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啥帽子上都带着的“门帘子”, 这其中的门道你知道多少

看了很多关于帝王的电视剧,除了清朝的辫子皇帝,其他朝代的皇帝都喜欢在重大的朝会上带着“门帘子”的帽子,感觉挺拉风。别光看热闹,咱们今天就说说这个“门帘子”,它有个学名,叫冕旒[miǎnliú]。“冠冕堂皇”就是从它发展出来的成语。冕旒,是华夏服饰中,非常重要的礼冠之一。相传,最早戴这种帽子的人就是我们的华夏共祖黄帝,只不过那时候只是个雏形,没有形成规制,到了周朝,可就不一样了。

周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重礼仪的朝代,华夏衣冠在这个时候,和其他的礼制一样,被规定的十分细致,一直沿用了千年。古时候,人们对于祭祀等重大场合非常重视,需要穿周礼中的服饰装扮,而冕旒则是服饰礼冠中最贵重的一个环节。冕旒可不是随随便便的想怎么戴就怎么戴,那可是有规定的,细致的什么程度,连门帘子的穗穗数量都有讲究。这个冕旒上的穗穗就叫“旒”,由12寸长的五彩丝绳组成,上面有按着朱、白、苍、黄、玄的顺序穿起来的玉珠,到了汉朝,则都换成了纯白玉珠。根据“旒”的数量,和玉珠的数量,便可以区分出礼数的轻重,身份的尊贵。

干货来了,具体的规格是这样的:首先是对天子自己而言,在祭祀上帝时,衮冕用12旒。在享先公服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在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在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在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光知道当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个娘们儿,你可知道连个帽子都规定的这么细发,这皇帝得有多累。不过大家不要觉得不当皇帝就可以逃过这样的繁琐礼节了,诸侯和官员也逃不过这冕旒。

所以,根据身份的,也要戴不同的冕旒,具体说来是这样的: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爵之服仅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爵、伯爵服冕,则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爵、男爵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以及各级官员服玄冕,按官位高低服玄冕,有6旒、4旒、2旒不等。这就是华夏衣冠中的“门帘”,冕旒的故事,欢迎大家补充。关注皎皎兔,看更多历史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