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自满”,是人生的大智慧
01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你只是懂得事物的某个部分,只是看到事情的某一面,你不可能完完全全看透一切。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懂得谦卑,能够达到“海纳百川”的境界。不管汇聚了多少智慧,取得了多少荣耀,有多少钱财,内心始终是安静的,并且处于空杯状态,不会完满。
02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三国演义》里有一个人物叫杨修,投靠在曹操门下。
有一回,曹操屯兵在某处,进退两难。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厨师送上了一碗鸡汤。夏侯惇走过来,向曹操请示,夜间的口号是什么。曹操随口说道:“鸡肋。”
杨修听到“鸡肋”二字,便让随行的士兵收拾行囊,准备撤退。夏侯惇问:“为何要收拾行囊?”
杨修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今,进退不能,留下来没有好处,退兵会被人嘲笑,不如早点班师回朝。”
杨修的话虽然说得没错,但是动摇了军心。最终因为过于聪明,惹来了杀身之祸。
一个人再聪明,都不能比自己的主子更聪明;丞相再聪明,都不能比皇上更聪明。
从古至今,因为过于聪明,被人嫉妒、暗算的事例,数不胜数。
人在社会上混,因为处处胜过别人,引起了别人的不满,结果招惹了是非,被人打击报复,也是常事。
比方说,在单位上,一个喜欢提建议的人,一旦遇到了小心眼的上司,就会被穿小鞋;一个成绩太突出的人,就会被其他同事排挤。
大风来了,最先被摧毁的,是高大的树木。这就是“太自满”的后果,需要警醒。
03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庄子说:“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海的容量,远远超越了江河的容量,已经不能用数量来计算了,但是我从来都没有以此为傲。
一个人不管多强大,多有智慧,也是沧海一粟。你仅仅是人海中的一个人。
一个人就像一粒稻谷,在千千万万的稻谷中的一粒,放入谷仓,融入稻田,谁都找不到你。
当你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你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
现实生活中,越有智慧的人,越谦卑;越有钱的人,越低调;越高高在上的人,越接地气;越有成绩的人,越不会在乎成绩。
那些不自满的人,就像深水一样,虽然深不可测,但是不会喧哗。只有浮躁的水,才会闹腾,可惜,这样的流水,一眼就看到底了,不会令人惧怕。
懂得低头的人,不仅仅有智慧,还很善良,这是水润万物而不争的大道理。
0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和尚和老和尚在清扫落叶。两个忙了老半天,也没有把落叶扫完。因为他们在清扫的时候,树叶源源不断地落下来。
一个香客带着他五岁的儿子来上香。
上完香,他们准备离开。忽然,五岁的儿子看着忙得不可开交的和尚说:“师傅,你们真笨。落叶怎么需要扫呢?等到来年春天,落叶就不见了,它们都变成了绿叶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
四季交替,叶落叶生,这不就是“无为而治”的道理么?
你不去管那些落叶,自然就把落叶扫完了。
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焦虑,会有忙不完的事情,其实都是瞎忙的结果。更可怕的是,我们一直向前走,还不知道退让。过分的执着,伤害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事情考虑得天衣无缝,还会拼命追求完美,殊不知这样的追求,毫无意义。人生注定不会完美,任何事情都没有完美的结局,“不去管”才是大智慧。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是愚钝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有欠缺的地方,懂得把身边的所有人都当成老师,包括天真的孩子,无知的弱者。
当你遇到不可逾越的困难,退步就是解脱;当你想不开的时候,不去想就会豁然开朗。
换一种角度来说,不追求圆满,就真正圆满了。真正的圆满,属于宇宙,而不是某一个人的。
0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苏格拉底说:“你唯一知道的事,就是你一无所知。”
真正聪明的人,会承认自己的无知,而不是努力 掩饰自己的无知。
比方说,在职场上,拿到博士学位的人,虚心向老员工学习,虽然老员工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他有丰富的经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这是互惠互利的,也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最佳途径。
降低姿态,主动与人交往,让别人的智慧,为你所用,你虽然“无知”,但是你变得更聪明了。
一个人在社会上混,不可能一直独来独往,需要与人交往、合作。
因此,好的夫妻,是势均力敌的,也是互补的;好的朋友,是互相帮助的,也是互相利用的;好的同事,可以互相合作,也会互相较劲。
俗话说:“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从不自满”,是人生的大智慧,放下高傲的态度,低头做事,用心倾听,人生就踏实了,路就好走了。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