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学】杜志祥:【苦乐 童 年】(散文)

苦乐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恰逢困难时期,确实苦不堪言。听说文革初期,有个学校请老贫农忆旧社会的苦,这位老贫农一开口便说,三年自然灾害把人饿“扎”了。

饥饿的严重程度,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听说当时临村还真有饿死人的。那时还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吃的是生产队大食堂,整天糠团野菜都吃不上,偶尔能吃上馒头就象过年了。那阵儿,最肥的差事可能就是生产队饲养员了,因为据说可以偷吃牲口饲料。社员们普遍认为,要能吃上麸子那就太幸福了。有一天饿得实在不行,妈妈就带我走了五、六里路,到火车站广场买糊辣汤喝。妈妈手心里紧紧攥着一毛钱,因为这仅有的一毛钱,可以买两碗糊辣汤。可我们排了近一个小时队,眼看再有二、三个人就到了,糊辣汤却卖完了。买其它东西吧,也没有卖的,而且一毛钱也买不了啥。我们只好又往回走。走到村前的坡下,我实在走不动了,妈妈就把我背上坡,而她也饿得撑不住呀!还有一次,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我,放学路上捡到一个“鸡蛋”,回家高兴地交给妈妈。妈妈喜出望外地接过来一看,又放在手上掂了掂,最后认定是一块饿卵石。妈妈苦笑了一下,把我紧紧抱在怀里,而我却呜呜地哭了。一天晚上,我到大食堂去打开水,由于房顶天窗的映照,满满一大锅开水,误以为开水不多,就把拿勺的手伸进了开水锅。“哎哟”一声,手和手腕都汤出了血泡,过了一个多月才好。

童年是苦难的。但苦难的童年,也充满了属于那个时代的欢乐。而且我敢断定,那时的我,不一定比现在的孩子欢乐少。滚铁环是最早玩的项目。一根粗铁棍,前边带个弯钩,推着一个铁圈往前走,基本可以一直不倒。当几个孩子一块滚铁环时,我们感到很欢乐,很惬意,开心的不得了。

再就是打“猴”,一个圆堆体的小木疙瘩,最下边的尖端处装一个架子车用的珠子,用鞭子抽打着转。当“猴”快速转动的时候,我们高兴极了,有时甚至你抽几下,我抽几下,周围的小伙伴一起拍手叫好。再就是打弹子,地上掏一个小小的洞,远处画一条线,看谁能把别人的弹子打远,自己的弹子先进到洞里。小小的弹子,玩法可多了,各种玩法有各自的乐趣。那时,我们有看不完的小人书,跳不完的橡皮筋,拍不完的洋片,打不完的弹弓。春天,养蚕、养鸽子;夏天,打知了、下涝池;秋天,摘苹果、滚西瓜;冬天,堆雪人,讲童话。

那时候没有电子游戏,没有网吧,没有大型游乐设施,甚至缺吃少穿,但我们却感到非常快乐。稍大一点,我喜欢上了下象棋,买不起象棋,就用泥捏了棋子,在每个上面贴一片纸,用两种颜色水彩笔写上“车、马、炮”,就厮杀开了。再后来,学起了吹笛子。慢慢地,也就吹着笛子,告别了苦乐童年。

作者简介

杜志祥,曾用名杜江、杜撰,系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农历1952年5月16日出生,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渭阳镇塔尔坡村人。1965年7月毕业于咸阳市塔尔坡小学,1966年7月,因“文革”作为咸阳二中初68级学生返乡务农。1970年5月招工进陕棉八厂,历任保卫科消防队员、准备车间保全工、子校教师、房管科科员、厂办秘书、厂办主任、企管办主任、行政机关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八方公司董事、高级政工师等职,曾被评为陕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先进个人。曾在中央及省、市报刊发表作品300余篇,在香港发表报告文学,著有个人诗文集《玉树临风》、《圈子》、《感动》;正式出版散文集《照相》。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多投有风险,投前需谨慎

坚决支持原创,打击一稿多投

其他公众号转载,需本公众号授权

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

                   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总顾问:边士刚

顾   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李爱霞   胡遵远

顾盛杉

策   划:任武德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徐萱波   杨洪民

编   委:守   望    吴亚妮     崔启昌

李华磊    王发茂    谷   雷

余   晨     米兰花    毕廷娟

梦锁清秋  姜建洲

本期编辑:米兰花

请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