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饕食话之 猪“下水”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人逼债,要拿猪肉去还,那时又是“三年困难时期”,“养人”都恼火,哪有好多粮食去养猪,猪肉自然奇缺。为了还债,伟大领袖都带头省嘴,全国人民哪还敢吃肉,况且“计划供应”的“号票”中也不见“猪肉票”。各生产队上交商业局、供销社的活猪,宰杀后除了“下水”(内脏)全都“上调”。就是“下水”也控制得紧,要动用也得上面“批”。人们见到猪肉只有吞口水。

那年月,县委机关的干部,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乡下,很少“窝”在大院里。一天,“一把手”派我到鱼通公社(实际就是鱼通区,那时一个区就是一个公社)蹲点,到了公社正遇开“接头会”,各大队(也就是乡)领导参加。十多二十号人吃饭,拿什么下锅是最伤脑筋的事。区上主管财贸的书记老唐,就来找我这个当时县委多种经营办公室的副主任商量,说供销社正好宰猪,肉“上调”后剩下的“下水”是不是“批”点给伙食团?说句良心话,我何常不想进点油荤。心想吃点“下水”问题不大吧,先去“试探”参加会的县领导,他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于是我们俩就麻起“胆子”作了这个主。几个月不见油荤了,这一大锅猪杂碎,真给大伙儿美美地“润”了一回肠子。

有这个“先例”,下面就自有办法了。不久“一把手”就率我们工作组下到麦笨大队(乡)。麦笨大队办公室,就住在当年鱼通土司建在高高山上的官寨里。几年前这里还是区机关所在地,那些机关搬到姑咱河坝后,区供销社的营业部没有完全搬,仓库里还多少剩有点“干块头”(掺合玉米面做成的饼干)之类的糖果,那年月这可是“宝贝”,当然说什么这些东西也比不上肉。

营业部的老徐是个“本地通”,他不知从哪里得到“探报”,说高悟生产队公共食堂的黑圈里有头大肥猪,肥得站都站不起来,请示工作组“怎么办?”。肥猪不上交,“犯政策”,这哪行,于是就回答他“按政策办”。没两天,老徐就组织人把那头大肥猪“收购”了,运回营业部的净肉就有两百多斤,“下水”也一点不少的“收购”了回来。比照区上办,肉全部“上调”,“下水”留给干部们“改善生活”。我们就很快通知驻各生产队的工作干部回来“开会”,以这“猪杂碎”就着“干块头”美美地打了两天“牙祭”,散会回队时每人还分得满满一大搪瓷盅盅从杂碎汤中舀出的“化猪油”。

原来,鱼通人多有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圈”中育肥猪生产习惯。“黑圈”不见光,育肥的猪儿吃了就睡,长肉快。后来才知道,高悟生产队食堂关在“黑圈”里的这头肥猪,本是准备宰杀给社员们过年的。把“过年猪”也给“收购”了,能不伤社员们的心么!?过后,回到大院,每当与“同院们”提起这顿“猪杂汤”,总是于心不忍,后悔不已。

多么尴尬的日子,多么无奈的岁月!

(0)

相关推荐

  • 【方志四川•散文】郭朝林 ‖ 皇木腊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商品经济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我国延续时间长达千年以上.地处相岭之南,沫水以北的古黎州,四周群山横亘,交通闭塞,历史上曾划入蛮夷之地,因而自然经济延续时间更长,成分更浓. 雅 ...

  • 热热闹闹杀年猪

    吃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享受美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小山村,那时生活物资匮乏,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和细粮.一进腊月门,大家就扳着手指头数日子,盼着年快点到来,放开肚皮吃肉.吃 ...

  •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在家宰了两头大肥猪,...

    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 在家宰了两头大肥猪, 一头463斤,一头420斤. 早上4点多钟就起床烧水, 请的屠夫4.30分开始杀猪, 8点钟就开始卖肉了. 腰排肉卖13元/斤,腿肉卖14元/斤, 共卖得现 ...

  • 【西散原创】易尤凤作品 | 最美味的花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种花即好看又好吃,只 ...

  • 跛子拿了屠夫的钱,变成正常人飞跑,县令判他充军塞北

    明朝天启年间,小镇上有一个乞丐,名叫邬害秋.他原本不是乞丐,而是一个混混,整天游手好闲,招摇撞骗,被当地老百姓深恶痛绝.几年前的一天,也不知是谁,将他推入深沟,摔断了一条腿,从此成为跛子.跛子下不了力 ...

  • 肥猪满圈

    肥猪满圈    刘希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乡村,每年腊月老百姓家里贴春联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在自己家的猪圈上也贴上一副对子,是清一色的一句话,叫"肥猪满圈". 其实啊,说是&q ...

  • 文学看台682 | 刘祖建的母亲喂猪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您想要免费推广文学书画作品吗,请点击进入! 上千个文学文艺刊物投稿邮箱,值得你收藏 [祝你平安/丙申秋/万然] 散文 母亲喂猪 ·刘祖建 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忙完生产队的 ...

  • 野饕食话之 熊掌煮不

    康定地方多山,尤其在折多山东边沿大渡河的上下鱼通地方,更是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是各种野兽的乐园.山民们靠山吃山,狩猎便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项劳作.那年月,没有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仅任其捕杀,还把他当作 ...

  • 野饕食话之奶豆花

    所谓奶豆花,其实就是发酵过的酸牛奶.这只是我对这东西与众不同的一种叫法. 当年下基层,提倡"三同",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到了半农半牧区,或者牧区,住在藏族群众家里,最乐见的就 ...

  • 野饕食话之 食堂往事

    建食堂.办食堂.散食堂,我差不多经历了农村从吃开始"大锅饭"到"散伙"的全过程.建食堂,吃大锅饭,开始干饭大肉敞开吃,过上吃饭不要钱的"共产主义&qu ...

  • 野饕食话之品味“藏香猪”

    今天,"藏香猪"在餐饮圈炒得火热.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就领略过藏香猪儿的滋味. 国营甲根坝贸易小组收购的"藏香猪" 当年,我曾在康定县折多山以西的木雅区 ...

  • 野饕食话之“百鸡宴”(上)

    夏日,是高原的雨季,民谚有"四五六,淋得哭"之说.在这种季节,贡 嘎山区的雾,是够使人发愁的了. 天边晨曦微露,那雾幛就从深深的谷底漫上来,霎时淹没了我们的营地,裹紧了玉骨冰肌的& ...

  • 野饕食话之 “百鸡宴”(下)

    最令人难忘的,还数一次偶然的奇遇.那回我因工出差,正赶上乡上的民兵集训.为了考核战士们实弹射击的本领,中队长发给每个队员子弹一发,规定晚上每人必须交回野鸡一只.太阳一落坡,队员们就隐入了四山的丛林:到 ...

  • 野饕食话之领受彝族同胞的打鸡款待

    九龙县的乃渠公社盛产花椒,有椒乡之称.1978年秋,我们特地前往采访. 公社同志介绍,全社头数那个叫黄牛厂的山村出产的花椒品质最好.一位公社领导的家就在黄牛厂.于是我们就直奔这个山村而去. 九龙是甘孜 ...

  • 野饕食话之难忘那碗回味无穷的手工面

    巴塘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塞外江南"之称.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康巴地区出入川藏的要道,清末赵尔丰经边,拟建西康省,其巡抚衙门就设在这里.巴塘一度是康区的政治.经济.文 ...

  • 野饕食话之草原上的“美味”并非牛羊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曾先后两次到巴颜喀拉山下的石渠草原采访.第一次是在1974 年,第二次是1977年. 两万平方公里的石渠草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年无霜期极短,气候奇寒.那时原属邓柯县的区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