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古镇地理及郭氏家簇简编(第一节)
编纂郭汉彪 审稿郭进胜
偶得光绪十九年( 1894年)知县高蔚霞修荀廷诚纂《甘肃省通渭县新志》一书(下称新志),阅后得知了许多已经被人们遗忘的事情和人名。
碧玉关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郭汉彪
由于该书新编时删去了好多历史细节和描述,也由于通渭县和天水地区、碧玉镇和秦安县、碧玉镇下店子和秦安县的行政区域地界的反复多次划转,碧玉镇的历史很少被记入史册,就连著名的平襄县与天水郡(通渭县和天水地区的前身)原址也为此没有准确记入史册而失传,甚至连通渭县历代的史志也没有保存下来,更何况碧玉镇和郭氏家簇的史记就更少了。好在《甘肃省通渭县新志》于1970年在台湾被发现,这才让大家多少知道了一些删截后的通渭县历史,也知道了一些碧玉郭家人的一些人名和史记,同时也知道了历代县志都认为平襄县和天水郡原址就在碧玉镇上店子。但遗憾的是,在1989年完稿的《通渭县志》中很少转载有关碧玉的历史和历史人物,有悠久历史并培养出众多重要人物的碧玉小学也只是在民国三年的一份统计表中才能看到。另外,《通渭县志》还根据西北师范大学教授陈守忠1988年所写《通渭建制沿革考》将平襄县和天水郡原址在碧玉镇改成了现在的通渭县城所在地,这更加有些欠妥。《通渭县志》等几部史记让大家和后代可以知道许多通渭的事情,功不可没,但史记对碧玉还是比较苛刻,看来只有我们碧玉人自己靠自己了。本人写这篇文章也就是想起一个头,抛砖引玉,让大家续写续填,为碧玉的史记补上一笔,别无他意。下文将根据《新志》和现代版的《通渭县志》《通渭人物志》《通渭文史》、传记、传说、口述等对碧玉乡及郭氏家簇作一些比较简略的论述,由于我听到的版本和说法多种多样,长辈年龄和晚辈位置难免有写错的地方,请知情者随时提醒,我会及时纠错。简编中没有写到的地方请各自续写完善。第一节碧玉古镇地理描述和历史变迁 写郭氏家簇的情况,就不得不写写碧玉古镇的历史变迁了,再说碧玉古镇是祖祖辈辈生息的地方,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的儿时和青少年时代的欢乐、痛苦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永远留在碧玉古镇,我对那里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隐约感觉和留恋的感情,随着离开家乡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却越来越强烈,提起笔总想先从碧玉写起。
甘肃省通渭县碧玉关因古代碧玉公主而得其名。碧玉古镇历史悠久,8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现保存有李家坪新石器时代和碧玉关原西羌襄戎国,天水地区(天水郡),通渭县(平襄县),碧玉关所在地古城遗址,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是古代军事要地(俗称闭门关,关下) .伏羲和古人类在此地长期生活并形成部落,周朝时代(公元前700年),西羌(西戎)民族在此地建立了襄戎国(故襄戎邑),在碧玉李家坪新石 器时代遗址和上、下店子、背瓦山、野弯、原咀山依自然险要地势修建了万亩城池,城池的前后左右有四条河流紧紧将城池围在中间,南以牛谷河为界,西以牛洛河为界,东以雷岔河为界,北以王岔河为界。河水把城池周围的山体冲刷成如刀劈式的百米悬崖,城墙就建在悬崖之上。在李家坪南部的上店
子建有两个堡子,两个堡子也有内外城墙,要上城池中心李家坪只能从东堡子进入,然后顺着东城墙顶到达李家坪。李家坪和上下店子可以遥相呼应,地势十分险要。襄戎国曾委派襄戎国公主碧玉守关,并以碧玉公主的名字命名上店子为碧玉关,城东七里的峡口小城池为玉关。传说碧玉关就象两扇门,飞鸟也难过闭门关,秦王朝西征时多次攻城也没有攻下碧玉城池,于是顿兵秦安。所以,人们也将碧玉关称为闭门关、关哈。
另外,通渭县的长城应为襄戎国所筑长城或秦代早期发祥东下之前为了巩固秦代早期地盘而修建通渭长城比较合理。
碧玉村李家坪遗址分李家川、中川、东川、陈家川(下店子北边山下)和山地组成,在1983年被通渭县简单的探查过一-次,1989 年完稿的100万字《通渭县志》记载:李家坪遗址-位于碧玉乡上店子村李家坪。表面.为耕地,土层下有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240米,厚约4.5至6米的烧陶窑址和白灰面居住层。还有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和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的彩陶罐、尖底瓶、夹砂陶及石斧、石刀、尖状器等石器。1983 年7月6日,通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已经探明的碧玉村上店子(县志记成了下店子)李家坪遗址折合220亩地,这只是李家坪的李家川和中川大块平地,而东川和陈家川(下店子北边)还没有算进去,沿山地的面更大,也没有算进去。如果都算进去,足有万亩之大。如果在陈家川和东川及靠山厚士层下继续探查,可能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汉朝占领襄戎国后在此地设立了平襄县(现通渭县的前身)和天水郡( 现天水地区的前身),因城南七里郭家岔天水湖( 甜水湖)而得天水名.
唐末,城池西城墙从南到北全部被牛洛河水冲刷而倒塌,失去了城池的价值,也有可能是天水郡和平襄县衙广]迁往外地,碧玉古镇只有不多的守兵驻扎在碧玉关的两个堡子上,而民众大多分散到各处开荒种地,城池内的衙门及民众基本都搬到了城池南边碧玉关下的上店子和下店子。李家坪从此废弃成了农田。
随着行政区域多次重新划分,碧玉新城村和下店子村全部划分给了秦安县管辖,唯独碧玉上店子上下不到三公里的地方和李家坪及以北区域有时甚至是孤岛)继续保留在通渭县管辖,从此上店子就成了秦安的交界处或秦安县境内的通渭县碧玉镇,两县抓庄丁时,人们稍稍一跑就过界了;同时,碧玉镇也因县衙干涉较少而一-直保持着周围几个县的商贸交易中心位置。清代修建现县城后,曾将碧玉镇改名城东上里或城东里,但人们还是习惯叫碧玉镇或关下。
碧玉上店子在历史上多次变迁也没有被通渭放弃就是因为上店子是通渭县的原址,没有了碧玉上店子就很难续写通渭县的历史(也可参阅我写的驳何钰陈守忠先生平襄城故址考)。
1929年天水至兰州的公路从碧玉关穿城而过,部分古建筑因修公路被拆除或翻修。
1949年解放后,在碧玉关上店子设碧玉公社。临街铺面除马车店外都划归公社财产做了各机关办事机构和商店。
1970年,碧玉公社移至碧玉关西- -公里新城处,现为碧玉乡。从此,集市贸易也搬到了新城,上店子的所有铺面陆续也都因扩公路而拆除了。
关于碧玉公社迁移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在牛洛河和牛谷河交汇处的金箍嘴山下的河中央有一块与蛤蟆相似的大石头(与金箍嘴山是整体),传说石蛤蟆露出水面则上店子兴旺( 指集市贸易),石蛤蟆被水淹没则新城兴旺。我分析是牛洛河水上涨时西部商人过不了河而留在新城做生意,但大家都把原因归在了石蛤蟆身上。于是,新城人在1968年乘乱将石蛤蟆上部给炸平了,公社又在下游堡子处修建了拦河坝,石蛤蟆下部也被埋进了淤泥下面。不过,石蛤蟆不见两年后,碧玉公社也迁到了新城。这确实也是- -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