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锣鼓:唱腔的各种结束(11)打散(二)
(作者:杨晓辉)
而最典型的打散则是不带关门的鼓点。也可以理解为由于唱腔的旋律结构和演员的唱法、气口等因素所致,此处不适宜打关门点子,而转换节拍比起关门的处理,相对来说有一点突然,演员把这种情况的处理称之为“叫散”。
例如《除三害》时吉唱
《击鼓骂曹》祢衡唱
这两例都是比较典型的叫散、打散的例子。很显然,这样的唱腔是无法下关门点子的,只有用两扦子来过渡,转换成散板。
这两扦子的节奏是既自由又不完全自由,必须很好地注意掌握。一要照顾到下面自由节拍的唱腔演员如何开口,也就是要给合适的气口,太紧了不舒服,太松了又散,演员也是根据这两扦子的节奏来决定下面开口的节奏;二要考虑到人物与剧情。
例如《杨门女将》佘太君唱
这里的节拍宜紧,几乎是一气呵成。表演佘太君的激愤。而下面一例则以平缓为宜:
《武家坡》薛平贵唱
“大大”在这里也可以打“多多”,力度减弱但节奏不变。
打散的运用范围是极其广泛的,无论什么板式都会遇到需要这样处理的情况。
《别宫祭江》孙尚香唱反二黄慢板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