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2大乐诗解1至乐真情气和心平

《吕氏春秋》卷5仲夏纪2大乐诗解1至乐真情气和心平

题文诗:
情生万物,万物有情,因情生声,比声为音,

比音成乐,至乐至情,至情至一,情通万物,

一情所通,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至道,

出两仪,两仪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

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

道有,至常至情,天地车轮,终则复始,

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

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

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一情,

化于阴阳.萌芽始震,体.形体有处,

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至适至情,

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

成乐有具,必节嗜欲,嗜欲有度,乐乃可务.

务乐有术,气和心平,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真情之人,可与言乐,亡国戮民,其乐不乐.

溺者,罪人,狂者,乱世之乐,

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呻吟.

【大樂原文繁体

  二曰:音樂之所由來者遠矣。生於度量,本於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複合,合則複離,是謂天常。天地車輪,終則複始,極則複反,莫不鹹當。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盡其行。四時代興,或暑或寒,或短或長,或柔或剛。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陽。萌芽始震,凝氵寒以形。形體有處,莫不有聲。聲出於和,和出於适。和适先王定樂,由此而生。天下太平,萬物安甯。皆化其上,樂乃可成。成樂有具,必節嗜欲。嗜欲不辟,樂乃可務。務樂有術,必由平出。平出於公,公出於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與言樂乎!亡國戮民,非無樂也,其樂不樂。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亂世之樂有似於此。君臣失位,父子失處,夫婦失宜,民人呻吟,其以爲樂也,若之何哉?

【原文】简体
    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②。太一出两仪③,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④。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日月不同,以尽其行。四时代兴,或暑或寒,或短或长,或柔或刚。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萌芽始震,凝以形。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和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成乐有具⑤,必节嗜欲。嗜欲不辞,乐乃可务⑥。务乐有术,必由平出。平出于公,公出于道。故惟得道之人,其可与言乐乎!亡国戮民,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⑦也,乱世之乐,有似于此。君臣失位,父子失处,夫妇失宜,民人呻吟,其以为乐也,若之何哉?

【注释】
①大乐:合于道的音乐。这是阴阳家的乐论。②度量:古代把音律分成三等分,增或减一分,便产生新的旋律。度量:指音律度数的增减。太一:指道。③两仪:天地。④天常:自然的永恒规律。⑤具:具备,这里指条件。⑥务:从事。⑦武:通“舞”。

【译文】
音乐的由来是相当久远的。它产生于音律度数的增减,以自然之道为本源。道产生天地,天地产生阴阳二气。阴阳的变化,一上一下,会合而构成文采。天地最初形成时是浑浑沌沌的,它们分离了又会合,会合了又分离,这就叫做自然的永恒规律。天地就像转动的车轮一样,转完了一周又重复开始,到了一定的限度又返回,无不处处正常。日、月、星、辰的运动,有快有慢,太阳与月亮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尽力运动。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运动,寒来暑往,有短有长,有的季节阴柔,有的季节阳刚。万物的产生,是作为自然之道的“太一”所创造的,是阴阳二气所化育的。阳气变化则萌芽发动,阴气变化则凝冻成形。凡有形体的地方,莫不有声音产生。声音产生于和谐,和谐来源于合度。先王制定音乐,是从和谐和合度的原则出发的。天下平安无事,万物安谧宁静,人民都归顺君王,上下相和音乐就制成了。音乐的制成是有条件的,必须节制嗜欲。只有嗜欲不入邪僻,才可专门从事音乐。从事音乐要有方法,必须从平和出发。平和出自公正,公正产生于自然之道。所以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和他们谈论音乐啊!被灭亡的国家和被屠杀的人民,不是没有音乐,但他们的音乐不使人欢乐。快要被淹死的人因为受到刺激,有时反而笑起来,即将判罪的人有时也唱歌,精神错乱的人有时也手舞足蹈,乱世的音乐就像这种情况。君臣失去正常的位序,父子关系不正常,夫妻关系失调,人民痛苦地呻吟,以此制定音乐,该会怎样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