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真《把自己当回事儿》:自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Self-recognition

显然,杨天真又是一个我从《奇葩说》上认识、欣赏,并且去读了她的作品的人。网上评价于她,毁誉参半。但她恰恰是我喜欢的那种人,她温暖、坚定、强大,个性十足却能在生活中保持天真,“她什么都懂,却依然那么天真。”

于是,我把这本书也顺便送给今年毕业的师弟师妹们做毕业礼,我小心翼翼地希望,这份温暖能够传递给他们。那日,我问,感受如何,回答不一,但我发现他们认可了其中的那点积极向上的力量。所以,我便欣喜有加。

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有些许时刻,我内心变得宁静,天真在讲沟通的时候,也把自我意识这门课在我面前缓缓打开。

有些时候我们是不太了解自己的,虽然一直陪伴自己成长,虽然一直跟着自己体验,但我们很少很少为了自己所有经历过的事情,有一个完整的反思和归纳,而杨天真做到了,我也在她稚拙真诚而又执著坚持的自我沟通过程中,获得了好多对自己而言不一样的认知。

#如何了解自己是怎么一回事#

“我是谁”一直是个庞大的命题,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儿需要我们去应付,有好多好多的新鲜玩意儿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在好多好多的时刻,并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事情。

像小孩子忙着上学、忙着读书、忙着考试,还没来得及对自己产生好奇心,世界的缤纷色彩就排队到了眼前。比如说,我小时候,大约是初中才开始接触手机,高中才开始接触电脑,熬夜这件事则是大学才开始出现,工作后自然是家常便饭;但我的学生,他们才是十三四岁,手机电脑从小学就开始是家常便饭了,现在就已经开始熬夜了,熬夜游戏、熬夜看小说、熬夜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两点甚至三四点,我这种熬夜党都觉得晚得不可思议。

像大人们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家庭和婚姻,偌大的生活压力袭来,似乎压得大家只能往前走,从不曾有一丝时间和空间,好奇自己究竟是谁。比如说,我有个学生跟我讲,妈妈在车检所做前台,爸爸是工厂车间的技术员,月薪五千块。但是他们家买了新房子,债务压力非常重。妈妈一边上班,一边管着他的学习;爸爸白天在工厂上班,晚上跑外卖兼职到凌晨12点,日子一天天过着,塑造了他们家还算过得去的面貌。但是这样工作辛劳的疲倦,如何能让我们的灵魂安歇或自我体认?

是啊,这么忙,的确是没时间的。但是体认自我这件事不管或早或晚,我们都得探讨。

杨天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却直接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表达自我自我意识与外界的反馈形成一个不断的对撞,而这个对撞帮助我们理解到,我的想法与我所深信不疑的信仰与我们这个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到底是相融合还是相排斥。

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它都可以经过我们的自我审视、反思、复盘判断出我们日后行动的路线。

正如中学时代的我,那时我真是丝毫不懂得人际关系,我只是好奇,为什么我总是和别人的关系比较一般,甚至有些时候有所排斥。忘记具体是一件什么样的事触动我了,我就开始观察我自己和别人的交往,这个观察并不是特别强大,有时受到的负面反馈大了也会比较崩溃。

我甚至会找好多人去评价我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负面评价似乎多也并不多,但真正到心上的,也寥寥无几。有一天我们宿舍的一个女生说了一句虽然没有特别到位但是也在尝试去理解我的一句话,我居然也十分感动。

这样的观察,一直到现在还在进行着,只不过它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最初的自我怀疑到迷茫到反抗,再到后来的认知重建、自我辨认以及坚定认知,我还是会根据外界反馈作出自我的调整,但不再是否定了,现在是完全平和的自我完善。

杨天真在书里说道,“成长需要一系列完整的步骤:你经历过疼痛,从而知道了背后的原因,也知道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最后明白了在想要和得到中间需要如何做到。

了解自己这回事儿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是希望别人能够了解我们自己,但从杨天真这里,我懂得了,如果我们希望别人了解自己,那么我们必须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这样自己才能在表达中、让别人了解到自己。

HAPPY EVERY DAY
# 如何探索建立自己和外界的边界 #

了解到自己之后,我们要开始构筑一道与外界分隔的壳。这个壳就代表着边界,所谓的边界感,其实就是不容侵犯。

读中学的时候,我遇见过一个胖胖的但非常有边界感的女生,暂且称她为W。有一个长得很美很瘦但性格中有点侵略性的女生S,在我们刚刚分到一个宿舍的时候,S中午回宿舍,就没经过允许用了W的东西,后来W回来,S才跟她说,S以为W应该会一笑置之,但W没有,她说,“你经过我允许没有、就用我东西?”中气十足,气场全开,自那之后,S再也不敢在W面前放肆。我那时惊叹,但我那时似乎从来都没这么践行过。现在想来,应该算是我发现边界意识的开端了。

后来在大学中,从大三暑假到大四的下学期,为了考研,我曾有半年的时间搬出去,在校园里租了一个小房子备考。但我有的时候会回到寝室洗衣服,有一次,我们寝室的一个女生C就跟我说,你为什么不把你的东西都搬到出租屋去?我当时有点气,我说寝室我同样一年交了800块费用,我凭什么要把所有东西都搬走?至此,我才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边界和不容侵犯。

工作后,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和我妈妈进行一些斗争,我不听她的,她就用哭闹和指责来达到“统治”我意志的目的,我有时候会妥协,因为我爱她,因为老妈在她所能的范围内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但我有时候妥协得很痛苦,明明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为什么非得要接受老妈的生活观念让她开心,而让我自己这么难过?这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但明明我们是彼此相爱的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看到杨天真的书,我才明白,这是边界被侵犯的问题。即使是自己的至亲至敬的人,如果放任了对方的侵略,我们也会活得无比痛苦。

所以探索建立边界意识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需要始终和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保持着距离,就像法力非凡的神仙随手用实力为自己想保护的地方设下结界,任何想要靠近破坏它的人,都会受到结界的反弹。

也就是说,边界其实是对我们内心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的一种表达,它是一种托底的东西,有它存在,我们才能彻底地保证自我意识的安全和健康成长,直至它最后成为我们真正的保护壳。

HAPPY EVERY DAY
# 如何处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

但,即使我们探讨了那么多自我的东西,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给到我们的东西,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不想要,我们还是很难从这个不要中走出来。

从认识到不要、到走到真正地不要这条路上去,是很难很难的。因为要与不要之间的界限并没有那么地清楚,所有的事情都是复杂的,没有那么轻易地就挥别。

就像我跟我妈的相处,我虽然认识到她的那种思想观念有时在企图凌驾我,但我还是有时候会妥协啊。因为我还是爱我妈妈,小部分的妥协,代表的不是观念上的认同,而是感情上的关怀,我不愿她因我过度地伤心难过。

我没法做到像作家木子美那样决绝,她可以和她的母亲十年二十年地不联系,她才做到所谓的完全支配自己的自由。

杨天真也说,“没有人能够轻易地成全自己的“不要”,然后转身离开。现实的种种总是将我们那个绝对的自我不断拉向地面,而我们要尊重自己的不要,也要真切地为自己争取资格。”

所以,如何处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较为温和但也坚定的做法:

自己撇不开的情感与羁绊,我们可以做出部分让步,以保证情感的持续连接;但在非常大的原则上,自己要保持绝对坚定。我们的情感可以让步,但我们的自我要绝对坚守,坚守自我中的信念、认知和边界,因为唯有这些坚守才能让我们终其一生能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给自己建立的完整的底气和安全感。

HAPPY EVERY DAY
# 写在最后 #

朋友们,一个人真正值得我们去欣赏的部分也正是源于此,拥有对自我的清楚认知,拥有探索建立的边界,也拥有能够拥抱羁绊与保持自我的底气,这也是值得我们终生追逐的事业。

HAPPY EVERY DAY

文|京华

图|京华、网络

编辑|京华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