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时光

1

早晨徒步的时候,有人抱怨暑假生活无聊,除了每天的徒步有些乐趣,其余时间就是窝在家里看电视剧,睡觉,吃饭。听起来这样的生活的确太单调了。所以她很盼望每天早早起床和大家一起徒步山野,呼吸新鲜空气,转换固定留了的视野。

我倒是觉得徒步的时间可以早点也可以晚点,距离远点、近点都无所谓,因为我最近忙着读书,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脑海里很多空间装着书中的内容,倒是暂时把身边的生活看得淡漠一些了。而放了暑假,正好自己安排时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

七月以来,我从《百年孤独》读起,看到十九世纪那个孤独的马贡多家族奇特生活场景,在那个封闭到开放又到封闭的世界里,发生了荒诞无稽的故事,但愿孤独永远不再出现。接着读了《荆棘鸟》,以为女作家的手笔,追求幸福生活甜美爱情的人们像那寻找荆棘刺穿身体而死的荆棘鸟,暗喻美好都是要付出深重痛苦换来。一读起来,一发不可收拾,紧接着读了钱钟书的《围城》,感概他的语言之犀利,拍掌而笑的当儿又不禁深刻反思,看似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校园,也是尔虞我诈,拼爹妈拼圈子的利益集团。

不久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让人又瞬时去到大跃进的痛苦年月里,那吃不饱穿不暖又人心惶惶的日子,好像从文字里跑了出来,似乎周围弥漫着看得见的饥饿和凄凉滋味。每次出去徒步,就跟伙伴们说一节书中的内容,比如《许三观卖血记》里,许三观们卖血前都要喝够八碗水,以为身体内血就多了,然后涨着膀胱,步履蹒跚的走到医院去卖血,虽然不曾见到过,但那画面活生生的,给人永久的记忆。看《活着》的时候,有个夜晚看到主人公的女儿难产而死,眼泪就出来了。本以为他经历了儿子的抽血而死,幸福就会眷顾他了,可是还要经历女儿的死,之后又有软骨病的妻子的死,孝顺女婿的事故死亡,外孙子的意外死亡,一辈子都活在痛失亲人的悲剧之中,都不知道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很久不曾看书落泪,余华感动了我,真是伟大的作家。

因为看过电影《黄金时代》,又把萧红的《呼兰河传》搜了来看,那荒凉寂寞的童年印记,那诗意缓缓的叙述,优美的文字让人叹服萧红的才气。情节中的小团圆媳妇的悲剧以及跳大神的封建落后,都十分引人入胜。

在看《瓦尔登湖》时,看得慢了,西方作家的写作习惯和叙述方式,理解起来有了难度。最想模仿的大概也是像作者一样,去到一座湖泊边树林里,建一座小木屋,过最简单的生活。

2

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是因为一位文友的无意识谈起。

那天文友在群里发了一段话,是经典小说《百年孤独》里的~~~“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 你和死亡好象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你不知道。亲戚,朋友,邻居,隔代,他们去世对你的压力不是那么直接,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把你挡了一下,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她从网络里抬起头来,一下子被这句话给迷住了,深深地给震撼了。

文友继续介绍,要阅读某某翻译的版本才好,可是她一个版本的都没有。不免有些失落,不买书,也不读书,一天就在写那几句日常生活,久了也是无聊,也是浅薄。她心里如此想。于是网络搜索,刚好搜到了《百年孤独》,立刻加入书架就开始阅读起来。

之后就是着迷,她抽出一切时间阅读。上班回来,吃了午饭以后,晚饭以后,睡觉之前,起床之前,半夜醒来,上课之前,下课之后。。。她和所有的读者一样,不得不承认马尔克斯就是写得精彩,高高吊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于平时喜爱的那几样打发时间的事情,啥也不感兴趣了。只要有点空闲,就点开书架看几章,沉醉在神秘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却又和地球上任何一个小镇相似的叫做马可多的地方,为那里的人的一颦一笑而皱眉或击掌,为那个地方的变化无常、魔幻虚拟而心有灵犀、加快心跳。

她喜欢文中活得最长的女主人乌苏娜,年轻时候能干,做糖动物卖,修一所大房子;年老时也不服输,即使失明了也不叫苦,凭着对她亲自扩建起来的那所房子的熟悉程度,硬是没有让人发觉她的失明。看了乌苏娜对她的大家庭的经营,她的心也分外宁静。看着屋子里那些旧了的家具,突然十分有感情,发现那些过时的旧家具也是家庭发展的见证者,因而有了几分可爱,自己有这样一套小房子,把那些东西想怎么摆就怎么摆,是多么有意思啊!想收藏哪个就收藏哪个,想丢弃哪个就丢弃哪个,做主人的感觉多么美好!

她觉得阅读的日子也真是有说不出的快乐。每天都要开辟时间进入那个神秘的小镇,关心那一大群人的喜怒哀乐,开心的、恶心的、生的、死的都在描写,完全就是生活中某个国家某个小镇的变迁纪实。

阅读的时候,人就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不管天空在下雨还是在出太阳,不管外面那些人在讨论什么,在玩些什么,都可以不去关心,不去过问。一心努力分辨这个百年大家族的每个人物,每个人在他们家族的表现,有时候名字都不好记住,似乎代代人都喜欢把祖先的名字重复使用,甚至命运也在重复。

其实这个蓝色的旋转不停的星球,又有哪一个大家族不是像马可多小镇一样,一代代人重复昨天的故事?!她尤其喜欢书中魔幻描写的部分。打开一间屋子,旧时主人早已经过世,却能有某个与他心灵相通的人,看见栩栩如生的形象,穿着熟悉的服饰,神态举止都呈现出在世时候的样子,还能感受到那种气息在影响着他想影响的人。其实就是某个人在内心一直装着那个离去的人,时常想起他,尤其是在长久居住的房间里更要回忆起过去的种种,不过作者处理得好,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以后说不定可以模仿一把,她微微一笑,如此想到。

只匆匆读了一遍,人物关系和名称也许还没弄明白,故事内容也许还是囫囵吞枣,人物刻画也还分析不出来,可是有什么关系。她感觉在心底收获了很多,有内心的宁静,特别是一种模糊的理念,无论是家族,小镇,国家,历史有着惊人的重复和相似,发生、发展、繁荣、衰败、毁灭。。。都是按部就班的演绎,谁也无法逃脱。

多读少写可以,多写少读不可。不知道谁说了这么一句?她突然觉得太有道理了。多读就会内心丰盈,潜移默化,积淀厚实,就有了写的灵感和源泉,就有了喷薄而出的契机和准备。所以,多读是对的。
       阅读的时候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孤独的,可是谁知道她其实很享受这份孤独,甚至想与人分享这份孤独。她真希望那些成天叽叽喳喳、忙忙碌碌、心浮气躁什么都要争夺的人,沉下心来读读这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巨著,一定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