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会学子

三个小例子说明认识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同学们:

今天,为什么要以这两本书来跟你们作交流呢?一个就是希望你们通过阅读书中所描写的艺术家们诸多典型的事迹,比如他们为了攀登艺术的高峰,往往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努力与进取,他们那种敬业乐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去大力宣传的,更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所以,希望同学们看了有所启发、触动。另外就是因为现在的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当地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可以说是对自身的人文历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缺乏真正的了解认识,如果自己都不了解自己,文化的自信又从何谈起?

下面,我就举三个小例子来说明对提高本土文化认识的重要性。

有一个外地的学者说,以前听过“天上雷公,地下海陆丰”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说海陆丰的民风比较彪悍,或野蛮的意思吧。可是,他说看了我写的《海陆画丰》和《海陆戏魂》两本样书里面一共近80位书画、戏曲艺术家的事迹之后,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感觉海陆丰地方的文化底蕴是很丰厚的,堪称文化艺术的沃土,被誉为国家级的“民间艺术之乡”确实名符其实。

你们看,这两本书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看法,消除了他对我们海陆丰的偏见。

所以说,我们要多了解、挖掘自身的文化历史,认清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我们对自身的过去、来历都不甚了解,又从何树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呢?!

第二就是长期以来缺乏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宣传和总结,再加上近十几年来负面新闻多,给外面的人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搞到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还有什么自信可言?

以前,包括自己对本土文化的认识都有偏差。例如,以前一听到白字戏或西秦、正字戏,感觉很难听,听了都起鸡皮。可是后来从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这些传统的戏曲,特别是采访了多位老艺术家之后,再来听这些古老的戏曲,那种婉转高吭的腔调、起落低回的唱白、飞扬粗犷的旋律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唱法,却感觉特别的好听!

第三还是自己的偏见。以前,一听到有人说汕尾当年曾被誉为“小香港”,心里就偷笑,因为按我们对自己这个地方当前的所见所闻,哪一点像小香港的模样?真是开玩笑!(看看这些认识的不足与偏见既蒙敝了外人,连自己也被自己蒙了)。

可是,因几年前需要采写汕尾二马路、三马路过去的历史,在深入调查之后,不禁为自己对家乡历史的无知深感惭愧!真是感慨良多,因为当年汕尾港的繁荣果真就如“小香港”,完全是名符其实。

据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修整汕尾关帝庙前街碑记”记载:“汕尾一镇,舟楫云屯,商旅雨集,亦海邑一大区会也……”这个碑记真实地见证了当年汕尾港的繁荣。

再说二马路三马路这两条修建于民国初期的街道,更使汕尾港如虎添翼,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汕尾港也一跃成为广东对外贸易的繁忙港口之一,不断地吸引了潮汕、广府和客籍商人的纷纷前来做生意,正是万商云集,商号密布,商声鼎沸,万头攒动,街市上百货山积,呈现了极为昌盛的商业景象。据资料显示,解放初,仅经汕尾海关统计的年出口贸易额,就高达四百余万美元。

想想看,在那种很混乱的年代里,汕尾每年的出口贸易额却高达四百余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而市场之繁荣、商品之丰富,堪称“小香港”。就说其中的盐业吧,过去汕尾港是盐商、盐运云聚之处。有名的盐商名号就多达30多家,盐船50多家。汕尾盐场于民国时期的盐产量高居广东省17个盐场之首,行销国内外。而汕尾港被香港盐商比喻为“第二仓库”。“汕尾盐”建国后还被国家收藏入中国历史博物馆。

经过几天马不停蹄的采访,对汕尾发达的商贸历史有了多方面和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深为她曾经辉煌的过去所震撼!并对自己作为一个汕尾人却对这段历史仅有皮毛的认识而深感歉意!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太无知了。

所以,同学们,作为年轻的学子更要多了解本土的文化历史,感受一方人文底蕴的丰厚不是靠吹的,而是经历了一代代人的积累沉淀、努力传承,汇聚而成的,从而激发我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只有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相关链接:

作者出版的两本书分别为《海陆画丰》《海陆戏魂》,“画丰”里面采写了汕尾籍的书画家50多位,“戏魂”包括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三个稀有剧种的30多位戏曲演员的艺术人生。

这两本书采写了我市书画、戏曲界众多艺术家的个人成就和艺术风采之集成。是作者对地灵人杰的海陆丰这么多具有个性、典型性,以及各有较高艺术成就的拨尖人才进行不同角度、内容、层次、经历、贡献等多方位、多形式的人物专访。

历史是人创造的,写人就等于写历史,这两本书见证了我市文化艺术界的人才辈出与传承发展的历程。

在深入采访过程中,作者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感觉我们海陆丰人很了不起,真的是人才、高手在民间。在这一方文化底蕴丰厚的沃土上,作为一名记录者是很幸运的,因为在采访过程中,作者常常被这些艺术家们敬业乐业、执着追求的精神,以及为了梦想的实现,他们具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勇气、毅力和拼博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从而促使作者积极去挖掘、去不遗余力地采写,希望通过文字能够真实地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艺术人生,尽力让大家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和层次去了解我们海陆丰人的聪明才智,以其卓越的艺术风貌和成果。

附:

新时代家乡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

陈治赠   2020年7月11日

7月10日上午,共青团海丰县仁荣中学委员会,举办“以书会学子”活动,向学生推介海陆丰部份书画、三大传统剧种名家,弘扬地方文化的专题讲座。

汕尾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林木群,广东省提琴学会理事、马思聪小提琴基地艺术总监、汕尾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会长林立键,汕尾市红色协会研究员、海丰红宫红场资深讲解员罗晓梅,仁荣中学校长刘海燕,仁荣中学团委书记邱章森,仁荣中学团委委员、高一年级级长邱文标出席讲座。

汕尾市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郑冰利女士作专题主讲。畅谈她采访海陆丰50多位的书画家,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三个稀有剧种的30多位艺术家的深刻感受。並向该校赠送其刚出版的《海陆画丰》、《海陆戏魂》两本文集共400余册。

刘海燕、罗晓梅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仁荣中学团委举办推介地方书画、艺术名家及其成就的专题讲座,让学生接触和感受多姿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吸纳新鲜空气,拓宽求知视野,丰富多种知识,健全素质修养。了解和学习书画、艺术名家们勤学苦练,弘扬光大地方文化的奋斗精神,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自強不息理念,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这是新时代地方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