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教育

和谐的教育

——读《教师的建议》有感

文|张丽娜

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91-95条当中,分别提出了“创造性劳动”、“办学经验”、“和谐教育”、“劳动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几种观点。

词与自然

在第91条中,苏霍姆林斯基在听课中发现孩子们回答总是那么贫乏和苍白无力,他在分析中发现这是因为学生使用的词和词组,并没有在他们的意识里跟鲜明的表象、跟周围世界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

学生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积累到这些词语,因此很难做到自如运用好词语来描述具体事物。这让我想起在大学看过一部纪录片《火种》,一位编辑他反对抄录好词好句的做法,因为他把语文比作一棵苍天大树,树上的叶子就是各种各样的词语,没有好坏之分,各有其独特之美。

这样的观点就像种子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我始终坚信不疑。直到自己开始语文教学,渐渐发现书本中经常会有让学生积累优美的句子的习题,我不禁开始疑惑:到底怎样的教学才是适合学生的?

读到书本此处,才有恍然大悟之感。学生积累词语对他们而言,是有所帮助的。但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却让词语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学生也感受不到这些词句的美好。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词与相应的事物之间失去了联结。

而进行联结的最好的方式,是带学生走入大自然,在自然中用心体会词语迸发的美妙,进而掌握词语的运用。

和谐教育

在第93条中,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都能成为幸福的人,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的幸福而充满快乐。

成为幸福的人不在于他的学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而是在于他自己的自尊心水平。当孩子刚进入学校,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求知若渴。渐渐地,他开始不对自己的学业上心,对成就和挫折漠不关心,甚至不愿意学习,也失去了“可教育的人”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成为“可教育的人”,教育要提供肥沃的土壤,引导孩子去获得幸福的能力,这虽然很难,但是这也是必须去做的事。就像文中提到的“和谐教育”中所阐述那般,教育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世界,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在于让学生实现最高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