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越窑鉴定诀窍

  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 先地位。越窑青瓷不仅上贡朝廷,下供庶民,一直是备受青睐的日常生活用具和数度进贡皇 室的珍品,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青瓷生产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据考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等。上博展厅的晚唐越窑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为器大规整,釉色青黄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显名贵。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水盂等造型变化,可发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短流的壶为唐,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玉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玉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叠烧法世袭沿用,鼎盛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窑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钉痕16个。这说明,唐末五代的越窑叠烧器皿未必都属粗瓷,收集时当多一份细心。

  越窑逐渐消亡,只烧制韩瓶。在黄蛇山旁的栗树林下,多是韩瓶废墟,胎质粗糙,遂沦为土窑。甚至于到废弃龙窑,改用馒头窑的地步。

  

  越窑青瓷至唐代进入鼎盛时期。此时,上林湖一带成为越窑青瓷瓷业中 心,代表了中国当时陶瓷工艺的最 高水平,成为“南青北白”中“南青”的杰出代表。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唐时法令颁布不用金银器,瓷器便作为替代品慢慢普及;二是饮茶普遍,从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开始,到民间逐渐效仿,瓷器茶具增多,带动了整个瓷业的兴盛;三是当时著 名茶文化家和鉴赏家陆羽著书《茶经》,把越窑青瓷列为茶器第 一位,更促进了越窑青瓷的繁荣。”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唐,五代是越窑的大发展时期,越窑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 高水平。这时的制品胎灰白,色较深,质粗而坚,釉色有灰青,青中闪黄、绿等色。釉泡大而稀朗,流釉显著,开片较少,秘色瓷是越窑瓷的突出品种,它始于唐,盛于五代,并被作为贡品。秘色釉的特点是青中泛灰蓝,无光。这时的器物以釉色取胜,力求有玉的效果,而不重视纹饰。装饰技法有印花,划花,刻花,贴花等;刻花多用细竹片,线条细而有力。常见的纹饰有双鸾凤,龙水双鱼,鹦鹉,串枝花卉等。

  

  唐代越窑瓷器以美丽的釉色著称,采用了划花、印花、刻花和镂雕等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洗练,寥寥几笔便展现出一朵盛开的荷花,一枚风吹叶卷的荷叶,或花朵舒展、枝叶对称的海棠花和四瓣花。印花多用于碗底、盘底等处,花纹有云龙、寿鹤和花卉,一般拘谨呆板,不像划花那样奔放有力。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了釉下褐彩装饰,如1980年浙江省临安县两市街明堂山唐天复元年 (901)水邱氏墓出土的釉下褐云纹镂孔炉就是一例。这种装饰一直延续到五代。1970年,临安县板桥五代墓出土的褐彩云纹四罂与水邱氏墓出土的装饰具有同样风格但这种釉下彩装饰并没有发展起来,很快就消失了。刻划花装饰则仍占主导地位,并一直延续发展下来。

  1974年浙江宁波出土唐代越窑青釉瓜棱执壶(图3)。唐代执壶的特点是盘口或喇叭口,短直流,流有圆形和六方、八方形等。壶柄也由以前的龙柄变为宽扁形曲柄。晚唐至五代,执壶的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部多作成瓜棱形。据文献记载,在唐代越窑青瓷执壶卖十文钱一个,而其他窑口壶则只卖一文钱一个。

(0)

相关推荐

  • 全国窑口大全学习之——西村窑

    古代瓷窑.在今广州西村,故名.所产瓷器多数外销,五十年代对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与清理. 窑口资料介绍 古代瓷窑.在今广州西村,故名.所产瓷器多数外销,五十年代对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与清理.始于晚唐,盛于五 ...

  • 唐代越窑鉴定概述

    众所周知,中晚唐五代时越窑进入了繁荣兴盛的时期,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秘色瓷"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类玉""类冰"的青色釉颇受人们喜爱.这 ...

  • 唐代越窑鉴定过程

    唐.五代越窑瓷业大体可以分为初唐.中晚唐.五代三个时期.初唐这个时期的瓷器,基本上保持着南朝和隋代的风格,胎质灰白而松,釉色青黄,容易剥落.产品种类和造型的变化不大.淳安县官山等地唐贞观年间(627- ...

  • 唐代越窑鉴定

    在唐初,邢瓷的地位很高,在社会上非常普及.陆羽将越窑和北方最主要的邢窑比较,推崇越窑类玉.类冰的高雅品质,使越窑青瓷在全国获得了高度的知名度和认同感.越州的青瓷再次得到了崛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唐开始 ...

  • 唐代越窑鉴定技巧及价值

    "唐代中期随着经济的繁荣,受社会饮茶习俗的推动和外销的刺激,越窑生产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窑址数量大幅增加,产品质量显著提高.这一发展势头从唐代晚期.五代,一直延续到北宋早期". ...

  • 唐代越窑鉴定具体方式

    越窑的发展,最终成就了"秘色瓷".作为晚唐形成的"越窑贡瓷",秘色瓷把自古以来人们对青瓷.青色之美的推崇,以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技艺的极 致.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 ...

  • 唐代越窑鉴定那些不为人知的技巧和方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 ...

  • 如何正确的鉴定唐代越窑?

    唐代最著 名的窑口为越窑与邢窑,其中越窑在南方浙江省,主要制造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其中著 名的秘色釉,是皇 家专 供. 唐代的陆龟蒙曾这样赞美越窑青瓷" ...

  • 唐代越窑

    越窑是中国陶瓷史上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烧造历史悠久,既是夏商周所谓"原始青瓷"的主产区,也是东汉以后成熟青瓷的烧造处.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典型的越窑青瓷风格. ...

  • 唐代越窑釉色与植物造型

    越窑青瓷始烧自东汉中晚期,在三国西晋时期,越窑青瓷迎来第一次生产高峰,而东晋至初唐,是越窑青瓷的沉寂时期,直到唐中期开始复苏,随着匣钵窑具开始大量使用,唐代越窑青瓷的质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主要是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