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小作家】 陈 一||拜访五祖寺
【黄梅小作家】 陈 一 || 拜访五祖寺
我阳历生日那天,春阳暖暖,百草萌发,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爸爸和曹锦军伯伯带我去五祖寺踏青,这也是我第一次拜访五祖寺。
曹伯伯不愧是电视台知名记者,跑遍了黄梅的山山水水,他告诉我们去五祖寺有三条路,一是沿环山公路开车上去,二是从十万洞出发从栈道爬上去,三是徒步千年的东山古道。我们走的是第二条路。我们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发现一块大石头,上面有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十万洞”。经过十万洞,穿过竹林,就登上了栈道。栈道弯弯曲曲,从半山腰一直蜿蜒盘旋到很高很高的山顶。
曹伯伯说,这里就是东山。东山又名冯茂山,因山形如凤凰展翅,所以又叫凤凰山。山势磅礴,景色宜人。雄伟壮观的五祖寺建筑群就坐落在此。
栈道两旁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观景台,可以看见山下的景色。山下的龙坪水库、田地和房屋,像一幅美丽的油画,尽收眼底。黄砖绿瓦、斗角飞檐的寺庙在竹林树木里若隐若现,还时不时传来悠扬的钟声。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累得气喘吁吁,终于登上了白莲峰顶,峰顶上有一个白莲池。据说以前池子里还种有白色的莲花,白莲池也是因此而得名的,但是现在已经看不到美丽的白莲了,池子里的水也干涸了。
我们在白莲峰上休息了一会儿。然后从东山古道,沿着通天路下来,经过五祖真身殿,来到了传说中的南廊。1300多年前,五祖寺南廊留下了惠能和神秀两个著名的偈子,如今这个曲折的故事用石刻绘画的形式表现在南廊,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地再现了禅宗祖师求法、传法的故事。那时候,五祖年纪大了,打算从七百多弟子里选出一个做他的传人,于是让大家做偈子,看哪个写的好,就把袈裟传给哪个。当时最有名的弟子神秀,很快就在南廊上写了一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大家看了都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一致认为五祖的接班人,非他莫属。可是,谁知道在舂米房里一个叫惠能的外乡人也写了一个偈子。由于惠能不识字,他只能口里念出来,再请人写到南廊上去。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个偈子,让大家争论起来,有的说好,有的说不好。五祖看了暗暗吃惊,知道惠能的悟性远在神秀之上。当天半夜三更,五祖唤出惠能,把法和袈裟都传授给了他,并亲自护送惠能过江。师徒二人分别时,五祖叮嘱惠能到南方去隐居下来,等待时机再出山,还说,以后惠能就是六祖了,不过,为了避免佛门争斗,以后袈裟就不要再传下去了,直传心法就行。这就是我们家乡至今还流传的“四祖传五祖,五祖传六祖,六祖永不传”的故事。
爸爸告诉我,惠能从小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靠上山打柴为生,吃尽苦头,仍然百折不挠,从岭南不远千里来到黄梅学禅,一个大字不识的樵夫,最后终于成了一代宗师。他能成为六祖除了他个人聪慧、刻苦之外,还得益于黄梅山水对他的滋养,更得益于五祖的无私和慧眼识宝。
从东山上下来,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一直沉浸在小惠能的故事里,忘记了饥渴。在心里我默默地为他和五祖点赞,同时也为家乡深厚的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作者: 陈一 湖北省黄梅县八角亭中学八(五)班学生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3月1日起,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暂定名)一书,将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在55元一本左右,印数2000本。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省市县作协会员、文学博士、文学爱好者以及摄影家、美术家、书法家、诗词楹联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