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蜘莅:2021年8月8日,我在郑新黄河大桥参加抗疫执勤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2021年8月8日,我在郑新黄河大桥参加抗疫执勤

作者 |赵蜘莅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立秋后的第二天,按照机关党委要求,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郑新黄河大桥执勤。
出发前打开手机:8月7日0时-24时,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2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仿佛又回到了去年,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查阅疫情通报,看着每日不断上涨的数字,心急如焚。不过这一次增速放缓了很多,相信很快就能遏制住,封控区外居民生活照常,物价平稳,更多了些从容、自信。
早上8点前,我们陆续到达了郑新黄河大桥执勤点,简单了解情况、完成交接任务后,迅速进入岗位。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口罩、手套、冰袖不落下,出发前酒精全身消一下毒。
夏日的郑州,骄阳如火,热浪腾腾,在太阳直射、没有一丝遮拦的郑新黄河大桥,沥青路上车流不断,不一会大家已经汗流浃背。
我们分成2组,每个卡口1人负责,根据车流情况随时增减车道。白天车流不断,有准备离郑的一家三口,有要出差的白领,有长途奔波的货车司机,偶尔也会有特勤车辆经过。一天下来,大概有1000多辆车经过。

按照规定,我们在执勤的时候,先示意车辆停下,然后提醒对方:“您好,按照郑州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要求,请您出示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和身份证(驾驶证)等有效证件。”如果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或驾驶证,可以通过查询支付宝出示电子证件。

在核验核酸证明时,遇到过没有核算证明的司机,自称不知有此项规定,只能掉头折返。对于核酸证明,司乘人员可以出示盖有红章的纸质版,也可以出示电子证明。要求的48小时以内,比如说现在是下午3点整,核酸证明的时间必须是6号下午3点以后的。多次遇到时间是6号凌晨5点的,有些司乘一经提醒知道超过了48小时,少部分人装糊涂,到下午5点多才48小时。

以前,看到执勤的交警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并没意识到其中的艰辛,亲身经历后才能将心比心。大部分司乘人员能够深明大义,主动配合工作,但是也有极个别情况。
下午,遇到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他拿出了48小时以内的核酸证明,身份信息准确无误,没有加盖公章,又无法提供电子证明,按照规定不能予以放行。该男子认为故意为难他,以医院不给加盖公章为由企图蒙混过关,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后,交警同志前来帮忙,最后该男子原路折返。
苦不苦?累不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多灾多难,愈挫愈勇。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心中满满的自豪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人员力以赴做好防护及后勤物资的保障,购置帐篷、口罩、反光服、雨衣、手电等必要物资,确保一线志愿者无后顾之忧。每次休息时,我们都会把手套、口罩扔进指定的垃圾桶,然后用酒精消毒,再用洗手液手洗一下,才能坐下来喝口水,短暂休息一会。
我们的帐篷离执勤点不远,两张简易床,几把椅子,一个大风扇,疲惫让我们无暇在意条件简陋,坐下来休息一会就十分惬意。帐篷后面是一条臭水沟,时不时飘来一阵臭味,还总少不了蚊子的光顾。临近中午时,风扇吹出来的几乎是热风,坐在里面一动不动也是全身湿透。
上午太晒,执勤时带着手套也是黏糊糊的。下午还好点,天稍微有些阴沉沉的,阳光不再毒辣,偶尔吹来一丝风,那种感觉太好了。
一天下来,同事们的脸上有的晒伤了,胳膊上黑白界限清晰,还有几个蚊子叮咬的疙瘩。历经12个小时,终于结束了。
晚班的同事来了,天已经黑了。远望郑新黄河大桥,静悄悄的,静的似乎能听到黄河的水流声。车辆也渐渐少了,辛苦了一天,要返程了。
2008年的今天,是北京奥运会。谁也不曾想到,13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与“德尔塔”作斗争。
回去的路上,见到了很多志愿者,他们忙着消毒、测温、指挥交通……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疫情是一面善恶的照妖镜,这是一面世间最珍贵的镜子,它让人看到了陌生人赋予的温情,也让人们记住了战疫在一线的可爱之人。
暴雨、排涝、遇难者、疫情、传染、隔离…..郑州还没从上一场灾情恢复,又被迫立刻进入下一场“战役”。不屈不挠、温暖朴实、乐观顽强、从容无畏、坚韧向上,这是我们在每一个郑州人身上看到的品质。我相信,胜利会很快到来,英雄的城市,“郑”在归来。

作者简介

赵蜘莅,男,90后,社旗饶良人,新闻学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进入焦作某政府部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先后在人民网、新华网、《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东方今报》等中央、省、市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200余篇。现就职于郑州市某市直部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