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林生教授专家点评:“国际减灾日”十年回顾及其时代脉络

顾林生教授专家点评:

“国际减灾日”十年回顾及其时代脉络

顾林生

在联合国全年倡导的181个国际或世界的纪念日、活动日中,围绕全球减灾防灾的“国际减灾日”,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自1989年首次命名“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到2009年更名“国际减灾日”和2019年再改为“国际减少灾害风险日”这30年中,可以感受到国际减灾行动的脉搏和发展趋向,可以概括为以下5点:

(1)由重视自然灾害,到重视综合减灾,再到减少灾害风险,

(2)由单一的减灾防灾事务到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减少贫困其他全球事务相结合,

(3)由重视减灾害到重视减轻灾害风险和加强风险管理,

(4)由强调国家减灾到重视全球减灾和区域减灾,

(5)由强调国家、政府的作用到重视企业、社区、社会、公民等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参与。

顾林生教授

2011年到2014年这四年的主题是主要是针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提倡重视从灾害中保护儿童和青年、女性、残疾人士、老年人,并同时发挥他们的能力促进参与,不让一个人掉队。2011年的主题是“让儿童和青年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呼吁不要让儿童和青年远离减灾活动,而是发挥儿童和青年的学习能力,使之成为减少灾害风险的合作伙伴和一股力量。2012年的主题是“女性——抵御灾害的无形力量”,强调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在家庭和社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力量,如果在抵御灾害中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那么会减少家庭和孩子的灾害损失。2013年的主题是“面临灾害风险的残疾人士”,要求在预防、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中,考虑残疾人士的脆弱性和减少他们面临的风险,倡导减灾的包容性。2014年的主题是“提升抗灾能力就是拯救生命——老年人与减灾”。这是继2010年提出“建设韧性城市:让我们做好准备”的主题之后,首次把韧性(抗灾力)的理念运用到特殊群体的减灾理念中,倡导提高老年人的抗灾力,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和安全。

仙台框架

2015年3月,联合国减灾战略署(UNISDR)在日本仙台召开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通过了《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简称《仙台框架》),确定了四项优先领域,即(1)理解灾害⻛险,(2)加强灾害⻛险治理和管理灾害⻛险,(3)加强对减少灾害⻛险和提⾼抗灾能⼒的投入,(4)加强备灾以做出有效响应,在恢复重建中让灾区“重建得更好”。因此,自2015年到2021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主要围绕《仙台框架》,在全球倡导提高灾害风险意识,减少灾害风险,提升灾害治理能力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包容性的韧性世界、韧性地球、韧性社会。2015年的主题是“掌握防灾减灾知识,保护生命安全”(Knowledge for Life),强调落实《仙台框架》第一项优先领域,为了生命和安全,掌握防灾知识和理解灾害风险。2016年的主题是“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Live to Tell:Raising Awareness,ReducingMortality),继续推进落实《仙台框架》第一项优先领域,重点推动全世界提升减轻灾害风险的意识。

2017年的主题是“建设安全家园:远离灾害,减少损失”(Building a safe home; Avoid disasters and reduce losses)。这是结合前年联合国人居大会通过的《新城市议程》,从远离灾害和减少损失的角度建设和保护安全家园。2018年的主题是“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创建美好生活”( Reduce the cost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build a better life )。这是鉴于全球自然灾害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适应的紧迫性,联合国又重新回到1989年首次命名“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的初衷,再次强调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性,提倡通过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和预先减少自然灾害风险,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从而创建比过去更美好、更具有抗灾力的生活。2019年的主题是“加强韧性能力建设,提高灾害防治水平”(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resilienc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这次主题强调是在过去《仙台框架》实施三年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升减灾行动能力,包括韧性能力和灾害防治水平,并第一次提出包括政府、民众、企业等在内的社会整体的韧性建设( building of resilience)。

2020年联合国减灾日

2020年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Its all about Governance)。这是联合国第一次针对全球新冠疫情的挑战(减灾+@疫情)而提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理念,向全世界呼吁要“重视系统性风险”,“减少灾害风险”,“实施《仙台框架》”,“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和“建设更安全、更具韧性的世界”。

今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是“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朝着一个更安全、更有韧性的地球,取得真正的进步。”(联合国减灾办UNDRR的英文主题是“Only together can we make true progress towards a safer and more resilient planet”,中国政府发表的官方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与去年相比,今年,联合国继续强调“减少系统性⻛险”和应对复合型灾害的重要性,倡导“建设更安全、更具韧性(抗灾力)的地球”,并针对全球疫情形势和发展中国家的减灾能力趋于变弱的情况,提倡地球载体的视野和全球的团结与合力(Only together), 强烈呼吁“只有共同行动,才能拯救地球!”。但是,联合国在这次减灾日中,比以往的减灾日不同的是,特别强调推动发展中国家减少灾害风险的重要性,呼吁全世界在“新冠疫情后的恢复振兴”、“全球气候灾害的应对与援助”、“提高抗灾能力和消除贫穷”、“多灾种预警系统的建设”、“预防大流行病的防范”和“不让任何人掉队”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和支持。

2021年国际减灾日

包括今天在内,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在以学术研讨会、论坛、科普讲座、进学校,进社区等各种方式开展活动。这可以说比以往几年相比,我国更加具有自信,重视国际减灾活动的参与和倡导,认真考虑国际减灾与国家减灾、社区减灾的息息相关的关系以及国际贡献。此外,世界银行正好发布了《灾害风险管理的中国经验》《Learning from Experience Insights from China’s Progress in Disaster Risk Management)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从1990年《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计划》至今为止的30年中,国际减灾战略对我国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我国取得的成就,也对国际减灾做好了很大的贡献,写出了中国方案。

(於2021年国际减灾日前往泸州动车上,17:5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