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商鞅被车裂之后秦国之法不变,若两字为答案,你觉得会是?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不知道点燃了多少人的热血?秦国之所以能够从筚路蓝缕到铁桶江山,正是因为这种“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所在。众所周知,秦国于秦孝公时期,重用商鞅推行新法,然后使秦国迅速成长,强大的实力让列国无不震惊。可秦惠文王一即位,商鞅就被车裂,但新法却一直被延续,这是为何?

〔大秦帝国〕
秦孝公
战国不似春秋那样诸侯比比皆是,此时只有七雄纷争不断。
七雄分别是南楚,北赵,燕在东北,东齐,西秦,韩、魏在中间。
其中秦国相比中原各国,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较之落后。
秦孝公即位之后,“上下而求索”,决定大胆重用人才,不限国家。

〔秦孝公和商鞅·剧照〕
商鞅(因功被秦封于商)
卫国贵族公孙鞅在本国怀才不遇。听闻秦孝公十分重视人才,慕名前往。
秦孝公一听商鞅的强国之术,为之震撼,这正是秦国所缺的人才。
等到秦孝公君位基本稳固之后,于是就命令商鞅为左庶长一展宏图。
商鞅心中早有良策,为了新法能够“永世不朽”,他最注重两个字。

〔商鞅用一生闪耀大秦〕
南门立木
于是乎商鞅在秦国都城南门,正经八百的下令,移木头到北门者赏十金。
百姓们你看我,我看你,都表示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
这木头谁拿不动?都没有人愿意当“小白鼠”。
起初是十两黄金,现在加到了五十两黄金。结果还是没有人打破僵局。

〔取信于民〕
不过商鞅胸有成竹,不似百姓那般心中无数。
好在终于有人不随波逐流,敢于脱颖而出,做最靓的仔。
最后实打实的五十两黄金到了此人手里,百姓们才纷纷觉得毫不含糊。
就这样,百姓们对商鞅之法深信不疑,新法内容事无巨细都家喻户晓。

〔商鞅变法没有失败〕
诚信
商鞅之法最重要的其实就是诚信二字。如果废除,就等于失信于百姓。
一个失信于百姓的国家,还能够屹立在战国金戈铁马中而不倒吗?
就算商鞅被车裂,也不能不没有新法,更何况这是真的富国强民之法!
商鞅之死,最大的原因在于新王登基政权不稳,而秦老氏族力量的猖獗!

〔秦惠文王无奈车裂商鞅〕
结语
因此,即使秦惠文王嬴驷车裂了商鞅,也依旧遵循商鞅之法。商鞅之法最大的魅力就是来自于诚信二字。这里两个大字点燃了无数百姓心中的光。一个讲诚信的国家,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如果非要用两个字来表明商鞅之法于秦国永存不朽,那么@真假历史回声 说是诚信二字,大家不会不认同的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更好的看法,欢迎一起讨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