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冷落的大思想家

作者:蔡尚思

作者曾以30年时间写成一部中国思想史稿,惜于“文革”中遗失。现正根据回忆补写,本文是其中的一篇论纲。          ——编者

袁枚只列入文学史中,称为诗人、文人,这未免太小看他了。他首先是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秦汉以后,实不多见。至于文学家、诗人,只是次要的。他还不失为史学家。但是,连《辞海》定本也说,他只是“清诗人”,只有“所作书信,颇具特色”而已。其主次地位一直被颠倒。我真不理解,特先略为纠正一下,待有机会,再写成专书。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人;乾隆进士,曾任江宁等县知事,著有《随园全集》。

关于袁枚生活的时代背景,除为一般史书所论述以外,30年代,柳诒徵先生为我讲清代掌故时说:“乾隆时代,士大夫好男色成为一时风气。戴震也不例外。由于他是礼教家,就经常带一个书童出入。惟袁枚敢于反礼教,故无所顾忌而好女色。袁、戴二人外表不同,而实质却是一样。”真是闻所未闻!

袁枚对汉学、宋学都进行了攻击。他实不归依儒、道、佛三教,但在当时,仍不得不托言尊信“孔子一人”。其母不佞佛,不信阴阳祈祷之事,也许同袁枚的思想有点关系。

袁枚很有天才,被称为“其为诗文,天才横溢,不可方物”;“他人意所欲出不达者,悉为达之。”

袁枚原是“窭人子”。他长期不仕,侨居江宁,自建随园于小仓山。自言“半生山居”,“余生平寡嗜好,凡饮酒、度曲、樗pú@,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能焉,文史外无以自娱”。只有“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gu@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

关于袁枚的重要思想。

    一、哲学思想——感情至上的中心思想

告子说:“食、色,性也。”《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古人已肯定饮食与男女的重要性。袁枚更认为:有情欲而后有人类与政治,男女是真情之本原,“有至情而后有至性”,“人欲当处即是天理”;不可视妻为@xiè亵荡心之具;宋儒不能绝欲;无所爱即无所用,用由于爱。氵乱由于礼教;主张恋爱自由,反对必娶处女,打破贞女观念;男子不要怪女子,当先自问;女子被强暴奸污,无所为非;反对天子多妻制;认为娼妓由于无恒产,娼妓等于僧道;反对遗弃私生子;主张情欲与生子无关;勿后非不孝,反对牺牲别人的忠孝、以杀人而成的孝子、以吃人而成的忠臣,不取无知识的贞孝;以儿童的爱乳而不知爱母证明良知说的不合事实。

批判佛教的无理:反对佛教的戒杀生,而不知草木也是生物。反对佛教的戒贪嗔,说是“佞佛者贪嗔更甚”,“且恃有忏悔免祸法,故杀念愈生。”有生必有死,是必然之事,“古来最不能了解生死者莫如禅”。反对未死而以死自居,非木石而以木石自待。“恶出无心,其恶可闵;善出有心,其善可鄙。”袁枚反对佛法,却仍迷信佛教的因缘说。

批判理学的无理:张@shì以其父张浚败于符离,杀人30万为有心学,却能寂然不动,鼾声若雷;吕希哲讲主静之学,至于肩舆过溪坠水而安然不问,此比恶僧入定更为下乘。据此,袁枚根本否定道统之说,痛斥道阀,说什么理学先生往往惑于风水……

提倡创新与争鸣:“人性不同,各如其面”;宜有定见,不宜有成见;反对以对我善恶为人之善恶;著书立说最忌“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倘论古人,“必发千古不可发之难,而后可以自存其说”。他最反对“庸”,“庸”即“人云亦云”,“而在有胸襟者当之,便觉浑身龌龊”;瑕瑜不相掩,兼容并蓄,“自成一家”;“天下之义理无穷,理愈辩而愈明,见解愈充而愈阔”。

  二、美学思想

美貌引起感情。丑人很少知己。先天美胜后天美。自然美胜模仿美。美在眉目发肤颈腰而不在足小,缠足伤风败俗。不出色不美。美贵真不贵伪。美人贵长,但不能如长竿。老妪不能学少女。不能以耳为目。可赞美色而不要yú@东家墙。人的美丑,传下来会起变化。花有香胜无香,名花异草贵在不相同。美景日出而不穷。反对孤居一地而不尽山水之奇……

  三、经济思想

袁枚看到贫富悬殊,苦乐不均。主张蠲贫税富。主张自费所赚与反对伪俭。“积田宅以贻子孙与积阴功以贻子孙,皆非达人”;为富者不仁;但也认为“民之有贫富,犹寿之有长短”。

  四、政治思想

反对韩愈“臣罪当诛,天王圣明”说。主张不用戚友、家丁,治民在先治戚友、家丁、胥吏,用戚友、家丁、胥吏不如用百姓。为政尤须在心正,而法令不必苛烦。

  五、法律思想

司法贵因时因地而变,“以矫救俗为达变”。主张长幼贵贱平等的杀人律,反对名分的刑法。反对多杀,“杀以止杀,亦杀以生杀。”律令愈增,死人愈多。罚锾是助恶。要制订爱护女子的奸律。

  六、史学思想

反对儒家经学,因为经未必皆真,经未必皆醇皆当,经未必适合于今世,经无效用,“《六经》尽糟粕”。不朽决不限于周孔。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喜”。“作史者但须据事直书,而其人之善恶自见。”“良史之才,不是醯酱油盐照账téng@录。”

反对汉宋儒者的经学研究,认为“要在明其大义,而不以琐屑为功。”“宋学有弊,汉学更有弊。”宋儒偏于心性之说近玄虚,汉儒偏于笺注之说多附会。对于清代吴派汉学笃信汉儒注经,很不以为然。

反对史家的正统说,认为必须废正统之说而后作史之义明。正统论始于宋元。

对于历代史书的批评,袁枚实在超过王船山的史论,也不在刘知几之下。约可分为三方面:

体例方面,如对《史记》、《汉书》、《南北史》等的错误,多所指出。

文笔方面,说《汉书》的笔法冗而率;《三国志》琐屑繁冗、辞费;《南史》不合文法;《旧唐书》重累;《新唐书》硬删文义,强用僻字,晦涩不通;袁宏《后汉纪》不成句法等。

史实方面,说《史记》有矛盾;《汉书》有染东汉人谶纬习气;《晋史》之失更多;《宋书》之误与矛盾;《宋史》繁芜的原因;《元史》成书太速,多讹错、重复之病;《汉书》、《晋书》、《北史》等都有太简的缺点。其他许多史书多被袁枚批评。

对于历代史事的考据,例如文字不始于苍颉,笔不始于蒙恬,纸不始于蔡伦,刻板书不始于冯道,画像不始于勾践,迎佛骨不始于汉明帝,庙像不始于佛家,瓷器不始于后周等等。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例如刘后主胜齐桓公;三代后,宋仁宗最纳谏,胡忠简公是宋代第一谏臣,张邦昌贤于刘豫、王伦等等。

  七、文学思想

爱情是诗的生命,“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文学自有其独立性,“不必尽归于道德”,不必篇篇都是“温柔敦厚”。作诗应当性灵与学问并重,偏重都有病。“我辈独树一帜,则不得不兼览各家。”“万卷山积,一篇吟成。”但要知道:“以书籍炫诗,以叠韵、次韵、险韵敷衍其诗,而诗道日亡。”……

袁枚被尊为性灵派诗人的宗师。这一类为中国文学史作者所多论述,兹不重复。

  八、教育思想

学贵专精而不以专精为限。学必知不足而后能大有为。“古人明辨义理,当仁不让,有何前后辈之分。”主张创新,反对仿旧。学术与感情分开。不势利的无常师。反对资格科名。注重才性的教育法。注重学问经验。学艺平等。医最尊贵。立言不如立功立德。重仕不重隐。学问即子孙,子孙与我无关。士不可多,士在真不在多。“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学在躬行不在讲”。女子应当有学问。破除时日、风水、命相、鬼神等迷信,认为“鬼神生于人心”。

袁枚长寿,学问广博,见解多精采,文笔很流利生动。除了文学方面的诗、散文、骈文、八股文、小说和思想方面的哲学、美学、经济、政治、法律、教育以外,于经学、史学等等无不论及而有特色。他有时认为识最重要,有时认为才最重要。我觉得他正是一个既有卓识又有大才的人。其友杭世骏《〈小仓山房文集〉序》,称他“扫群弊而空之”,“总不落一凡字”。钱大昕《答袁简斋书》也推许他为“精研史学,于古今官制异同之故,烛照数计,洞见症结”。而后学谷方的《后序》认为,对于理学之人,经济之文,辞章之文,袁枚独能“兼三者而一之”。这类评价,都很科学,我极表同意!

关于袁枚的思想,我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了他的资料。讲授中国思想史一课时,一直选用它,不断补充。后遭“文化大革命”,已经残缺不全。袁枚虽然也有私生活与谬论且自相矛盾之处。但我以其心直口快,识高胆大,独贵创新而敢于反旧传统思想,反尊孔读经,敢于反对“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而认为秦汉以后两千多年来的学者,包括和他同时的戴震在内,都很难同他一比,惜其不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学术史所论述,而中国文学史也只论述其诗文。

早在清代,袁枚已经被一些著名学者骂为“妖”、“怪”、“名教罪人”、“通天神狐”等等。近代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也用“无行”二字攻击他,把他一笔勾销掉。梁启超大谈戴震的理欲合一说与感情哲学,而却未一言及袁枚。殊不知,古来有此类主张者多至数十人,而以袁枚为第一。这在我30年代著的《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中已详言之。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敢论述其学术,而又不敢论述其思想。杨鸿烈独首先出来作《袁枚评传》,敢论述其思想,可也未敢完全介绍其体系,尤其是他突出的重要思想,而且往往与戴震相提并论,不知其非戴震所能比。所有这些,真是太令我感慨了!袁枚反对旧传统思想,后人偏以旧传统思想去衡量他,我很为他鸣不平。

我就乘此机会,对同他有关的历史人物作些比较。第一,袁枚与戴震比较:袁好女色,戴好男色,二人都是好色者,好男色比好女色更反常,后人为什么硬要提高戴而贬低袁?第二,袁枚与郑燮比较:二人都是自称为好色而纳妾者,后人为什么硬要抬高郑而贬低袁?殊不知,郑却极尊重袁,在郑未同袁见面以前,有误传袁死者,郑便大哭;后20年与袁相识,又说:“天下虽大,人才屈指不过数人。”是今人连郑燮也远不如了。在思想上的恶袁而爱戴,在文学上的恶袁而爱郑,颇象古来许多人在诗学上的褒杜甫而贬李白,在史学上的褒班固而贬司马迁,在哲学上的褒孔子而贬墨子与褒孟子而贬荀子,真是偏见!

1986年9月,我特以个人的名义, 就残余的旧讲稿中选出要点来纪念袁枚诞生270周年。文化界真奇怪:经常纪念其他历史人物,独不纪念袁枚。30年代, 我在南京国学图书馆读书,曾独自到随园遗址去一看,袁枚与其妻等的坟墓,也只剩下几个极其荒芜的土堆了。

《随园全集》数量很多。以其中的《随园文集》、《随园随笔》、《随园尺牍》、《牍外余言》四者为最重要,是他的思想观点所在。其次为诗,有《随园诗集》、《随园诗话》、《续诗品》。至于骈文如《随园外集》,八股文如《袁太史稿》,小说如《子不语》、《随园戏墨》、《随园外史志异》,食单如《随园食单》等,可以不必细读。

                1988年再以此文纪念袁枚逝世190年 原载:《文史哲》198805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