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芭蕾舞与宗教的关系5000字
摘要:芭蕾与宗教在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不少共同之处,两者都充满了感知、想象、联想和情感等心理活动。芭蕾与宗教的存在都是在追求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愉悦。
关键词:芭蕾;基督教;宗教
芭蕾与宗教在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上具有不少共同之处,两者都充满了感知、想象、联想和情感等心理活动。芭蕾与宗教的存在都是在追求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愉悦。至少在我看来,宗教力量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它对西方芭蕾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于舞蹈的起源问题,历来就存在分歧。有人认为舞蹈产生于人类爱好模仿的天性,原始社会中有鸟兽或战斗行为的舞蹈,就是对生活现实的模仿,这就是从古希腊就开始流行的“模仿说”。有人认为人们利用自身过剩的精力,在游戏中创造一个自由的天地,这就是舞蹈艺术产生的契机,这是“游戏说”。还有人认为,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原始宗教的直接表现,这种论点就是所谓的“巫术说”。近代更有人提出“心灵说”,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类表现感情的自然本能。还有人认为是人的潜意识和本能欲忘的表现等等。而出现最早、流传最广的恐怕要数“神受说”,把舞蹈的起源归于天神的传授或恩赐。种种说法表明,舞蹈是有原因的。Pina Bausoh(皮娜 鲍什)说过“我在乎人为何舞蹈,而不是如何舞动”。
舞蹈这门世界性的艺术走过了它的悠悠的岁月,走到了世界舞蹈相互融合的当下社会。是科技的发展让世界越来越小,在人们成为唯物观点的信徒后,就遗忘了芭蕾舞这门艺术与基督教的关系。基督教对绘画、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们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宗教、对神的向往和崇拜。而西方芭蕾舞亦是如此,或在舞姿、或在情节、或在队形中展示出了基督教对此的影响。
芭蕾起源于15世纪意大利的宫廷艺术,如果按“芭蕾”一词做为戏剧舞蹈来理解,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酒神祭祀。如果做为“舞蹈”来理解,则更接近艺术起源的“游戏说”、“神受说”、“巫术说”等。
芭蕾舞是关注超越“我与上帝交谈的个体关系”,因而其舞蹈最主要的形式是独舞,其他形式多为独舞者内心世界的衬托和外化表现。古典芭蕾《天鹅湖》以大段的独舞形式表现了主人公渴望由“天鹅”恢复成“人”的美好愿望,与王子的双人舞段表现了两人对爱情、对未来的憧憬。《睡美人》中更是以阿芙罗公主的大段的独舞、双人舞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情感也是基督教要宣传的“自由的爱”。此外,《吉赛尔》这个浪漫主义芭蕾时期的代表作,其中的独舞和双人舞的舞蹈技巧与表演技能也都表现了人物内心。基督教的潜在影响发展了西方芭蕾舞,西方芭蕾舞其实多为表现了人与神、人与魔对话、抗争的故事。
一、从基督教的两极观点看芭蕾舞姿的两极动作
(一)基督教中的“两极”、“对立”观点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文化达到了顶峰,芭蕾也在此诞生。人们在芭蕾舞的享受中,能暂时摆脱现实和功利的束缚。当现实中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后,人们会很自然的求助于宗教。为了更好的了解基督教中的极端,我们则先要了解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曾是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各种艺术形式、文化、宗教观念也很前卫。古希腊文化也直接影响了欧洲人的文化、艺术思维方式。因此在分析宗教与芭蕾关系时,有必要提及古希腊的宗教观念。
酒神崇拜:酗酒纵欲被视为宗教的一部分,所以酒神崇拜是一种狂放的,粗野的,无节制的行为。日神崇拜是一种以精神的沉醉术得到解脱的理性行为,表现为禁欲、对彼岸世界的追求。
酒神崇拜和日神崇拜是现实生活中分裂出来的两种极端性的宗教情绪,这两种崇拜之后是对基督教的崇拜。酒神崇拜和日神崇拜导致了感性、理性的极端化,但此两种崇拜又为基督文化的发生,或者说是基本精神做了准备,提供了可能。
《圣经》上说,耶和华神用泥土造了人祖亚当之后,把他安置在伊甸园。这时人与神是很和谐的。但当亚当背叛了神的旨意,和夏娃一起偷吃禁果而犯了“原罪”。使人神之间失去了和谐,被神处罚到充满罪恶的现世上来。所以,凡父母所生的必带着“原罪”,这样罪孽被代代遗传下来,人就永远被神所抛弃。因此,基督教认为:现世是堕落的,人的本能、欲望、情感是人性中卑劣的东西,不过只要人能超越现世,就可以进入大国。依据“原罪”意识,基督教将万事万物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神的世界,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这两个世界之间的对话与结果。芭蕾最为本质的特征“开”与“长”就是追求两极对立的典型表现。“长”亦是中心向上与地面形成对立的运动现象。
而基督文化中这种两极分化的精神,与西方芭蕾的运动原理体现出相对立的两极因素暗合。
(二)从舞姿Arabesque中看基督教“两极”在芭蕾中的表现
希腊文化和基督文化中的两极分化的基本精神,使西方的芭蕾动作体现出了相互对立的两极端动作姿态。舞姿Arabesque就是这样,俗称“迎风展翅”,其舞姿是前伸的手臂与后腿向相反的方向往极限延伸。Arabesque是芭蕾舞中一个非常优美,最具典型性的舞姿,其特点是线条流畅、动作姿态舒展大方、极富流线型。Arabesque舞姿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要做的规格,富于神韵和魅力是不容易的,Arabesque舞姿的美感就在于手指尖和足尖连绵不断的向两极无限延伸上,同时提气使舞姿产生升腾,似乎有一种迎风展翅飘逸之感,这种感觉里蕴含着芭蕾的神韵和气质。此外,芭蕾的肩开、胯开、膝开、脚开,都是违反人自然生理状态而向两极分离的体态,给人的感觉亦是舒展、自信。
(三)从芭蕾的足尖中看基督教的极端
芭蕾最突出的特征是“足尖”,有人还把芭蕾称为“足尖舞”。穿起足尖是为了延长小腿的长度,增加舞者身体线条的美感。其实足尖的最大功用是为了在舞蹈时舞姿显得更加轻盈,漂浮于舞台之上,表现出一种向空中飞升的腾起感。珍妮科恩曾说过“从人类文化史的角度看,芭蕾女演员将自己提来去问候诸神”。日本舞蹈理论家郡司正胜在其《动的美学》中认为:“西方舞蹈是信仰基督的,是憧憬天上;东方舞蹈的动作是内涵性的,是眷顾大地”。 这种愿望是摆脱尘世的愿望,并非摆脱大自然,芭蕾舞剧中的恶势力都是魔鬼或者是奸臣而不是大自然。芭蕾“足尖”的使用在视觉上,技巧上虽然是尽可能的多离开地板,可是剧中人物则是怀着摆脱尘世恶势力的愿望而向上提升。所以芭蕾的足尖功与其说是摆脱世俗,不如说是逃避尘世向天国飞升。这也符合人们对浪漫主义芭蕾的定义“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失望的情绪,一种追求超越尘世的对另一世界的情趣,或以死亡摆脱对现实的失望,或以一种不切实际的追求代替对生活的愿望。”这种的飞升是符合基督教摆脱尘世为了原罪的宗教思想的。这种向上的极端,唯一目的就是与神的距离更加接近。通过跳跃、向上延伸,表达对天国的追求和摆脱尘世希望。以前有人说过这种跳跃是摆脱大自然,这种观点也有背于基督教的原罪和极端化的飞升。毕竟大自然是美好的,在圣经中提到“上帝,是大自然的代表;人与上帝的对话,是与大自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