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7)天纵奇才王弼

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人。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继祖父是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因为得到何晏、裴徽等人的赞誉而成为清谈中的风云人物。

正始四年(243),少年王弼拜访河东裴氏家族名士徽,当时裴徽担任吏部尚书,王弼父亲是尚书郎。裴徽谈问王弼: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为什么孔子没有提及,而老子反复强调呢?王弼说:孔子以“无”作为自己人格的内在本体,所以不多少,而老子没有达到圣人的高度,仍然以“有”为人格本体,故此总是讨论自己不足的地方。尽管后来王弼意识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少年,能有这种认识,裴徽是非常欣赏的。

正始年间的玄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调和儒道学说”,我们可以看到何晏、王弼、夏侯玄不仅是如此做的,而且很有成效。由于用道家思想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使得这些人开辟出来玄学的新道路。在东汉“独尊儒术”思潮没有完全退场的氛围中,王弼既照顾了儒家的情感,又给儒道融合提供了可能性。

清谈,是玄学存在的主要形式。但凡玄学名士,无一例外都是清谈场上风靡一时的辩论家。正始五年,二十岁的王弼参与了何晏组织的一次清谈,但是姗姗来迟的他对前半场的辩论并不清楚。何晏问道,胜方论点已经无懈可击了,谁还能再出来辩论。王弼不仅站出来来了,而驳倒了胜方,由此得到何晏青睐。何晏要比王弼大一轮,年龄上来说是两代人,但是思想上来说,确实同一批的玄学家。

王弼后来把自己著作的《老子注》送给何晏,当时何晏也在注释《老子》,看到王弼见解比自己高明后,将自己的注解抛弃,并极力宣传王弼的书。何晏这种胸襟也是常人所不具备的,后来在王弼玄学思想的影响下,写了《道论》和《德论》两篇来阐述自己的见解。

王弼《老子注》 《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四部著作的完成,标志着魏晋玄学理论建设的正始完成。何晏是清谈领袖,是实际的组织者,王弼则是玄学理论是实际创作者。其思想以“贵无论”为根据,运用“辨名析理、本末体用”等儒家的学术方法,创造性的完成了对传统经典的新诠释。

老子说:“有生于无”,王弼把这一命题改造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原本是讲宇宙生成的,是以无为始,以无为源。在王弼这里被解释成“以无为本”,这种解释是为了架构“以无为用”的哲学方法。在“道”的定名上面,王弼认为“无”就是“道”,“道”就是“无”。道不仅可以生,而且可以成,所谓的“成”,便是人的作为,是“无”的作用。王弼的“无为”治国之术,还没有在何晏手里得到实践,就迎来了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在这一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因病去世,何晏与曹爽等人被同日斩首。正始玄学在这次政变后销声匿迹,但是清谈之风并未停止,而是继续飘荡在竹林之中。

(0)

相关推荐

  • 读《老子》王弼注|第12章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爽,差失也,失口之用,故謂之爽.夫耳目口心,皆順其性也,不以順性命,反以傷自然,故曰聾.盲.爽.狂也.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難 ...

  • 没见过这样对比老子和孔子的,一时竟无言以对,只能说:玄

    中国哲学或中国文化,绝对离不开老子和孔子.古往今来,各种对他们博大精深思想的注解.阐释.传承.发展以及争论,本身就成了我们传统哲学或文化的重要部分. 胡适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 ...

  • 读《老子》王弼注|第68章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士,卒之帥也.武,尚先陵人也. 善戰者不怒, 後而不先,應而不唱,故不在怒. 善勝敵者不與, 不與爭也. 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 用人而不為之,下則力 ...

  • 读《老子》王弼注|第8章

    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人惡卑也. 故幾於道. 道無水有,故曰,幾也.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言人皆應於治道也.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1)由来及其发展

    "玄学"之名,源于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中"玄之又玄".发端于东汉末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当时人更多称之为"清谈"."玄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2)两汉经学的“破产”

    有人说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烧了很多典藏,也有人说是项羽烧了秦皇宫导致很多经典失传,反正造成的结果就是西汉建国后自上而下的出现了"书荒".刘邦召集很多老先生,靠着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3)黄老之学的“再发展”

    黄老之术发端于战国中后期,在儒墨唱吧之后,蓬勃地发展起来了.据统计挂名黄帝的各种经,大多数成书于战国中后期,由于西汉建国后执政能力较弱,不得已用"清净无为之术"作为治国方略.刘邦在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4)清谈遗风的“续风波”

    在魏晋时期的著作中,"清谈"和"玄学"是一回事.但是以今人的"后见之明"来看,魏晋时期的清谈,跟东汉末年的清流还不是一回事.这个区分还是要到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5)党锢再起“浮华案”

    党锢之祸,指的是东汉末年"清谈文人",通过控制舆论来匡正朝野,并引发了宦官集团的残酷镇压.这个事件标志着统治完全背离了经学中的圣人之道,与天下士子离心离德.这是黄老学说再次兴起的根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6)清谈“组织者”何晏

    何晏,字平叔,南阳人,是东汉大将军的孙子,父早亡,母亲被曹操纳为"夫人",因此何晏成了曹操的"养子".相传在何晏七八岁的时候,曾与曹操论兵书,深受曹操喜爱.他后 ...

  • 魏晋玄学的来龙去脉(8)竹林七贤“新风气”

    高平陵之变后,正始年间的玄学名士几乎被一网打尽,洛阳的清谈之风戛然而止.但是王弼首创的"贵无论"思想,在何晏等人的推广之下,早已声名远扬.一批远离政治核心,隐居山林的名士,继承了正 ...

  • 晋朝历史人物——王弼(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

    王弼(226-249年),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西北)人,三国著名玄学家,魏晋玄学理论的奠基人.王弼出生于世代儒业之家,祖父王凯为著名文学家王粲的族兄,父亲王业为刘表的外孙,官至尚书郎.王弼聪颖过人,少 ...

  • 魏晋玄学与中医学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是那个时代的学术主潮.所谓"玄",即<老子>所讲,"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谓.西汉杨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