倔强的老爷子走东山古道。
男青年迷惑着说:“每次来五祖都是把车开到寺门口。这——走东山古道,还冇走过。”他四处张望。
我爬五祖寺山N次了,自愿上前去为他们带路,因为难得遇到一位对东山古道留恋的人。我从小学长到初中,正正规规地出去游玩,就是初三时学校组织的“五祖寺一日游”。那次是我第一次走东山古道爬五祖寺山,从此我爱上了东山古道。
我带着爷孙仨向东走,穿过一片黄土。
老爷子对我说:“我说你这年青人,晓得走东山古道啵?进入一天门前,是田畈中的一条板车路,哪有这片黄泥呀?”
我不想解释,因为老爷子有点耳聋,解释起来有点吃力。
老爷子又说道:“我们祖先会修路哇。那条板车路,位置低,看不到什么,只想着心中的五祖寺在哪儿呀?等走到一天门的那个石塔,一转弯,视野开阔了,整个东山南面呈现在眼前,但五祖寺隐藏在山里面,只在此山中,绿浓不知处,很有味儿的……"
老爷子正回忆得起劲,我们已经到了一天门那个石塔前。我大声告诉老爷子:一天门石塔到了。
老爷子迷惑不解。但那石塔确实是他年青时看过的。老爷子摆着头,连说:“味道变了,变了。”神情有点沮丧。
“老爷子,还好。转过这石塔,眼界是开阔了。”我安慰着老爷子。大家走了几步,转过石塔,果然开朗了。
古人选择在这儿建个塔,确实精妙,颇有意蕴。一天门前,是俗家田畈,一天门后境界开阔,一片山林,五祖寺就隐藏在山中,使游人顿生向往之心。
老爷子叫孙女儿拿出望远镜,放在眼前望来望去,诧异道:“那山上是什么?好像在做什么房子,冇做完。败笔呀!真是败笔呀!做房子,绝不能露出山林之外!索然,兴趣索然。”老爷子摇头叹道。
两位扶老爷子的男女小青年,脸露喜色。男青年说:“不错,豁然开朗。这古人确实费了点心思。”
女青年(老爷子的孙女)同意说:“嗯。爷爷,那房屋露出来,怎地就不好呢?”
“露出来就太实了,五祖寺就在那里,没有想象余地,没有悬念。不好,很不好!”老爷子连连摇头。
我也觉得不好。那建筑已经停建了。不知道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停建的。
不久,我们来到了新做的东山古道五祖寺门牌前。老爷子看了又看,默默地走了。走了好远,老爷子才说了一句:“东山古道的起点改在那儿?!唉——"
那个小男青年很用心地扶着老爷子走,回应道:“像是一篇文章中糟糕的开头,平平淡淡的。”
这个小青年比喻新奇,我深有同感。老爷子也点头同意,又说:“我年青时第一次爬这东山古道,只知道五祖寺就在这片山中,兴致勃勃的,爬得很起劲。现在知道五祖寺在那个方向,而这条古道没有朝着向那个方向,兴致就少了好多。”老爷子精神不佳,显得有点累的样子。
但是,我们一行正好快要到了古道上的风雨桥了。大家兴奋起来,加快了脚步。
风雨桥虽然破废不堪,但昔日风韵尤存。老爷子来了兴趣。“没变,没变!只是破些。这座风雨桥建在这儿,供游客休息,恰当不过了。这段路,有点长。有这座风雨桥,就弥补了单调。”
“哎呀呀,您老儿多大了,还爬山呀!来来来,坐这儿歇会儿。”风雨桥内一位中年妇女坐在一块小石头上,见老爷子进来 ,忙着让坐。
桥内还有一位中年汉子,也站起来,牵着老爷子的手,说:“您老说得对,这风雨桥建在这儿,不累也想坐会子。想想来路,想想要去的路。它更体现了对游客的关心,增添了景致。可惜破败了,没人修一修。”
“可不是呐!我年青时爬到这儿,有两排石凳子,还有卖碗茶的。我还问过卖茶的五祖寺离这儿多远呢。”老爷子坐定后,回忆着,很是向往似的。
老爷子身体很结实,坐不了一会儿就要继续走。倒是扶他的两位孙子辈气喘不定,嫌没有休息够。
一行人继续往前走。古道渐渐陡起来。不久隐隐听到流水响,清脆悦耳,很振奋人心。
中年妇女兴奋道:“这个溪水声,每次听到,都觉得舒服!我第一次爬到这儿时,听到溪水声,以为五祖寺到了,因为不久就望到第二座石塔。人就喜起来。”
“正是正是。”老爷子有了知音,别提多高兴,赞着中年妇女道:“深得古人的心意!这第二座石塔,就是二天门。古道向流水声延伸去,在石塔处止住。没想到来过九十度大转弯,而且突然陡起来。仿佛上面就是五祖寺了。”
大家爬上了突然陡起来的石阶。
中年汉子说:“虽然上面不是五祖寺,但是有个石碑立在这儿,失望中产生希望。碑文是些什么?这古道,古人建造得诗意浓浓!”
好一个“建造得诗意浓浓”的说法!
“哈哈,今天不虚此行呐。”老爷子听了中年汉子的话,笑意涟涟,“前面该有第三个石塔吧?那就是三天门。那个石塔建在那儿,也是恰到好处的。”
“是的。”中年汉子接口说:“上了陡起来的石阶后,古道平缓了许多,而且旁边有溪流相伴,觉得恰意。看,第三个石塔在那儿,要是没有这个石塔,这古道,一眼就望穿了。有了这尊石塔,就像放了屏风似的,让人禁不住浮想翩翩。它避免了这段古道的单调。”
众人都赞同,大家走到第三个石塔处,前后望望,确实是这样。此时古道右边一片修竹,景致自是不同。
过了石塔,古道翘起来,石阶又顿时陡耸起来。
老爷子停下来,又从孙女那儿拿过望远镜望着。“咦——唉,又变了。年青时走到这里往前一望,前面一排松树挡住了路, 好像路到头了。现在望到那上面像是有一条路。真是煞风景啊!年青时,见前面无路,好奇心起来,急急爬上去一看,路又一个九十度大转弯,向右拐去,而且望到一个弧形石门,心一亮:五祖寺真的到了。回望爬过的古道,顿时生出一种成就感。现在没有那排松树挡道,少了'柳暗花又一村'的美感。可惜啊可惜!”老爷子有点气愤,用老年手杖敲着石条。
一行人都不做声,默默地爬上石阶,转过九十度大弯后,古道与上面紧挨的公路并行,一点风景也没有。穿过弧形石门,就是花桥。
老爷子看见“放下着”与“莫错过”六个字还在,感到欣慰。“这六个字很有深意,于人生也很有益。两个娃娃,人生有些东西要'放下着',有些事情要'莫错过'。”老爷子对两个小青年说道。
中年妇女说:“花桥上古人写的诗句,都斑驳了,认不出。我最早记得的两句诗是'上界不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花桥内两边墙上,原来画有黄梅十景的画,也不见了。我首次经过这花桥,看到黄梅十景的画儿,心中升起了对黄梅的热爱。后来,我和我丈夫走遍黄梅,一一观赏到了这十景。”
“花了好多年,才观赏到黄梅十景。”原来这中年汉子与那中年妇女是一对夫妻。中年汉子又说:“可惜的是,东山白莲,冇看到白莲花开。西池望月,再无池可望了。”
“东山没有白莲?”老爷子吃惊了,“品赏东山白莲,可是爬这东道古道的高潮啊!写文章中的点睛之笔啊!怎么就没有白莲?我依稀记得有句诗说白莲'向半天开'。”
说着话,我们走出花桥,迎面有求儿塔,然后左拐九十度,再上石阶,五祖寺的山门就真的到了。
立在山门的脚下,老爷子看见山门前的公路,对两个孙子辈的小青年说:“你们每次来五祖,就开车直接到达山门?那样错过了多少风景和韵味啊!要粘一粘中华文化的底蕴。”老爷子抬头对那对中年夫妻说:“现在的娃娃,真的缺少深度啊!”
“可不是!”中年汉子回答道:“我邻居那小伙子找朋友,找了一个,双方有房有车有存款,不到一个月,结了。就是闪婚吧。就像游五祖,开车直接到达山门。”汉子笑着摇摇头。中年妇女也笑了。这对夫妻虽然鬂发微霜,看上去有一种共度岁月风雨之美。
“爷爷,我们进去吧?”老爷子的孙女儿对她爷爷说。
老爷子摇摇头。“不啦。山顶上没有白莲,实在提不起兴趣。我记得穿过五祖寺后门,就是通天路,讲经台,鲫鱼背,幽径道,最后是东山白莲。整个东山古道,就是一篇沉淀中华文化精髓的好文章!也是一首越嚼越有味道的好诗!它在我记忆里几十年了。今天来,记忆中的东山古道的美,破坏了不少。孙女儿,回去吧,我要保护我记忆中的东山古道的倩影儿。”
老爷子向我们告别,仿佛老了许多,沮丧着,上了小车,下山去了。
我似乎看到了真正的“东山古道”也去了。
是的,“东山古道”渐渐远离我们而去了。
2016,9,15。
(云外,实名:张焱华,文学爱好者,湖北省黄梅县八角亭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