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领导往往严厉,大领导却基本上很和善?
最近在知乎上有个热议话题:为什么大领导基本都非常和善?
网友发现,在单位里有一个规律:小领导,很多喜欢颐指气使,搞官僚主义,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但是,那些单位里的一把手,他们基本上都非常的和善非常亲切。
评论区里的网友明显是已经经过社会的毒打,简单一句话地解释了事情的真相:那是因为你的层级和他们差的太大,离的太远。不信你看看他们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直接下属的?
有个小故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一个员工不小心打破了公司的玻璃门,老总看见了立刻上前,关心的说“还好吧,没伤着吧”。员工感动的连忙说没事。等到大家都走了,老总找来员工的上司说“让他赔”。上司感到很为难,老总做完好人走了,让他当这恶人。
好在这个上司是个会说话的,他把那个员工叫来说“老总怎么这么照顾你,他特意对我说让你赔个便宜的”。
所以上层领导总说场面话,好人全让他们当了;小领导是执行人,大领导想做不想说的都交给他们了。
所以很多职场人觉得“小领导严厉,大领导和善”其实是一种隔层管理的错觉。
隔层管理
这一点,张栩深有体会。
他曾在一家国企工作,有一位大领导,几乎所有的民主推荐和总结评价里,都会提到他善于和大家打成一片,群众公认度高,同事评价好。
光看这一点,他简直就是老好人一个,但这一点却与张栩在现实中的观感相反。
因为办公室相距不远,工作中张栩会时不时听到一把手说话的声音。
他的嗓音很响亮,也很可怕。因为凡是能透过墙壁传到张栩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训人的声音。由此看来,一把手的睥气并不是很好。
经常有部经理或者事业部负责人在他的办公室里被训得垂头丧气。有时候在经理会上,他眼睛一瞪,嗓音一粗,就能把一个中层领导怼得下不来台,所以很多人都怕他。
好的管理者是团队的催化剂
但就是他这样的性格和脾气,偏偏每次领导测评或者民主生活会,员工们对他的评价都很好,甚至是那些被他训得面红耳赤的经理,私底下谈起他来语气里也很尊敬。
难道这些人都是媚上吗?
其实并不是,在张栩长期的观察中,领导虽然看起来脾气不好,但事实上每次发火都非常有原则。
第一是他从不对普通员工发火
张栩在他面前犯过很多低级错误,他也从没对自己说过重话。甚至对那些大白天闯进他办公。
对无理取闹的员工或者家属,他也从不动怒。他一般只对那些中高层的领导发火。对公司里的绝大多数普通员工而言,他给人一种谨慎低调、如沐春风的感觉。
换句话说,能看到他“另一面”的,仅仅是围绕在他身边的一小部分人,而这些人恰恰又占据着决定公司运转的关键位置。没有一点睥气,能管得住这些人吗?
至于普通员工,似乎也犯不着跟你生气,这也就是“做大事者不生小气”。
二是重要紧急关头不发火
有一次,公司的一个项目遭遇可极其惨痛的失败,损失金额直接上了9位数。
在分析问题的会议上,所有人都提心吊胆,噤若寒蝉。接下来的剧情应该是一把手黑着脸进来,然后拍桌子,把所有人大骂一顿。
没想到他一反常态,并没有训所任何人,反倒主动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亲切慰问那些直接参与研发和生产部门的头头和专家骨干, 一脸真诚地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继续努力。
只是在快散会的时候,他才忍不住发了一句牢骚一「幸好我们公司不是做食品的。要不然我非得被你们搞进去劳改几回」,这让原本压抑沉闷的会场响起了笑声。
优秀的领导是团队的催化剂,他们扮演的角色不是主要行动者、问题解决,而是成为团队的教练、支持者、引导者,激发人们的积极行动,让团队更开放、更具创造性、更有魄力。
当你遇见了糟心的领导,想跳槽,就来灵鸽,通过猎头找工作。
优秀的领导者不会“越级管理”
有个厂长某天巡视时,发现某个部门的卫生什么的很有问题,就随便找了当时在场的小保安怒骂了一顿,保安当时就生气了,直接把这个厂长给揍了一顿。
保安后来被辞退了,但是厂长却是从此颜面扫地,这件事也沦为了厂里员工的笑柄。
一个部门如果层级越多,人数越多,那么,一把手对于下面的人的熟悉程度就会越来越低,越来越陌生。
厂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信息情报,往往只能够到主管,基层员工的名字都记不清。
他自以为自己是一把手,对整个厂什么东西都很熟悉,想开除谁就开除谁。
这确实是他拥有的权力,然而,实际上,他却不熟悉他下面的人的性格。他不知道这个保安脾气暴躁,被批评几句就会动手打人。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是他把比较接近他职权范围内的总监或者经理叫过来,然后说一下卫生问题,要求对方注意一下,这样就能够妥善搞好这个问题了。就算那个保安要打人,也会去打主管,而不是厂长。
据统计,70%的离职理由是因为上司,领导的管理能力影响着整个团队的发展状态和业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