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给教师的建议》61-65
共读《给教师的建议》61-65
第13封信
尊敬的老师们:
大家好!
上周,我开了七个会议,上了六节语文课,开了一次家长读书会,跑到了湖州德清参加了工作室活动,又到了青岛参加了南方阅读论坛,这算一种充实吧!
在工作室活动时,几位老师谈论到有一些教师,教了二十年了连一级都没有评上,更不用说是高级了。当然,这里面有一些人是自己不愿意参加这种晋升的;也有一些人的确是自己没有积累各方面的成绩。
一位正在评正高级的老师说:“我经历了许多学校,许多老师在办公室都是聊天中度过的;备课写教案是与聊天一起进行的,改作业是一边聊天一边批改中进行的。我看到他们大部分时间就是被聊天聊掉的,还怎么可能有进步的空间呢?”
这段话的确是给了我们很大的警醒。我们经常收同一个老、同一个班级,为什么不同学生就出来不同的成绩呢?这句话,我们是否也可以问自己:“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校长,为什么不同的老师,就会有不同的成长姿态呢?”
真的,一切成功都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一切都是时间的结果。闲谈,是最花时间的。酒桌上、办公室是闲谈的最重要的场所。一聊就可以聊到上课铃声响起来,还舍不得走的境界;一聊就可以聊到夜深,仍然酒杯不停。可是,我们会发现每一次聊天的内容,几乎都是一样的。
时间哪里去了?就是在这样的闲谈中流逝了。我还记得学过的课文《陈毅市长》中,在陈毅市长办公室有这样一幅字:“闲谈不超过三分钟。”上次钟杰老师来学校讲座时,跟我们分享她约上老师们一起,一定是聊教育教学的事情,绝对不能谈论八卦。
我想一个人的成长,关键就是学会管理好自己的嘴,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第六十一条建议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在这本书中,我发现谈到最多的是阅读和思维训练。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的、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我们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呢?
解答训练儿童聪颖机敏的应用题,是激发大脑的内在能量和刺激智力使之活跃起来的练习。书中例举的是他们民间创作的“谜语应用题”,而我想到的是类似于“鸡兔同笼”的中国应用题,以及我们许多数学家编辑的数学故事。甚至,我们也可以利用手头上的习题资料,进行整理和汇编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应用题。而这条建议所指的是一年级的思维训练,那么现在对于一年级开发的数学绘本真是越来越多,这些绘本都是非常好的思维训练的练习。
我觉得能够激发学生大脑能量和刺激智力的应用题,我们可以有更多。唯独就是要考虑如何给到学生?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书中是怎么给到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的。
他们是在课间休息时,给学生提供这些应用题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解答这些应用题就像下棋一样,要想到未来的好几步棋子。这就是思维的训练。更让我看重的是,这样的思维训练不是一种课后作业,更不是一种考试,而是每天的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学生不需要完成任务,也不需要考试般的进展,就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去思考和解答,然后与同学和老师互动。
这几天,我听到了一句话:学校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地方。我想,我们的数学老师是不是可以创造这样的互相影响的思考环境呢?
第六十二条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怎样才能使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呢?
每一个学生都是渴望求知的,但是需要一个爱思考的老师,去点燃他们求知的火焰。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现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我们的是思考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愿望,我的思考能激发学生对书籍的不可遏制的向往。所以,首先是教师自己要学会思考。
其次是在课堂上,我们要有所作为:第一,要教给学生的一定范围的知识,而不是全部;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课后,只有开展与课堂上没有直接关系的丰富思维活动,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打好基础。我的理解是,当学习成为学生都不知道在学习的时候,学习的效果可能更好。或者,这样的活动就是可以理解成生活方式。
在校园里,要始终营造这种思考的方式。在他们学校里,就有这样的教学园地,学生可以在里面看见、观察和动手,他们会带着“十万个为什么”去看周边的事物,这就是“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的校园生活。
那么,我们在自己的学校和教室里可以做些什么呢?
第六十三条
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力的中心
怎么样才能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力的中心呢?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的一些观点,我按照我的思路整理一下,提炼出来这么几点目前可以让我思考的。
第一,教师不需要采用任何复杂的机器和设备,而是通过找出一些让学生独立作业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第二,学生不应当单纯地听讲和思考,还应当动手做一些事情。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思考从“做事”的过程中反映出来,也可以杜绝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的情况。这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小技巧,那就是请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草稿本。或许有人认为草稿本就是数学课的专利,其实任何学科都可以有草稿本。课堂上应该要培养学生随时记录听到和看到的知识的习惯,也要让他们养成记录自己思考的习惯。课堂应该经常是静静悄悄的,而怎样做才能安静下来呢?那就是思考和书写。
第三,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知识超出教科书的范围越远,他的含义就越深刻,学生从他的字里行间收获的东西就越多。由此,学生才能够保持脑力劳动。
第四,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5-7分钟。真正的巩固知识,是让学生对事实、事物、现象的实质进行独立思考。我的理解是,如果课堂上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就是没有为学生提供脑力劳动的机会。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往往是一张加一张的幻灯片,老师不断地与个别学生对话。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学生是无法思考每一个步骤的。
第六十四条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这一点建议,和前面两条是相关的,在方法上和指导策略上,应该是差不多的。
第一,同样提到教师需要广博的知识面,要有多于学生10倍、20倍的知识;教师不仅是学科的教师,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
第二,前面讲过教师要讲授一定范围的知识,而不是全部。这里讲的是教师不能把知识给教浅了,教得越浅学生就越没有兴趣。
第三,教师对于那些思考缓慢的学生,必须特别耐心。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的数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专心致志地思考,深入钻研自己的题目。从我们的成长经历看,有很多事情真的就是在等待中,就会迎刃而解。但是,他与我们现有的教学安排,是有冲突的。我们该如何在在紧张的教学安排中,等待那一部分学生慢慢领悟,真的是考验每一个老师。
第四,课堂上要警惕学生长期处于兴奋的状态,书中称这个为“情绪区域”问题。情绪高涨的课堂,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消失,疲劳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会来临。过去,我们总是以为课堂氛围越热闹越好。但是仔细想想,越是热闹的时候,很多孩子就已经开始离开我们的课堂,他们的思维早就跑到外面去了。最好的课堂还是静静悄悄的,用不着使用那种专门演讲的语调对他们说话,应该是平常的谈话语调。
第五,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一定要有未知的“份额”,不能让学生重复机械的工作。
第六十五条
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智慧努力,来获取知识的方式。他说的研究性学习法和我们当今的研究性学习,当然还有一定的区别。
未来的课堂会更注重这种学习方式,而目前我们老师,尤其是乡村的诸多老师,在这方面是偏弱的。因为诸多乡村教师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没有提供任务驱动和协助,老师们只能根据原有的经验进行教学。
我们现在做的百草课程,就是一个很适合大家带领学生去做研究的课程。只要在这个方面上下功夫,不仅学生学得有意思,老师还以得到更多的收获。当然在我们的平常的教学中,也是可以用到研究性学习的。比如选择某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研究性学习;某一类数学难点进行研究性学习。
如此说来,要做到会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关键是老师愿不愿意,老师有没有思考能力?
这一次就分享到这,下一次共读任务是六十六条至第七十条。
祝大家一周愉快!
与大家同行 周国平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