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武:精神健康与人才开发(第一部分)
开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薛说人才
恭
贺
新
春
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也是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辩证统一。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任何个人如果在精神生命中出了问题,不但直接阻碍了人才开发,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生命。然而,我国近些年来,许多人在精神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不但影响了人才开发,而且直接危及生命的存在。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自杀率为14.5/10万左右,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人数约为20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2013年9月11日人民网)我国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期加快,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一方面出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非平衡性,面对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我们缺乏对社会心理的科学调控,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或者说精神健康问题。
但问题在于,家庭、学校、医院和整个社会,一般都习惯于用“精神病”来称谓精神疾病患者,而平时所说的“精神病”,这一称谓已带有明显贬义意思,这在客观上为精神病患者进一步增加了精神压力。因此,香港的医生在对患者诊断时,已经用“思觉失调症”来代替“精神病”的说法。
我们多年来,习惯于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预防和化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笔者认为,只有对精神问题进行综合疏导和防治,才能标本兼治。因此,不但要加强心理咨询,还需要加强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的融入,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种途径进行全覆盖的渗透和有效参与。
一、社会转型期的多重失衡及其对策
在一般的社会状态下,精神疾病现象的产生也具有一定的比例;而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由于社会的巨大变迁,人们在心理上还难以适应,客观上就很容易产生各类精神疾病。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有必要认真分析产生各种精神疾病的客观原因,进而找出相应的有效对策。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往往以自觉不自觉的方式,对人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道德规范、知识结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等进行重新组合。旧的因素尚未完全破除:有的因素虽已落后于时代,但又不可能短时间内加以改变;有的因素由于历史积淀,而有可能作为人类历史的一般要素或基本要素保存下来,体现其一定的合理性与稳定性。同时,新的因素有些发展较快,有些尚处在萌芽状态,未能从整体上完全超越旧的因素。这样,在新旧诸要素的重新组合中,旧的平衡已经打破,而新的平衡正在建立而又尚未建立。因此,社会转型期的多重失衡是人们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客观原因。
由于多重失衡,很多人既盼改革,又怕改革;既需要选择,又难以选择;既有憧憬,又有失望;既要奋斗,又流于无奈;既需要信仰,又无所信仰;既渴望真善美,又迷恋金钱和权力;既需要社会对自己的关心,又不愿意为社会付出;既想成才,又贪图安逸,不肯吃苦;既想做个好人,又深感做好人难,等等。受社会某些短期行为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博大的胸怀,“进亦忧,退亦忧”,但又不愿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因素的失衡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心理健康,人们感到紧张、焦虑、苦闷、彷徨、虚无,以至于对现实无所适从。这样,久而久之,不少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导致个体自我的不和谐、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不和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成才。
为了克服多重失衡,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产生多重失衡的某种必然性,即随着社会的剧变,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要素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地均衡发展,必然会出现暂时的不平衡现象,如分配不公、信仰危机、价值观失衡等,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出现一定程度的多重失衡。对此,正确的态度是以科学的精神,对复杂纷纭的社会现实进行冷静的反思,无须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而应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不能“蟹子过河随大流”,以至于迷失自我,而应超越短期行为,把个人成才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融合起来,实现个体自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多重和谐统一。
其次,促进新的动态平衡,这是实现人的本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意大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罗伯特·阿萨格里认为,人有自发趋向自我和谐并与世界和谐统一的倾向,其宗旨就是要把人格的内容与生活的目的、方向统一起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终与整个人类和宇宙相统一。由此可见,一方面多重失衡是个体本质扭曲或失落的表现,另一方面,建立新的动态平衡又是对个体本质的真正实现或占有。因此,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我们既然要立志成才,就应该尊重自己的本质,实现自己的本质,不要在扑朔迷离、复杂纷纭的现实中失去自我;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在社会发展史上,平衡与不平衡总是在相互交替之中,一个人或事业的发展往往存在于不平衡之中,即从旧的平衡发展为新的平衡,于是,完成了历史的交替。所以,我们应该自觉提高有效参与能力,善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促进新的动态平衡,把多重失衡看作发展自己的一种机遇,实现知识结构、心理结构、能力结构等多种因素的优化组合,在和谐统一中把人才开发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孙圆圆
好 书 推 荐
简 介
薛永武《审美与人才开发》一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人才强国战略出版工程出版物,由中组部归属的国家级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出版。
该书是人才美学的代表作。作者运用了哲学、社会学、人才学、美学、文化学、教育学、现代仿生学、脑科学、思维科学、价值论哲学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对于家庭和各类学校教育,提供审美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审美全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全面开发;对于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而言,拙著对于全社会克服金钱和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引领人生超越平庸,走出人生迷途,促进全社会的人才开发,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