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自带的“护心镜”,让你的身心不受伤害 | 徐文兵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次内容,来自徐文兵先生的《知己》。在上几次的读书里,徐文兵先生反复提到剑突(蔽骨)这个地方对于庇护心神的重要性。有很多朋友跟我询问,剑突就是是什么,那么今天的读书,我们就一起来针对性地了解它,也就是古书中记载的“𩩲骬”(音河鱼)。

访问日本的时候,我有幸结识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西医妇产科老大夫石原先生,他非常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我们通过翻译,时而夹杂几句英语,相谈甚欢。他得知我是中国来的中医大夫后,让他的儿子送了我一套木函4本装的线装书《解体新书》,打开一看才知道,这是一套用中文古汉语写的解剖学专著,图文并茂。原书出版于200多年前,是日本人向荷兰人学习解剖学后回国撰写的。1973年为了纪念此书出版200年,日本医学界又组织再版重印了3000套。

翻看此书,感慨万千。似乎都知道日本有明治维新,似乎它一夜之间发达变强。但很少人知道,日本早在明治维新前一个世纪,就开始了脱亚入欧,他们最早的老师是荷兰人。日本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去荷兰学习,学成后回国传播。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文化被称为兰学。兰学在日本已经成为与汉学并列的学问,并最终超越了汉学。

看到《解体新书》里面把胸骨柄下的剑突标识为蔽骨,将医学的“医”还写成繁体的醫,感到尤为亲切。遗憾的是,大清的闭关锁国政策却使东西方文明的交融发生在了日本,等到甲午战败以后,我们不得不派出留学生去日本学习二手的西医和科技文化,鲁迅和郭沫若去日本学医都是如此。除此之外,目前汉语中大量的词汇是从日语生硬地翻译过来的,比如政治、经济、哲学、干部、派出所、警察等。

更为遗憾的是,中医学在中国经历几千年后失传不少,日本人学去的偏于肤浅皮毛。中间虽然在日本出现过几代中西医结合汇通的医家,但势单力薄。最终,日本取缔了中医,全盘西化。近代虽然应民间需要恢复了汉方成药和针灸临床使用,但终不成气候。中国曾亦步亦趋学习日本,于20世纪20年代末民国政府立法取缔中医,但终因西医并未普及、民间需求强大、中医界抗争等因素未能实施。

究其深层的原因,在于日本人没有学到中医的精髓,未能领会形精气神的奥义,结果就是抛弃无形、拘于死板,从研究活体结构变成尸体解剖。

就拿蔽骨举例,中医称之为𩩲骬(音河鱼),西医称之为剑突。其实叫什么无所谓,对它的认识才是更重要的事情。西医仅仅从解剖上发现并命名了它,具体对它的功能作用语焉不详,而中医对它的认识就高明很多。

𩩲骬为骨骼名,出自《黄帝内经》的《灵枢·骨度》篇,指胸骨剑突。《释骨》中有:“蔽心者曰𩩲骬、曰鸠尾、曰心蔽骨、曰臆前蔽骨。”除了指有形的骨骼,𩩲骬还指能量(气)聚集的地方,是经穴的别名,即鸠尾,见《针灸甲乙经》。更重要的是,中医认为,𩩲骬的有无、大小、长短对人的情绪、心理、性格都会产生影响。

首先,有的人有蔽骨,而有的人就没有。这就涉及蔽骨的功能和作用,自然或上帝为什么让人长蔽骨呢?中医认为,蔽骨是用来遮蔽、隐蔽、保护心气和心神的,中医把心口窝看作心气和心神汇聚的地方。那么有蔽骨的人就如同有了护心镜,心理素质就好,脸皮就厚,不容易被外界琐事、悲情干扰。相反,没有蔽骨的人就比较脆弱、敏感,容易受外界干扰,要么频频受伤害,要么就离群索居、孤芳自赏。所谓“𩩲骬无者心高”。

临床上碰到没有蔽骨的人往往是焦虑、抑郁、躁狂或失眠神志病患者,我多建议他们在胸前佩玉。后来发现,经过中医治疗以后,特别是通过针刺艾灸打通任脉以后,很多成年人会长出蔽骨,原来多疑、敏感、易激惹的性格也随之改变。这倒也省了买玉的钱。

同样是有蔽骨的人,性格也有不同。《黄帝内经》讲:“𩩲骬长隘者心坚,𩩲骬弱薄者心脆。”用现代语言说就是“心如铁石”和“玻璃心”的区别。

“𩩲骬下直者心正,𩩲骬偏倾者心偏倾。”通过对蔽骨的探查,能发现患者的性格是否偏执,同样,通过对蔽骨调整,也能纠正患者人格和性格的缺陷。

有蔽骨的人,蔽骨下方就是鸠尾穴;没有蔽骨的人,外来邪气聚于心口窝。中医把胸骨柄末端称为鸠尾穴。《黄帝内经》的《素问·气府论》中王冰注:“鸠尾心前穴名也,其正当心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鸟尾形,故以为名也。”

鸠即鸠鸟,尾即尾巴,胸骨剑突形如鸠鸟之尾,此穴在其下,故名鸠尾。

鸠为布谷鸟之别名,性喜聚居,故称多人施工为鸠工。古者仲春献鸠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穴在胸骨剑突下。肋骨分歧,如张两翼,剑突中垂,有如禽尾,不曰他鸟之尾,而必喻以鸠鸟之尾者,以鸠鸟之尾常垂善蔽也。中医称剑突为蔽骨,以其掩蔽膈肌也。

如果说中医学不重视形体解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真正的中医是基于形体,追求形而上的真理,活人和尸体毕竟不同。

文源:活法儿养正工作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