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市场经济?
市场的好处与缺陷
你看,这么不市场的观点,都能用市场经济的理论给圆回来。
今天,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中,就好像人生活在空气中,很少去想一想,如果失去“空气”,我们会怎样?
所以我还是要先来聊一聊,市场经济到底有什么好处?
市场可以做的三件事
市场经济的第一个好处是“资源的自由处置权”。
比如说,你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你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呢?
你的需求可能有很多维度:高薪的、有发展前景的、稳定的、体面的、符合自己专业或兴趣爱好的……,不管是怎样的,总有一个前提:符合这些要求的职位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虽然人家也可以选择要不要你,但至少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心仪的公司投简历。
自由、双向的选择,是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前提。
现在的人可能觉得大学毕业找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就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早期,大学毕业仍然是包分配的,我毕业时刚好赶上这个时代的末端,“包分配”听上去很好,但结果就是,同样是一个班的同学,我被分配在一个农村的储蓄所,而我的同学被分配在省银行的机关。
计划经济的一大弊端就是没有激励机制,你的命运总是不取决于你自己。
但人总是需要激励的,包括那些负责分配的人,不能明着激励,就私下激励,就有了公权力出租。
当然,就算是自由择业,也不可能让人100%满意,就算是市场化的招聘,也会有腐败,但至少还能给你努力的空间,而“包分配”,除了找关系,是没有任何选择权的,不服从分配就是失业。
所以市场的第一个好处是它可以最大程度的体现你的“自由选择权”。
很多人觉得,反正好工作都让985/211拿走了,反正我自己找也找不到好工作,这个“自由”不要也罢,包分配多好啊,我不开心,别人也别想好,大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公平。
这话也没错,市场不一定能给你更好的东西,但对于企业就不一样,市场经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第二个好处:通过一个大家都能看到的信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的作用不同,在某些行业,人的因素很大,人力成本占比又小,企业就倾向于招更优秀的人才;在某些行业,人的因素不大,企业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寻找更优秀的人才;还有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人力成本占比非常高,反而倾向于低端的人才。
这三类企业想要招到合适的人,就分别释放出高、中、低三种价格信号,又分别对应高、中、低三种对人才的要求。
但在非市场经济时代,再贵的价格也无法找到优秀的员工。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一个人想从一个单位调到另一个单位,只要原单位不放人,就比登天还难。
如果市场无法通过价格自发的配置资源,就要有一个专门负责分配的人或部门。以前是人事部门管大学生分配,他们的做法是把院校和行业进行一对一的“对口”。
但计划经济的另一个弊端是管理比较粗糙,院校专业的人每年都差不多,但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很大,常常对不上。
对不上怎么办?用人单位人才紧缺的时候,还能人尽其用,一旦岗位过剩,又没有市场去解决,又不能“拒收”,就只能随便找个需要人的岗位凑合着用。
很多人会说,一个社会总要有分工吧?
没错,但市场经济另有方法,这就是市场的第三个好处:解决社会分工。
现在,很多技术蓝领的收入远高于非技术白领,而技术蓝领对教育程度的要求也低于一般的白领,也就是教育成本低,收入水平高。但在社会传统观点中,蓝领的社会地位低于白领,这给他们的婚姻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这看似矛盾,实为平衡,没有社会地位的职位,愿意做的人就少,你就需要开更高的工资来补偿,这正是价格机制指导下的供需关系的自我平衡。
很多人会说,就算那个时候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不会失业,现在找不到工作的人更多啊。
这话也对也不对,那个时候的大学生都属于体制内,不会失业,但会“隐性失业”——人多职位多的解决方法就是人浮于事。
我们今天感叹,人成为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尊严的商品,是一种悲哀,但在计划经济时代,不能成为商品的人才,才是最大的悲剧,多少有理想的优秀人才在基层混吃等死,无能者在高位尸位素餐。
有一句话叫“教育改变命运”,但教育改变命运的前提是劳动者掌握自己的命运,劳动力能自由流动。价格信号虽然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并且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它却是实现“教育改变命运”的前提。
有人分析说一流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在下降,并感叹“寒门再难出贵子”,但它并不是市场本身的问题,相反,如果劳动力无法自由流动,农村学生就算进了一流大学,分配时还是没有任何优势。
说了市场的三个好处,下面就来讲一讲市场的弊端。
市场可以做,却无法让人满意的事
计划经济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计划过于粗糙,但如果中国只有一个县城那么大,几十万人口,计划或许比市场更管用。
计划经济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激励机制,但没有激励可以惩罚啊,还可以道德教化,前者更直接有效,后者成本更有优势。
所以市场最大的问题在于,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总有其他解,而且某一个时间内市场给出的答案,通常不会是“最优解”。
仍然以劳动力市场为例,想要通过价格解决资源配置,有一些重要的假设:
市场经济假设每一个求职者都追求上进,愿意努力工作换取更好的工作条件,但实际上大部分员工愿意付出的努力是有限的,哪怕有升职加薪的激励;
市场经济假设每一个求职者都能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条件与求职目标的匹配度,但实际上,大部分求职者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市场经济假设每一个求职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大致相同,且能展现给用人单位,但实际上,不同人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应聘能力差别很大,并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能力。
市场最重要的价格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也有相应的弊端,某一个行业人才供给不足导致某个职业工资很高,劳动者就算看到也无法改变自己的职业技能,而学校从接受到这个信息,到扩大该专业的招生人数,再到向市场供给专业人才,至少要四年,更糟糕的是,如果所有的学校都这么干,四年后,又会造成人才供过于求。
肩负着这么多无法成立的“假设”,很多人都希望找到一种能够取代市场经济的机制,迅速、永久、高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但非常遗憾,经过了近百年各种社会实践,答案是“整体上没有”——但局部可以。
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仍然以劳动力市场为例:
不是每一个劳动者都有能力获得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所以才有最低工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反而限制了一些工作岗位,增加了失业者;
有时,劳动者宁愿失业或降低标准,也不愿意改行或到工作机会更多的地方,政府就要用税收优惠政策要求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有一些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需要高级人才,却没有足够的利润支付高薪,就需要政府给予免税、落户购房、人才补贴等政策……
之所以劳动力市场要引入那么多“非市场”监管,因为劳动力跟一般的商品不同,它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资源,无法完全以市场的方式进行配置。
假设有一家非常大的企业,它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可以想象,它的职位需求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工资水平,而工资代表消费能力,又会反过来影响国民经济,哪一个政府能允许这家企业按市场原则为工作机会自由定价呢?
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天然有垄断性,最经济的方法是由一家提供,但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企业也相应地失去了部分市场化定价权。
所以,水电煤这些基础设施的价格是政府管制的,教育卫生这一类民生基础设施的价格是政府控制的,利率这个货币的价格是政府进行调节的。
有经济家提出的标准是:如果一件事,对所有人的好处都差不多,而且市场化的交易成本太高,那就应该需要政府的介入。
而进入互联网时代,另一类基础设施同样不是完全按市场原则分配的,包括:流量、网络安全、数据与隐私、网络信用,等等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巨头同样天生具有垄断性,自然会将业务布局到这些基础设施上,所以各国都不约而同的举起反垄断大旗。涉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业务你可以做,但不能市场化定价,更不能妨碍自由竞争,这越来越成为各国互联网反垄断的底线。
事实上,政府几十年来对“市场经济”的态度还是非常宽容的——甚至有点纵容,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大企业的态度,所以,反互联网巨头垄断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但我们的难点在于,市场经济对于欧美各国而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就像自家的孩子,打几下不会让人想入非非,反而有利于纠正市场的错误;而市场经济在中国,最初的意识形态是绝对排斥的,后来才逐步接纳。我们到了1992年才把“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写进十四大正报告,到了1993年才写进宪法。
所以,“市场经济”就像是前妻的孩子,不管肯定不行,可管严了又容易让人猜疑……
所以在对市场主体进行严格监管的同时,也要继续坚持市场经济的地位,不但要写进宪法,还要融进意识形态里。如果能做到这样,就算把这些垄断巨头都拆分了,也不会引起过多的联想。
转自人神共奋 作者 人神共奋
「华尔街俱乐部」除发布原创市场投研报告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图片和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联系删除。谢谢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