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子说 / 文 : 李晓伟
☀ 主编:醉卧蘭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知青岁月||农民工故事|美文诵读|军旅岁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在说,我在听。
他在说,直到他把他的这些话,说成中华民族的不朽的声音;我在听,直到我把他的这些话烙在我及我的后代的骨头上,融进我及我的后代的血液中。
听老子说,是一种享受和荣幸。
(一)
我一直傻傻地分不清,老子,究竟是《西游记》里的太上老君,还是写《道德经》的那个道家鼻祖李耳李伯阳。
老子本人,其实极其赋有传奇的色彩,传说他生活于前600年左右—— 前470 年左右,时值春秋时期。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太清宫镇)人。
他的出生极具魔幻色彩。
传说他的母亲尹氏在河边洗衣服时,在河中捡了一个金黄的李子吃了以后,回到家中就怀孕了,并且超长待机,一怀就怀了81年,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自带光环,标准的鹤发童颜,白眉白发白胡子,一副小老头的摸样,因此他娘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做“老子”,又叫“老聃”。更为神奇的是,他一出生就能说话,唠唠叨叨起来没完,并且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此吾姓也”。
一般贤人出生时都自带特异的BGM,老子也不例外。
他生下九天,身体便有九变,见到他的人无不认为他是外星人穿越。到了六岁时,他自己认为耳大,便自说自话,无师自通地给自己又起了个名子——重耳。
以至于太史公他老人家在《史记卷六十三·老庄申韩列传》内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鹿邑东)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聃(耳外轮平而卷不日聃);固守藏之史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以至于《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意思是,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容貌极似老年人,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
他不仅在孕内超长待机,而且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了160年,直到自己活得不耐烦了,西出函谷关化而为佛,玩起了失踪。一失踪就玩了数千年。
无论传说中的老子是怎样的,他确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是道教所尊崇的三清之一。
这位未老先衰的老人家,生平最高的职务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他整天泡在那些竹简中,养了一身的高雅气质不说,还饱读诗书,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后来因为看到周王室衰微,当馆长当的不开心,便拂袖而去,弃官西出函谷关了。
这位老人家一生最大的亮点,当属在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见到这位高人打此过关,便拉着他死活不让走,非要请他著书。老人家潇潇洒洒一挥而就:“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老子》(又名《老子道德经》、《道德五千文》、《道德经》等),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尹喜一不留神,就被他带进了历史。
他的思想,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他的这部《德道经》,是华夏文明中具有标志行和里程碑意义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包罗万象,无所不容。
他用五千言的《德道经》指引人类: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都是道所生、德所养,“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德道经》阐释的关键和中心点,即“道德”,这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最终必然的归宿。他给人类指出的道德回归之路,即“修之身,其德乃真”。
他说,我之所以努力,就是为了可以选择更好的环境生存。我要去多元的、丰富的、包容的、自由的……环境里,安放我的肉身,也安放我的灵魂。
于是,他西出函谷关,去了彼岸。
(二)
公元前478年农历9月的一个早晨,夜雨刚过,紫气连天。
这天,关令尹喜起得早,等候着老子的到来,因为在尹喜年轻之时,曾在守藏室向老子借书并请教,对老子的学识和品德非常佩服。
老子终于来了,尹喜恭敬地迎了上去,这一刻,他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而这一刻,也让历史的镜头在此定格。
在尹喜的盛情邀请下,老子在关内尹宅住了下来……好几天过去了,要告辞时,尹喜总是尽力挽留,在老子的一再要求下,尹喜同意让他离去,却要求他将其学问著书立说、传于后人。推辞不过,他终于坐了下来伏案疾书。于是,一部洋洋五千言饱含哲理而又极具警示和教育意义的《道德经》横空出世,光辉照亮后人。
作为雄关要塞,函关成名已久,但在老子之后,这座要塞却被赋予了更加深刻而神秘的文化内涵——道家之源。
相传,尹喜打小就是个好学生,平日里喜好道学,颇有些道根。
老子来之前,他观星象时,看到一股紫气从东方冉冉而来,于是推算出必有真人要来。当老子骑牛过关时,他一眼认定老子就是那位真人。于是,他成就了“紫气东来”这个充满祥瑞之气的成语。
老子在函谷关住下后,见尹喜心慈人善,气质纯清,于是取其精华而为尹喜著书,名为《道德经》。他对尹喜道:“老夫授汝《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为《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研习不止,苦修不懈,终有所成。”言罢,他挥一挥衣袖,飘然而去。
据可考史料,老子的学说渊源于三大古神书——夏之《连山》、殷之《归藏》、周之《周易》中的《归藏》,令人扼腕叹息的是,现世只存下《周易》一书,前两大古神书失传。
呜呜呜呜,神书无传,我们只能长歌当哭了。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从《列仙传》开始,把老子列为神仙。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
就这样,在靠近理想的地方,他步步春风,一路奇迹,以难以察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改变着这个世界。
就像河床改变河流。
土壤改变树。
信仰改变一个人。
(三)
人生如戏,重在演技。
如果说学识,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那么智慧,则让他名扬千古、传之不朽。
中国古代历史上,能人多如狗,贤臣满地走,但智慧和道德都这么突出的人,就屈指可数了。他老子恰巧就是那首屈一指的一个。
这可是破天荒的事。
但是,骆驼可不是一根稻草就能压死的。
老子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母亲尹氏要听国家兴衰、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
在他的不懈追求下,母亲为他请了一位精通礼乐的商容老先生为他教授学问。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子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子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子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夜晚,他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于是,他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直到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容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子问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子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子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于是,他又将疑惑问向母亲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仍不能答。于是,他只好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容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子问道:“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子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
于是,他又将疑惑问向母亲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仍不能答。于是,他只能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孤单的他依旧不思改变。
直到第三年,商容先生向他的母亲辞行道:“老夫识浅,聃儿思敏,今来辞行,非老夫教授无终也,非聃儿学之不勤也。实乃老夫之学有尽,聃儿求之无穷,以有尽供无穷,不亦困乎?聃儿,志远图宏之童也;相邑,偏僻闭塞之地也。若欲剔璞而为玉,需入周都而求深造。周都,典籍如海,贤士如云,天下之圣地也,非入其内而难以成大器。”
尹氏想这孩子年方十三,宋都尚且没有去过,去周都岂不如登九天?
商容忙说:“以实相告,老夫师兄为周太学博士,学识渊博,心胸旷达,爱才敬贤,以树人为生,以助贤为乐,以荐贤为任。家养神童数位,皆由民间选来。不要衣食供给,待之如亲生子女。博士闻老夫言,知聃儿好学善思,聪慧超常,久愿一见。近日有家仆数人路经此地,特致书老夫,意欲带聃儿去周。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务望珍惜。”
无奈的母子二人非常感激,拜谢了先生举荐之恩。
从此,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三年后大有长进。之后,他被推荐为守藏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从此,他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如蛟龙游入大海,海阔凭龙跃;如雄鹰展翅蓝天,天高任鸟飞。他如饥似渴,博览泛观,渐臻佳境,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旨,从此名动天下,成了江湖中自学成才的典范。
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乱的时代,那么老子他,就是那个时代最勤奋好学的男人。
(四)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彗星撞地球,天地大冲撞。
孔子见老子,大佬对大佬。
因为老子名动天下,同为业界大佬的孔子对他崇敬有加,心怀向往。
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子乐律、乐理;引孔子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子获益不浅。
孔子向老子辞行时,老子送他至黄河之滨。看见河水滔滔向东流逝,孔子不觉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他的感慨很深刻,但老子却不以为然。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子很纳闷,问:“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
眼见技不如人,孔子叹服道:“先生之言使弟子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孔子:“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说:“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龙兴风云之中,吾不知其上下。老子其龙乎?”我们所说的神龙难见首尾,即由此而来。
孔子与老子相别,弹指一挥间便是十七八年。五十一岁,孔子听说老子回归宋国沛地隐居,便又带着弟子拜访老子。
老子见孔子来访,问道:“一别十数载,闻说你已成北方大贤才。此次光临,有何指教?
孔子拜道:“弟子不才,虽精思勤习,然空游十数载,未入大道之门。故特来求教。”
老子说:“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寰宇矣而无处不在,周流不息矣而无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论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败、资助万物而不匮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时得之而序,万物得之而形。”
孔子听后,感到如腾云中,如潜海底,如入山林,如沁物体,天我合为一体,己皆万物,万物皆己,心旷而神怡,不禁赞叹道:“阔矣!广矣!无边无际!吾在世五十一载,岂知寰宇如此空旷广大矣!”
老子告诉他:“圣人处世,遇事而不背,事迁而不守,顺物流转,任事自然。调和而顺应者,有德之人也;随势而顺应者,得道之人也。知此大道也,日月交替、天地震动、风吼海啸、雷鸣电击而泰然处之。”
孔子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造我为鹊则顺鹊性而化,造我为鱼则顺鱼性而化,造我为蜂则顺蜂性而化,造我为人则顺人性而化。鹊、鱼、蜂、人不同,然顺自然本性变化却相同;顺本性而变化,即顺道而行也;立身于不同之中,游神于大同之境,则合于大道也。”言罢,起身辞别。
想要成为什么人,就去什么地方。
想要拥有什么品质,就靠近什么人。
和老子同时代的人,可能注定多多少少都要活在他的阴影里,而越是亲近的人,离阴影的中心也就越近。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时代一直在快速的变化。
而老子,便这样活成了一个传奇。
其实,只要乐观面对起落的人生,在逆境中学会等待,在抉择时学会坚定,在该放手时学会洒脱,并做好自己——每个人,都会是一个传奇。
(五)
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可能全部看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里孤独地过冬。
老子最后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弱了,衰败得不像样子了。他决定出走了,要远走高飞了。这就要说到老子西出函谷关的事了。
他要西去去,必须经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函谷关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后来关口移到了今天的河南新安县。这里两山对峙,中间一条小路,因为路在山谷中,又深又险,好像在函子里一样,所以取名为函谷关。
一开始,老子其实是不愿意写的,但架不住尹喜死缠烂打呀,况且,如果不答应,尹喜是不会放他签证过关的。
另外,老子答应他还有一个原因。据《史记集解》有材料说,尹喜“善内学星宿”,所以他能看天象,看星宿,看云气,看到一团紫气飘来便知是圣人来了。换了我们,就知道彩霞漫天飞,哪能解读出一个子丑寅卯来。同时,他自己也有著作,名叫《关令子》。惺惺相惜,老子当然也佩服这位“服精华,隐德行仁”的智者,“亦知其奇怪”,所以有一种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觉,这就为他著书了,能为知音著述不亦乐乎?
那是老子沉思默想,将他的智慧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在了简牍上,先写了上篇,又接着写了下篇,据说写了几天。写完了一数,共有五千来字,取名为《道德经》,上篇叫《道经》,下篇叫《德经》,又分成八十一章。
据说,尹喜读到这样美妙的著作,深深地陶醉了,被吸引了。他对老子说:“读了您的著作啊,我再也不想当这个边境官了,我要跟您一起出走。”老子莞尔一笑,同意了。于是,他真的跟着老子出走了,后来还有人看到他们两人一起在西域流沙那儿呢,而且都活了好长好长的岁数。
老子出关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地传说着、演绎着。
鲁迅先生也对此发生过兴趣,专门创作了故事新编《老子出关》,还与别人打了一场笔墨仗。
更加有趣的是,老子骑坐的“青牛”也成了道教文化中的一个著名的意象,青牛后来成了神仙道士的坐骑了。到后来,“青牛”也成了老子的代名词了,老子又被称为“青牛师”、“青牛翁”等。这青牛还被老百姓看作是神牛,说老子当初出关是乘这青牛飞过去的,并且留下了一段美妙的传说。
今天,在老子的家乡——鹿邑县城内的东北角上,还有一处高约13米的高台,叫“老君台”,又叫“升仙台”。台上有座老子庙,庙前埋有一根碗口粗的铁柱子,被称为“赶山鞭”。
相传老子50多岁时曾在这里讲学,此地离自己家较远,来来往往都要经过一座“隐阳山”。这座山很高,遮天蔽日,山北见不到太阳,冰天雪地,寸草不生。山南又烈日当空,庄稼枯死,老百姓受尽了苦难。老子目睹这一切,虽想解救百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骑青牛飞过了函谷关,知道自己已经成仙,青牛也会说人话了,于是又带着青牛一起飞回家乡去治理那座山。到了家乡,他挥鞭打山,山顶削去了,并且飞到了山东,成了泰山。再一鞭子打去,把山腰打到了河南,成了平顶山。这时鞭梢甩断,甩断的鞭子飞到了山西。打完山,他看到自己手中的鞭子只剩下一个杆子,就顺手插在地上,这就是庙前铁拄子的来历。
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又把这个台称为“老君台”,还修了庙进行祭祀。
老百姓的想象是何等瑰丽啊!让老子他老人家有血有肉地活在俗世间、活在老百姓中间。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就这样被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衍生出来,又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他用五千言说尽了天下万物的变化。
他在说,直到他把他的这些话,说成中华民族的不朽的声音;我在听,直到我把他的这些话烙在我及我的后代的骨头上,融进我及我的后代的血液中。
尊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这便是老子,奇迹老子,圣人老子,唯一的老子。
他已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他的传说。
作者简介
李晓伟,河南汝州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汝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资深媒体人。中外文艺、当代文摘、作家文艺特邀专栏作者。
曾先后在汝州、郑州、北京等媒体任编辑、记者等。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等各类作品近两千万字。
已出版散文集《渐行渐远》、小说《涮三国》两部作品,新闻评论集《话里有话》、散文集《汝风雅颂》、《浅斟低唱》正在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