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乡村记忆:1981年,我从烟台搬了一台彩电回栖霞 2024-06-15 20:40:50 1971年,我在栖霞县一处乡镇联办中学任教,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写通讯报道,宣传身边的新人新事。那时候学校唯一的宣传工具是黑板报和铁桶子土广播,后来才有了收扩音机和广播喇叭。而电视机对于乡下的人们来说,还很遥远。当年山东电视台成立(编者注:根据山东省志记载,山东电视台始建于1960年代,不过1971年9月15日才定名为山东电视台,正式向全省播出)。这一喜讯我当即在驻村黑板报上用红粉笔向村民报喜。那时候村里大多户都上了有线广播,听新闻和欣赏戏曲是大家都喜欢的事儿。县里每天分早午晚三次五个小时(早午各一小时,晚6——9三个小时)广播。 广播只能听声音,电视毕竟是影像声音同步,大家对此很是期待。不过,刚开始也只是听说,至于电视啥样子?没有概念。后来在几次栖霞县城参加通讯报道会议,我有幸在当时的栖霞县广播站(电视台的前身)第一次见到电视机。那是一台8英寸黑白机器,接收的是昆嵛山电视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唯一的一套节目。 从此我对电视开始有了认识,心里也开始期盼:何时自己也能有一台电视机。起初听说还有彩色电视机时,我还不信,认为能有一台黑白的就够幸运了。1981年4月,我在当时的公社教育组任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公社在烟台地区教学仪器站订购了3300元一台日立牌20英寸彩电和400元录音机一台,用于教师放录像培训。我听说能近距离接触电视机,那叫一个兴奋。记得那年我和另一位老师乘车去烟台搬电视。当时,烟台地区教育局刚从地委搬出来,临时在毓璜顶那边烟台二中办公。那天心情特爽快,因为我们即将拥有电视了,这在农村可真是一件大喜事。由于取货心切,我们从长途汽车总站一下车,就乘上开往仪器站的环形公交车。那时候烟台市区面积并不大,以前我多次去济南,也多次乘车,每次都需要好长时间。这次上车也认为也挺远。那天如今已经记不清楚,大概是从车站西边上车,结果过了几个站,觉得应该到了,可一看急坏了,开始已经路过西南河消防队,怎么又转回来了,这城也真的不大啊。真是“越渴越给盐吃”,无奈继续吧,那时候心里急不可待地能早一时把电视拿到手。取回了电视在返回车站的路上,一位烟台小伙见到我们拿着收录机,很羡慕,大概他是爱好者,在大街上认真教我如何使用,要不我还不会用呢。这是新鲜玩意,那天当回放第一次听到了自己的说话录音声音真有点美美的滋味。 有了电视,我们就自己动手用电源裸铝丝线做成一副三角形的天线,架起了18米高的铁杆,接收来之平度大泽山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节目信号。后来我们又用4000元购买的了一台日本东芝录像机,白天用于教师播放录像业务培训,晚上为村民放电视。那时候,我们这个三万二千人口的公社,除了公社机关和县属红旗牧场有两台大彩电外,学校这边就是仅有的第三台。为了方便播放,我把办公室前窗改造成活动的,到时候拉开放电视,观众在室外观看。每晚周围三里五村的人聚集在校园操场,到场晚的人要踏上高凳子才能看到。一次中央电视台首次预告播放新拍神话故事片《西游记》中的《除妖乌鸡国》,电视刚刚拍摄结束,片头等还没有完成制作就试播。这天人特多,门庭若市,甚至超过了以往露天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只好提前把电视搬到了广场上,并且将电视桌子加高再加高。人们如愿了,电视播放结束了,在场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赞扬议论电视是个好东西,个个心里盼望有一天家里也能有一台电视机。 节假日的时候,电视机可以搬回村里。当时供电不足,村里就用柴油机发电来观看,这样一直持续好几年。至于家庭里的电视,起初,条件好的村子用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购买黑白电视。我们家就先购买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到了1984年3月,条件逐渐改善,我家也陆续购买了北京牡丹牌14英寸(1030元)(后转让他人)和福建福日立14英寸(1003元)彩电。随着生活的提高,1986年1月又更换成了价值1650元的荷兰飞利浦20英寸彩电。那个年代彩电很紧俏,买的时候也要经过很多道手续和周折才行。我喜欢广播电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一直坚持为广播电视提供新闻线索和提供民风习俗拍摄现场。借助地处多个市县交界处的优势,我们基本能收看到周边所有市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偶尔还能收看到大连、潍坊等远距离的电视台的节目。不同电视台的节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至今喜欢探讨电视的根由。电视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也可以借助于电视平台展示自我。我曾是栖霞台的优秀通讯员,是青岛台热心观众和十佳栏目改革作者之一,并应邀参加了青岛台建台30周年台庆和首届观众日直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家的电视,从黑白模拟电视卫星电视到智能电视液晶电视网络电视,从黑白到彩电,从14英寸到17、20、29、32、47、65英寸,如今使用的是65英寸风行互联网电视。“同学们,你们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未来的乡村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那时候,饭后吃一个苹果清清口。”这是1958年我在小学参加岗山植树造林时一位老师的讲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当时还不敢相信,现在不仅实现了预言,而且还超过了。(本文作者隋建国。隋建国,1946年生人,籍贯栖霞大花园村,从教数十年,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颇多。) 赞 (0) 相关推荐 山东烟台栖霞牟氏庄园 2011年10月3日上午栖霞牟氏庄园. 【烟台】栖霞牟氏庄园 【烟台】栖霞牟氏庄园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电视剧 前段时间有个小朋友住在我家,每天接近零点的时候,她就嚷嚷着说,她的"追剧"时间开始了.让我不要打搅,废寝忘食一定要当天晚上看完,才能满意地安心睡觉. 她所追的连续剧应该是跟电视台同 ... 电视看不了电视台的节目 换新电视了,还没有使唤熟练,那个HDP 直播就不能用了.中央台的节目不能看,地方台的节目更不用说了:有一个芒果 TV 倒是能看,就是不能任意搜索电视台上的节目.看芒果 TV,有点类似电脑,可是没有电 ... 胶东乡村记忆:儿时有种快乐,叫做“走五子” 前段时间,笔者来到烟台一处乡村,准备参观当地的老房子. 在街巷里转了一圈儿之后,一条石块斑驳的胡同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条胡同两侧的房子不仅"老",而且"空".路 ... 胶东乡村影像:卧龙堡,烟台威海交界线上的小山村 开春宜踏青,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就是一处热门的踏青目的地. 去过昆嵛山无染寺景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走大路从烟台市区到无染寺,中间需要经过威海市的地界.而常走这条路的话,对于"卧龙堡" ... 胶东乡村记忆:生产队时期用镰刀割麦子的一段往事 民谚曰:"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忙不及麦上场."麦收,是北方农事的重头戏.而如今,随着端午节的到来,胶东半岛的麦收又要陆续开始了. (端午之前,莱阳莱西交界处已可见到收麦子的场景) 现 ... 胶东乡村记忆:往年农家用织布机织土布的点滴往事 我的童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织布机旁度过的.那时,母亲经常给我做"椤梭袄"和"椤梭裤子"穿. 所谓"椤梭",就是把织好的布匹头剪下来( ... 胶东乡村记忆:元宵节之前,重温正月“出门”的点滴往事 今天已经是正月十三,距离元宵节只有两天的时间.按照民俗,过了正月十五,就算"出了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过年的气氛就会就此淡化,新一年的征程也将正式开启. 元宵节前后的气氛差别,在 ... 胶东乡村记忆:正月初二思祖父 今天是正月初二,按照胶东民俗,是拜姑姑或者拜舅舅的日子.我的父辈,就是姑家表弟的舅舅.表弟今日登门,我作为表哥,自然也要陪着张罗一番. 觥筹交错之间,不知不觉已有醉意.待到清醒之际,已是夜半时分.此时 ... 胶东乡村记忆:栖霞招远莱阳莱西交界地带的过年讲究 "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这是多年前流行的一句话. 旧时候的年关,对贫穷人家和年老者来说比较"难过",因为过年不仅需要花钱,也意味着又老了一岁,总有一种五味杂 ... 胶东乡村记忆:当年蒸饽饽时剩下的枣核,吃起来也很甜 此前发过一篇介绍胶东大枣饽饽"枣眼"数量差异的图文,吸引了不少朋友讨论.在留言当中,多数朋友都在讲述自己家乡的枣饽饽做法,不过也有朋友把重点放到了"童年糗事"上 ... 胶东乡村记忆:过年之前,那些埋在雪堆里的肉和鱼 年关将近,很多人家的年货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在胶东地区,常见的年货就是大鱼大肉.各种海鲜产品以及大枣饽饽等. 年货的数量,需要根据家里的人口以及可预见的来客数量进行准备.今年为了配合防疫,正月走亲戚 ...
1971年,我在栖霞县一处乡镇联办中学任教,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写通讯报道,宣传身边的新人新事。那时候学校唯一的宣传工具是黑板报和铁桶子土广播,后来才有了收扩音机和广播喇叭。而电视机对于乡下的人们来说,还很遥远。当年山东电视台成立(编者注:根据山东省志记载,山东电视台始建于1960年代,不过1971年9月15日才定名为山东电视台,正式向全省播出)。这一喜讯我当即在驻村黑板报上用红粉笔向村民报喜。那时候村里大多户都上了有线广播,听新闻和欣赏戏曲是大家都喜欢的事儿。县里每天分早午晚三次五个小时(早午各一小时,晚6——9三个小时)广播。 广播只能听声音,电视毕竟是影像声音同步,大家对此很是期待。不过,刚开始也只是听说,至于电视啥样子?没有概念。后来在几次栖霞县城参加通讯报道会议,我有幸在当时的栖霞县广播站(电视台的前身)第一次见到电视机。那是一台8英寸黑白机器,接收的是昆嵛山电视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唯一的一套节目。 从此我对电视开始有了认识,心里也开始期盼:何时自己也能有一台电视机。起初听说还有彩色电视机时,我还不信,认为能有一台黑白的就够幸运了。1981年4月,我在当时的公社教育组任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公社在烟台地区教学仪器站订购了3300元一台日立牌20英寸彩电和400元录音机一台,用于教师放录像培训。我听说能近距离接触电视机,那叫一个兴奋。记得那年我和另一位老师乘车去烟台搬电视。当时,烟台地区教育局刚从地委搬出来,临时在毓璜顶那边烟台二中办公。那天心情特爽快,因为我们即将拥有电视了,这在农村可真是一件大喜事。由于取货心切,我们从长途汽车总站一下车,就乘上开往仪器站的环形公交车。那时候烟台市区面积并不大,以前我多次去济南,也多次乘车,每次都需要好长时间。这次上车也认为也挺远。那天如今已经记不清楚,大概是从车站西边上车,结果过了几个站,觉得应该到了,可一看急坏了,开始已经路过西南河消防队,怎么又转回来了,这城也真的不大啊。真是“越渴越给盐吃”,无奈继续吧,那时候心里急不可待地能早一时把电视拿到手。取回了电视在返回车站的路上,一位烟台小伙见到我们拿着收录机,很羡慕,大概他是爱好者,在大街上认真教我如何使用,要不我还不会用呢。这是新鲜玩意,那天当回放第一次听到了自己的说话录音声音真有点美美的滋味。 有了电视,我们就自己动手用电源裸铝丝线做成一副三角形的天线,架起了18米高的铁杆,接收来之平度大泽山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节目信号。后来我们又用4000元购买的了一台日本东芝录像机,白天用于教师播放录像业务培训,晚上为村民放电视。那时候,我们这个三万二千人口的公社,除了公社机关和县属红旗牧场有两台大彩电外,学校这边就是仅有的第三台。为了方便播放,我把办公室前窗改造成活动的,到时候拉开放电视,观众在室外观看。每晚周围三里五村的人聚集在校园操场,到场晚的人要踏上高凳子才能看到。一次中央电视台首次预告播放新拍神话故事片《西游记》中的《除妖乌鸡国》,电视刚刚拍摄结束,片头等还没有完成制作就试播。这天人特多,门庭若市,甚至超过了以往露天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只好提前把电视搬到了广场上,并且将电视桌子加高再加高。人们如愿了,电视播放结束了,在场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赞扬议论电视是个好东西,个个心里盼望有一天家里也能有一台电视机。 节假日的时候,电视机可以搬回村里。当时供电不足,村里就用柴油机发电来观看,这样一直持续好几年。至于家庭里的电视,起初,条件好的村子用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购买黑白电视。我们家就先购买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到了1984年3月,条件逐渐改善,我家也陆续购买了北京牡丹牌14英寸(1030元)(后转让他人)和福建福日立14英寸(1003元)彩电。随着生活的提高,1986年1月又更换成了价值1650元的荷兰飞利浦20英寸彩电。那个年代彩电很紧俏,买的时候也要经过很多道手续和周折才行。我喜欢广播电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一直坚持为广播电视提供新闻线索和提供民风习俗拍摄现场。借助地处多个市县交界处的优势,我们基本能收看到周边所有市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偶尔还能收看到大连、潍坊等远距离的电视台的节目。不同电视台的节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至今喜欢探讨电视的根由。电视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也可以借助于电视平台展示自我。我曾是栖霞台的优秀通讯员,是青岛台热心观众和十佳栏目改革作者之一,并应邀参加了青岛台建台30周年台庆和首届观众日直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家的电视,从黑白模拟电视卫星电视到智能电视液晶电视网络电视,从黑白到彩电,从14英寸到17、20、29、32、47、65英寸,如今使用的是65英寸风行互联网电视。“同学们,你们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未来的乡村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那时候,饭后吃一个苹果清清口。”这是1958年我在小学参加岗山植树造林时一位老师的讲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当时还不敢相信,现在不仅实现了预言,而且还超过了。(本文作者隋建国。隋建国,1946年生人,籍贯栖霞大花园村,从教数十年,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颇多。)
1971年,我在栖霞县一处乡镇联办中学任教,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写通讯报道,宣传身边的新人新事。那时候学校唯一的宣传工具是黑板报和铁桶子土广播,后来才有了收扩音机和广播喇叭。而电视机对于乡下的人们来说,还很遥远。当年山东电视台成立(编者注:根据山东省志记载,山东电视台始建于1960年代,不过1971年9月15日才定名为山东电视台,正式向全省播出)。这一喜讯我当即在驻村黑板报上用红粉笔向村民报喜。那时候村里大多户都上了有线广播,听新闻和欣赏戏曲是大家都喜欢的事儿。县里每天分早午晚三次五个小时(早午各一小时,晚6——9三个小时)广播。 广播只能听声音,电视毕竟是影像声音同步,大家对此很是期待。不过,刚开始也只是听说,至于电视啥样子?没有概念。后来在几次栖霞县城参加通讯报道会议,我有幸在当时的栖霞县广播站(电视台的前身)第一次见到电视机。那是一台8英寸黑白机器,接收的是昆嵛山电视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唯一的一套节目。 从此我对电视开始有了认识,心里也开始期盼:何时自己也能有一台电视机。起初听说还有彩色电视机时,我还不信,认为能有一台黑白的就够幸运了。1981年4月,我在当时的公社教育组任职。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素质,公社在烟台地区教学仪器站订购了3300元一台日立牌20英寸彩电和400元录音机一台,用于教师放录像培训。我听说能近距离接触电视机,那叫一个兴奋。记得那年我和另一位老师乘车去烟台搬电视。当时,烟台地区教育局刚从地委搬出来,临时在毓璜顶那边烟台二中办公。那天心情特爽快,因为我们即将拥有电视了,这在农村可真是一件大喜事。由于取货心切,我们从长途汽车总站一下车,就乘上开往仪器站的环形公交车。那时候烟台市区面积并不大,以前我多次去济南,也多次乘车,每次都需要好长时间。这次上车也认为也挺远。那天如今已经记不清楚,大概是从车站西边上车,结果过了几个站,觉得应该到了,可一看急坏了,开始已经路过西南河消防队,怎么又转回来了,这城也真的不大啊。真是“越渴越给盐吃”,无奈继续吧,那时候心里急不可待地能早一时把电视拿到手。取回了电视在返回车站的路上,一位烟台小伙见到我们拿着收录机,很羡慕,大概他是爱好者,在大街上认真教我如何使用,要不我还不会用呢。这是新鲜玩意,那天当回放第一次听到了自己的说话录音声音真有点美美的滋味。 有了电视,我们就自己动手用电源裸铝丝线做成一副三角形的天线,架起了18米高的铁杆,接收来之平度大泽山转播台转播的山东电视台的节目信号。后来我们又用4000元购买的了一台日本东芝录像机,白天用于教师播放录像业务培训,晚上为村民放电视。那时候,我们这个三万二千人口的公社,除了公社机关和县属红旗牧场有两台大彩电外,学校这边就是仅有的第三台。为了方便播放,我把办公室前窗改造成活动的,到时候拉开放电视,观众在室外观看。每晚周围三里五村的人聚集在校园操场,到场晚的人要踏上高凳子才能看到。一次中央电视台首次预告播放新拍神话故事片《西游记》中的《除妖乌鸡国》,电视刚刚拍摄结束,片头等还没有完成制作就试播。这天人特多,门庭若市,甚至超过了以往露天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只好提前把电视搬到了广场上,并且将电视桌子加高再加高。人们如愿了,电视播放结束了,在场的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赞扬议论电视是个好东西,个个心里盼望有一天家里也能有一台电视机。 节假日的时候,电视机可以搬回村里。当时供电不足,村里就用柴油机发电来观看,这样一直持续好几年。至于家庭里的电视,起初,条件好的村子用补贴的方式鼓励村民购买黑白电视。我们家就先购买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到了1984年3月,条件逐渐改善,我家也陆续购买了北京牡丹牌14英寸(1030元)(后转让他人)和福建福日立14英寸(1003元)彩电。随着生活的提高,1986年1月又更换成了价值1650元的荷兰飞利浦20英寸彩电。那个年代彩电很紧俏,买的时候也要经过很多道手续和周折才行。我喜欢广播电视,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一直坚持为广播电视提供新闻线索和提供民风习俗拍摄现场。借助地处多个市县交界处的优势,我们基本能收看到周边所有市县级电视台的节目。偶尔还能收看到大连、潍坊等远距离的电视台的节目。不同电视台的节目有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至今喜欢探讨电视的根由。电视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人们也可以借助于电视平台展示自我。我曾是栖霞台的优秀通讯员,是青岛台热心观众和十佳栏目改革作者之一,并应邀参加了青岛台建台30周年台庆和首届观众日直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家的电视,从黑白模拟电视卫星电视到智能电视液晶电视网络电视,从黑白到彩电,从14英寸到17、20、29、32、47、65英寸,如今使用的是65英寸风行互联网电视。“同学们,你们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未来的乡村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到那时候,饭后吃一个苹果清清口。”这是1958年我在小学参加岗山植树造林时一位老师的讲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当时还不敢相信,现在不仅实现了预言,而且还超过了。(本文作者隋建国。隋建国,1946年生人,籍贯栖霞大花园村,从教数十年,退休后致力于民俗文化收集和研究,著述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