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勇:一家民营交响乐团的自强之路
编者按:前不久,贵阳交响乐团官微发布了指挥家张国勇执棒贵交演奏拉赫马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三乐章)的现场视频,演绎之完美令人惊叹。其后,张国勇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场演出自己和贵交的“家人”们都深有感触,尤其是乐团团长黄志明的夫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百味杂陈。作为民营乐团,贵交一路跋涉艰辛。本期,本报特约张国勇撰文,谈谈他与贵交的这些年。
文 | 张国勇
音乐是遗憾的艺术。作为音乐会指挥,在自己近40年的艺术工作中,“追求完美,臻于至善”是一贯的要求,我告诫自己:把每场演出的结束当作新的开始,在不断完善中超越自我,永不满足。然而秋分前夕,与贵阳交响乐团合作的音乐会却是例外:乐团几近完美的表现、拉赫玛尼诺夫凄美壮丽的史诗旋律,不仅让我激荡不已,也令现场的同事、同行、听众们为之动情。乐团团长、星力集团董事长黄志明的夫人更是“喜极而泣”,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音乐会,亦是凝聚着一众创业人心血的缩影。
贵阳交响乐团成立于2009年,是由民营企业资助的音乐表演团体。董事长黄志明酷爱艺术,从小学习提琴,后在中国改革的大潮中抓住机遇,成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事业成功之际,他始终不忘音乐梦想,促进交响音乐普及、成立一流交响乐团,为贵阳的文化市场带来活力是他一直的夙愿。
2011年,在乐团发展初期,为事业的长远计宜,黄总便注资成立了贵阳交响乐团基金,首创了“董事会管理运营”的模式,以基金年收益作为乐团运营经费,这为当时贵阳交响乐团的发展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经济支持。同时,黄总深知乐团发展的核心是演奏人才,他不遗余力地招贤纳士,千方百计地解决、提高演奏员工资待遇,更将乐手视如家人,为乐手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甚至陪他们选房子。黄志明的艺术情怀、对梦想的执着、对乐团发展所谋划的运营策略、对同事及属下的人文关怀,无不体现出其独特的企业家气魄。
然而,一个民营交响乐团的发展怎可能一帆风顺。首先,作为乐团支撑的企业,在跨行业运作的初期,总会出现制度与管理的不完善和对艺术规律的不适应,这是难以避免的;其次,随着古典音乐国内环境的向好,市场资本活跃,乐团乐季音乐会预算成本节节攀升,加之部分演奏员持续不合理的涨薪要求,使得乐团财政吃紧,基金已经难以维持排演工作的正常运转;此外,乐团不合时宜地推出大型歌剧、编制庞杂且晦涩艰深的音乐会曲目安排,也逐渐超出了贵阳听众的欣赏能力,冷清的上座率、低迷的市场使乐团渐入窘境。内忧外患,贵交不得不尝试转型。
2017年,我来到了这支传闻中风雨飘摇的乐团,面对黄总的诚邀与信任,深为感怀、只争朝夕:乐季方面,我们尽量选择听众容易接受的曲目,只有“听得懂”,方能常来听,比如像肖斯塔科维奇、布鲁克纳这样相对艰深作品,虽然自己比较熟悉,但直到今年乐季开幕,才真正安排了一部(“肖七”)演出。在音乐会曲目的安排上尽量体现通俗性,最大程度地照顾听众,上座率顿时有了起色。同时,交响乐市场的培养,“台上台下面对面”一样重要。我每年都会专门进行多场免费讲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地发展乐迷、吸纳会员。疫情前的一次讲座,内容已经触及复调,这个程度在国内是非常领先的。另外,在运营管理上,相较于国有体制下的乐团,民营乐团乐手们更专注于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更具有危机与紧迫感。而艺术生产中这种紧迫性恰是追求质量的重要动力,贵交的独特就体现于此。乐团这个大家庭,只有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去提升自己、奉献自己,才能抵御更多的风雨。
作为身居内陆的乐团、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如何宣传自己非常关键。首先,在乐季的演出中,我们遴选知名的艺术家合作,“把钱花在刀刃上”,通过音乐会加深与听众的交流,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其次,积极带领乐团走出去,陆续参加北京现代音乐节、“金钟奖”比赛、“蓉城之秋”国际音乐季等演出活动,力求使外界了解贵阳、认可贵阳、关注贵交。
如今,乐团的票房收入已经大大超过前些年,尤其每年新年音乐会的门票,刚发布便早早售罄,不得已只能加开一场。在贵阳,这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变化。我们力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当下,团队又开始策划发起社会捐助与监督模式,已经有众多乐迷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资助乐团。这是一种主人翁意识,这种参与是可喜的社会现象,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民营乐团与政府资助乐团的发展道路或许不同,但它同样能担负起普及艺术、惠及大众的社会责任。贵阳交响乐团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乐团每一个人不负托付,继续探索。同时,在当下经济实力增长、文化内需越来越强的背景下,如果能有更多像黄志明夫妇这样的企业家创立、扶持艺术团体,音乐文化事业定会枝繁叶茂、百花齐放,这才是国家之所需、人民之所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