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大刚:《周易》、金文“孝享”释义
易学研究专辑
易学研究历来是传统文献研究的重镇,但过往的研究多依循旧有的治经传统。近年来,马王堆帛书、王家台秦简、清华简等多批材料均发现了易学相关文献,新材料的出现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易学研究与探讨的进展,亦令易学研究开启新的途径。本专辑以易学研究为题,主要关注先秦秦汉易学的发展,旁及借由易学进行的社会、思想、文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将陆续推介相关文章。推送过程中持续欢迎赐稿,请寄至xqqhsyj@126.com,或联系策划人wujiningjj@163.com。
作者简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兼古籍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周易》、金文“孝享”释义
摘要:《周易·萃卦·彖传》有“致孝享”一语,古今学人都把“孝”字理解为普通的孝道之孝,谓“孝享”为孝子之享。实未得古义。本文历考两周金文10余处“享孝”用例及30余例“孝”字用例,几乎无一例外都作祭祀讲。兹结合金文资料以及先秦早期文献,对“孝享”本义作出深入细致的考订。
关键词:周易; 孝享; 金文; 萃卦
《周易·萃卦》卦辞:“王假有庙,利见大人。”《彖传》:“王假有庙, 致孝享也。”王弼《注》:“全聚 乃得致孝之享也。”说“致孝享”是献出孝子的食物作供品。这样解释于义无差,但还未得“孝享”的确解。孔颖达《正义》说:“享,献也。聚道既全,可以至于 有庙,设祭祀而致孝享也。”指出“享”是“献”,“孝享”是“祭祀”,比王弼多走了一步,但尚未落实“孝”的本义。近时出版的《周易译注》、《周易 评注》等书,也把“孝”当成后世意义上的“孝道”(或孝心)来讲,或认为“致孝享”是“送去表达孝心的祭品”;或认为“致孝享”是“虔心表答对祖 考的孝、享之诚”。都是将“孝”当成普通的孝来讲了。
《周易》是成书较早的文献,它的许多用语还保留古语面貌,有的与两周金文相同,结合金文铭刻来考察《周易》语辞,可使我们更容易掌握其中许多特定用语的准确含义。这里即欲通过钟鼎彝器铭文的“孝享”用例,对《周易》“孝享”一词作一考察。
历考已发现的殷、周金文,商器尚无“孝”字,周器自恭王以后则累见。我 们共发现约30余器使用“孝”字(或借“考”字、“丂”为之),其中“享”“孝”连词的10余器。或作“享孝”,或作“用孝用享”、“用孝以享”,或作“ 追孝”,或单作“孝”、“享”,都作祭祀讲。下面试观其例。
西周中期器《井南白簋》铭:
井南白(伯)乍(作)䣚季
好尊簋,其迈(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用享考(孝)。
(马承源主编《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三·253。下引此书称“选”)
“考”即“孝”的假借字,“享考”即“享孝”。井通邢,国名,在今河北 邢台。䣚,西周国族名,据《说文》其地在“南阳穰乡”,即今河南邓县。器铭载邢伯作䣚季
“好尊彝”,希望“万年子子孙孙永宝,日用享孝”。䣚季
当然不能活万年,子子孙孙“日用享孝”的对象,当然不会是活着的季
,只能是对她的神灵致以祭祀了。相同用法的器铭还有同期《
弔簋》:
弔(叔)乍(作)丰姞
旅簋。丰姞用宿夜享考(孝)于
公,于
弔(叔)朋友,兹簋厌
,亦寿人,子子孙孙永宝用。(《选》三·259)
,马承源以为是“室字的繁体,楚王后鼎铭‘六室’别作‘六
’”。并说“当读为‘厔’”,《汉书·地理志》之县,或即古国所在地。厔叔娶姞姓丰国女子,为之作簋,用来“享孝”于
公和叔的“朋友”。下面 又说“兹簋厌
,亦寿人,子子孙孙永宝用”。马承源谓:“厌
,即《说文》所记民祭祝辞之厌
,义为饱足。”说明该器也是用来祭神以祈福的,其“享考(孝)”对象也是对神而言。
此外,《梁其簋》铭:“善(膳)夫梁其乍(作)朕皇考惠中(仲)、皇母惠㚤尊簋,用追享孝,用匄眉寿。”(《选》三·274)《此鼎》铭:“此敢对扬天子显休令,用乍(作)朕皇考癸公尊鼎,用享孝于文申(神),用匄眉寿。”(《选》三·292)以上二器皆厉王时器,所作皆逝去的“皇考”之器。《尔雅》 曰:“父死曰考。”“皇”也是对已故尊长的称呼。“文申(神)”即有文德之神祖。可见,享孝的对象是死者。铭文明明说“享孝”的目的是“用匄眉寿”,其用于祀神不言自明。西周晚期的《鲁邍钟》、晋国的《郘钟》诸铭也有同样的用法。《鲁邍钟》:“鲁邍乍(作)钟,用享考(孝)。”(《选》三·333) 《郘钟》(第九):“隹王正月初吉丁亥,郘
曰:余(翼)公之孙,郘白(伯)之子,……乍(作)为余钟……我以享孝,乐我先且(祖),以蕲(祈)眉寿。”
不仅华夏诸侯有此礼仪,少数民族政权也有 这一习俗。春秋时期的鄀国器铭即有“享孝”之词。《此鄀敄人簋盖》:
隹正二月乙丑,上公敄人乍(作)尊簋,用享孝于氒皇且(祖)于(与)皇丂(考),用匄眉寿,迈(万)年无疆!(《选》四·418)
又《蠚公
鼎》铭 作“享丂”,《说文》认为“丂”是“考”的声符,其实也是“考”的初文,形声字多半先借声为之,后乃字乳为形声字,都经历了先假借后形声的过程。丂通孝:“下鄀雍
公乍(作)尊鼎,用追享丂(考,通孝)于皇且(祖)、考。”(《选》四·420)
鄀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杜预《春秋释例》:“鄀,允姓之国。”当即 《左传》所谓“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祖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昭公九年)的允姓之戎,后来东迁居于伊、洛之间者(僖公二十二年)。鄀累迁,下鄀在今陕 西商县境;上鄀在今湖北宜城附近。其铭文称“鄀正二月”,见人用自己的正朔,不奉周历,对华夏文化并未完全认同。他们的 器铭也用“享孝”一词,说明祀祖祭先乃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传统。
由于“孝享”是向祖先谨致敬礼,并献供物,故恭王时仲枬二器又作“飨孝”。《仲枬父 簋》:“隹六月初吉,师汤父有司中枬父乍(作)宝簋,用敢卿(飨)孝于皇且(祖)丂(考,即孝),用蕲眉寿。”《仲枬父鬲》铭同(《选》三·148)。
“孝享”在金文中又作“用享用孝”或“用享以孝”,添一字以足成音节。西周中期器《芮叔父簋》铭:
内(芮)弔(叔)乍(作)宝簋,用享用考(孝),用易(赐)眉寿。(《选》三·249)
春秋时吴王阖闾器铭也如是说。《吴王光鉴》:“吴王光择其吉金,玄銧白 銧,台(以)乍(作)弔(叔)姬寺吁宗荐鉴,用享用孝,眉寿无疆。”(《选》四·365)春秋晚期许国器《乔君钲》:“乔君淲虘与朕以嬴乍(作)无 (鄦,即许)者俞宝
,其万年用享用考(孝),用旂眉寿。”(《选》四·408)《番君召簋》:“番君召乍(作)
(簠),用享用孝,用祈眉寿。 ”(《选》四·411)齐昭公时器《
鎛》:“
保其身,用享用孝于皇祖圣叔、皇(妣)圣姜,于(与)皇祖又成惠叔、皇(妣),又成惠姜、皇丂 (考)。”(《选》四·533)楚共王或康王时器《王子午鼎》作“用享以孝于我皇且(祖)文考,以蕲眉寿”,等等,并其明证。
金文中除了用“孝享”表示祭祀外,在其他“用孝”、“用享”、“用追孝 ”的事例中,也都是用于祭祀。西周恭王或懿王时器《师簋盖》铭:“用享于宗室。”(《选》三·166)春秋时黄国器《黄君簋盖》:“用易(赐)眉寿黄 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享。”(《选》四·413)《尔雅·释诂》:“享,献也。”享即献神以礼品,“用享”即祭献供物。这与《周易·损卦》:“二簋可用 享。”《益卦》六二:“王用享于帝。”《升》“享”又作“亨”,六四曰:“王用亨于岐山。”用亨即“用享”也,与金文都是同一意义。此类金文中甚多,兹不 备举。
作“用追孝”者,有恭王时器《师
父鼎》:
用追考(孝)于剌仲,用乍(作)尊鼎,用匄眉寿黄吉康。(《选》三·134)
宣王时器《颂鼎》:
用乍朕皇考龚弔(叔)皇母始(姒)尊鼎,用追孝,蕲匄康虔、屯右(纯祐)、通禄永令。(《选》三·302)
孝王时器《几父壶》:
乍(作)朕剌(烈)皇考尊壶,几父用追孝,其万年子子孙孙永宝用。(《选》三·200)
上举三器铭皆“用追孝”三字连用,也有只作“追孝”者。
懿王或孝王时器《
钟》:
。夙夕圣
(爽),追孝于高且(祖)辛公、文且(祖)乙公、皇考丁公龢林钟。(《选》三·192)
“追孝”与“用追孝”同义,皆谓向已故祖先追祭以献其供物。金文中此类 用法特多,此外还有《颂壶》(《选》三·304)、《颂簋》(《选》三·303)、《曾仲大父
簋》(《选》三·331)、《虢姜簋》(《选》 三·355)、徐国器《
儿钟》(《选》四·384)、《鄀公平侯鼎》(《选》四·420)、《鄀公蠚簠》(《选》四·420)、《邿遣簋》(《选》 四·532)等器铭。《尚书》、《诗经》也有“追孝”之词,前人不知,都讲错了。如《尚书·文侯之命》:“追孝于前文人。”旧注以为“追孝”乃“善继先 祖之志”,实不通古礼之谈。《诗 经·大雅·文王有声》:“匪棘其欲,遹追来孝。”郑《笺》释“遹追来孝”曰:“述追王季勤孝之行进其业也。”历观金文,没有一处可作“善继先祖之志”讲的。那么何以称“追孝”呢?这实与周人的时祭制度有关。《礼记·祭义》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盖古之祭祀,讲究适时,大型祭祀活动都在春、秋两季举行,是为正祭。故《诗经·鲁颂· 閟宫》曰:“春秋匪懈,享祀不忒。”《孝经》说:“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中庸》也说:“春秋修其祖庙。”《周礼·地官·族师》也说:“春秋祭脯。”都 说明春秋两季是正祭。过此时者,谓之追祭,即“追孝”是也。我们历考金文中使用“追孝”一词时,多非春、秋两季的祭祀。如上引《师父鼎》在“隹六月既生霸庚寅”,《颂鼎》在“隹三年五月既死霸甲戌”,《颂簋》、《颂壶》同《鼎》铭,《几父壶》在“隹五月初吉庚午”,《
钟》无日月。《
儿钟》在“隹正九月初吉丁亥”,《曾仲大父
簋》在“隹五月既生霸庚申”,《蠚公
鼎》在“隹十又四月既死霸壬午”,《蠚公
簠》无日月,当与《鼎》铭同时。《邿遣簋》无日月。可见,“追孝”诸器,所祭或在五月,或在六月,或在九月,或在十四月(闰月), 都不是春秋两季的正祭。于礼实为补祭,故称“追孝”。清儒陈奂《诗毛氏传疏》解“遹追来孝”说:“遹追来孝,犹言‘追孝于前〔文〕人’也。遹,发声;来, 语助。”只有“追孝”二字才是实词,与金文同。最近中华书局新版程俊英等《诗经注析》亦谓“遹、来,语助词”,“追孝”为“追思孝顺已死的祖先,即继承祖 先美德的意思。”也犯了前人望文生训同样的错误。苏轼《东坡书传》已经隐约意识到“善继先祖之志”释“追孝”的不妥,改释说:“使得追孝于前文人,奉祭祀 也。”以“奉祭祀”说“追孝”,甚合情理,也符合金文的意思,但还不知“追孝”即是“追祭”。
与《周易》一样成书较早的《诗经》,也用“孝”字表祭祀,甚至也有“孝享”的相同用法。全部《诗经》305篇,“孝”字见于《小雅》、《大雅》、《周 颂》、《鲁颂》之诗。《雅》、《颂》之诗,本是在各种庆典和祭祀活动中所奏,“孝”字频繁出现在《雅》、《颂》而不见于《国风》之中,这本身就说明了“孝 ”的祭祀性质。
《诗经》“孝”字用例,也与金文十分吻合。有“孝享”连言者,有“以孝以享”连用者,也有“追孝”连用者,还有独用“孝”或独用“享”者。
《诗经·天保》有“吉蠲为,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的诗句。《诗》所谓“孝享”,也用于“禴祠烝尝,于公先王”之时,明显是一种祭祀活动。《载见》: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䩦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
这里记载的是一次仪式盛大的祭祀场面,在“以介眉寿”为目的的活动中, 仿佛见到了他们逝去的英明的祖考(“昭考”)。这里“以孝以享”的用法与金文“用享用孝”一致,“以”、“用”都有补足音节的作用;“以介眉寿”,也与金 文“用旂眉寿”、“用匄眉寿,迈(万)年无疆”相同。郑玄不知,却将“孝享”讲成二义,说:“ 以致孝子之事,以献祭祀之礼。”马瑞辰《通释》纠之,曰:“孝与享同义,故‘享祀’亦曰‘孝祀’。”“此诗‘以孝以享’,犹《潜》诗‘以享以祀’,皆二字 同义。合言之则曰‘孝享’,《天保》诗‘是用孝享’,犹《閟宫》诗‘享祀不忒’也。《笺》分孝享为二义,失之。”今人程俊英等《诗经注析》已从马说以驳 郑,洵有见地。
在此意义上,《诗经》或径称为“孝祀”,《小雅·楚茨》之诗记烝享之礼,其四章曰:
我孔戁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几如式。既介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
据诗人所述,祭神完全是一种功利行为,“神嗜饮食”,故要用馨香的供品去“孝祀”于他,然后才能求得“ 百福”和“万亿”之年。这个“孝祀”与《閟宫》的“春秋匪懈,享祀不忒”之“享祀”、《楚茨》“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之“以享以祀 ”、《周易·困卦》九二的“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之“享祀”,用语都是一样的。
《鲁颂·閟宫》曰:“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靡有不孝,即没有时至而不祭者,那样才能获得福祜。因此,是否适时祭祀祖先就成了衡量一个人是不是一个孝子的标准了。所谓 “五刑之属三千,不孝为大”,不能按时祭祖是最大的恶行,故武王伐纣作《牧誓》,历数商纣罪状时,即以“昏弃厥肆礼弗答”为首罪。《礼记·王制》:“(诸 侯)山川神祇,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诸侯之所以要重视祭祀,缘在乎周天子以此为黜陟之大法。 《左传》文公二年说:“凡君即位,好舅甥,修昏(婚)姻,娶元妃以奉粢盛,孝也。孝者,礼之始也。”定公四年,郧公辛曰:“灭宗废 祀,非孝也。”能娶妻生子以奉祭礼,这就是孝;不能生子有后,使宗庙无血食,缺祭祀,就是不孝。其中用意,亦可见矣。这正是“孝”为祭祀这一“先王”遗制 的准确表述。后世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三不孝,当是生不能事,死不能葬,又不能祭。以无后为大,也是因为无后人奉祭祀的缘故。
由上所考可知,金文、《诗经》中的“孝”都是祭祀,“孝”与“享”单用时可互通,连用时则指祭神的礼拜和供品的献物。“追孝”即追祭,“用孝用享”、“以孝以享”即“孝享”的繁化,都是祭祀的活动。我们认为《周易·萃卦》的“孝享”也应作如 是观,《彖传》说“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孝享”活动在庙中举行,其非祭祀而何?来知德《周易集注》说:“尽志以致其孝,尽物以致其享。”认为毕恭毕敬 (“尽志”)地行礼就是“孝”,尽其所有奉献供品(“尽物”)就是“享”,实得“孝享”本义。“孝享”一词,浑言之都是祭祀;析言之,则“孝”乃向神行礼,“享”乃向神献物,这才是它们的正解。
本文原载于《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感谢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