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西藏人民广播电台“高原子弟兵”那温暖的声音……

第106期: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作者简介: 

    马玉荣 笔名,川江号子。拉萨市西藏军区自主择业干部,四川华阳作协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曾在国内四十多家主流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并多次获奖。同时,有百余篇散文、游记、随笔、杂文、诗歌在媒体发表。

回声嘹亮

马玉荣

在我记忆深处,总有一种声音在缠绕,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高原子弟兵》节目时间”,那声音经久不息,亲切温暖,撞击心灵。

悦耳、动听、激昂。

记得, 不知是从何时起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高原子弟兵》(西藏日报也开办了子弟兵专版)节目,专门播送驻藏部队、武警的新闻、专题稿件。每天播送两次,早晚各一次。每当早上8:30分(冬季9时)播送子弟兵节目时,正是部队收操时候,也正是子弟兵节目播送时间。当听到营区高音喇叭传送来播送团队自己采写的播件“驻藏某汽团…………”时,那兴奋劲歪提啦。

那还是1986年6月,我从真正意义上与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我从西藏军区后勤新闻培训班学习结束后,又被当“优秀苗子”送进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新闻报道写作,分到电台专题组子弟兵栏目学习。当时专题组是陈开庭当主任广东人,有邬国庆、张静璞、宋明梅、王菲老师,还有一位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援藏张为民的老师。王菲老师负责部队稿件,武汉人,大学毕业分到电台当编辑不久。说是老师,其实她并不比我大多少,她长得娇小玲珑,文文静静,留着留海发,说话很慢,声音细,很好听。他总是先看着你,再说话,圆眼一闪一闪的,象洋娃娃。

第一个星期,她只让我看送来的稿件,要求要把采编组送来的部队稿件通通细看一遍。第二周她将用红笔改过准备刊用的稿件再让我对照改前,改后对比看,并耐心讲解报纸,广播稿件差异之处。我记得特別清楚,她讲:电台稿件一定要口语话,播出来听众才能听明白听懂。第三周她让我编稿后交给她过一遍,并耐传授写稿技巧知识。她和专题部的老师,只要哪儿有重要采访任务,就会带上我,交我怎样采、写、编,怎样写新闻稿、专访、录音报道。我还记得,一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栏目要求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组一组专题报道。接到任务后,专题组陈主任带上一名记者、一名女藏族播音员和我驱来到贡嘎县姐得秀乡采访氆氇民族手艺工的制作方法过程。经过采访群众、民间艺人,生产制做工艺等,不久,长篇录音报道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专题播送,使我学到不少知识。三个月的学习,使我基本上掌握了新闻采访,编写知识,从而从真正意义上走上新闻写作之路。当年,我采先的60多篇新闻稿件先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战旗报》、《两用人才报》、《西藏日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等录用。我也荣立了三等功,被西藏军区后勤部,西藏军区政治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

这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就象自己的家,进进出出,来来往往,从未生份过。电台也采用我稿件400余篇。我从一名普通报道员、新闻干事、到后来负责西藏军区的新闻宣传官。也由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到驻站记者。同时,我也和广播电台通联组、新闻组、专题组、播音组老师从相识到成为好朋友。象冯丽、丁文元(上海台援藏)、宋明梅等编辑,葛小红、杨玲、胡琴等节目主持人,陈开庭、尹代国主任,田云高、李永发、刘长江台长。回想成长过程,感概万千。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为驻藏部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报道员,新闻骨干,有许多后来成为全国各地新闻专业人才,当然也离不开部队各级领导的厚爱。

我非常感恩老师,感恩部队、 感恩西藏。

追寻昔日高原梦,亦苦亦甜。回听,歌声嘹亮。

请点赞后再离开,点赞是对作者的最大支持!

重要启事:

本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须微信平台首发。投稿邮箱:745568083@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