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的住宅往事
20世纪前,普陀区境尚属农村,居民住宅散布在集镇、村落之中。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扩展到境内吴淞江南部后,中外资本家纷纷在此开厂,随着工业发展,大量来沪谋生的劳动人民在吴淞江两岸荒地上搭棚栖身,形成药水弄、潭子湾、潘家湾和朱家湾等全市闻名的棚户区,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但与此同时,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市内不少达官富商,觅地于真如,以其地处僻静而又交通尚便,营造花园住宅。主要有:
祖师堂街朱明球别墅,铁路高级职员梁云建的梁家花园住宅,营造商陆凤素别业,广生行老板林慰南建的花园别墅,银行家张颂周建的花园别墅,还有南阳宅梁海涛别业、张君劢别业、杨家桥杨杏堤别业、张世禄别业、王克仁别业,后任汪伪上海市公用局长的叶雪松所建的别墅,广东人范肖之建造的别墅“范庄”等。以上住宅大都毁于“八一三”战火。其中叶雪松的别墅雪园,后为真如中学校舍。1918年,日商株式会社在戈登路(今江宁路)、澳门路口建造日式砖木结构花园住宅5幢,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现仍为住宅。
1923年,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校从南京迁至真如杨家桥附近,在建造暨南新村学生宿舍的同时,建造了十余幢独立式洋房,租给教员及家属居住,该房大部于1937年“八一三”事变时被毁。1933年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在校园旁建大夏新村,有12幢砖木结构2层楼西式住宅。抗日战争初期,部分毁于战火,另有部分经修复后已作为大学图书馆用房。
20世纪20年代前后,上海颜料大王薛宝成、叉袋角粪大王朱如山,在今新会路25号(新会中学内)都建有结构好、花园大的私人住宅。长寿路1138号,由怡和洋行老板建有英国式花园洋房1幢270.5平方米,花园面积约有1200平方米,今为普陀区长寿路第一幼儿园所用。江宁路1017号利群医院内科门诊用房、曹杨路区体委办公楼原来都是花园式住宅。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有关领导部门和区委、区人民政府积极贯彻市长陈毅提出的市政建设“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的方针,大力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区内在20世纪50年代就掀起了住宅建设的高潮。从1951年兴建全市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起,陆续兴建了甘泉、宜川等新村。华东纺织管理局、上海铁路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印钞厂等单位,以自有资金或国家拨款,积极为职工兴建住宅。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以自建公助形式帮助职工建造住宅,形成国家投资、系统集资、单位筹资和个人出资建房的热潮。10年中,建成大小新村近50个,约100万平方米。
(摘编自《普陀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