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十年,一张古方治好!张仲景“补中气”...

胃疼十年,一张古方治好!张仲景“补中气”最强一招,值得一学

我是一个坚定的中医捍卫者。

我用我的笔和文字,向这个世界展示中医的风采。

我相信,如我这样的痴人,若能多一点点,中医一定会回归老百姓的生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现在,我给你说一张医案,一副方药。通过它,我们能再次感受中医的神奇和奥秘。

话说有一个男性患者,年30岁。2012年8月12日初诊。什么毛病呢?就是胃疼。

他的胃疼,已经有很久了,少说十年。

十年前,他开始阵发胃脘痛,有的时候还吐酸水。当时,他通过用西药,让症状得到了很大改善。

但说实话,这个病,一直没好利索。感凉的时候,饥饿的时候,他的胃疼就有可能发作,有时候重,有时候轻。

一旦疼起来,他赶紧就吃点热乎的东西,或者用点什么东西来捂肚子,感觉好一些。

最近这一次,他因为饮食没加注意,导致旧疾复发。这一次,疼痛十分厉害,疼得他面色苍白,额头渗出冷汗。与此同时,胃胀、嗳气、反酸、四肢无力、头晕、精神不振。

十年的胃疼,治也没治好,如今发展到这一步,该患心想,倒不如得一个胃癌,彻底了结自己,少些痛苦算了。

但是,经过诊断,发现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缠手病。

怎么办?想到之前用过大量西药而无济于事,此患决定,还是用中药来试试吧。于是,决定投中医。

刻诊,见舌淡白、苔薄白、脉细缓。想了想,给开了一张配伍。方见——

黄芪30克,桂枝9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煅瓦楞15克,神曲15克,花椒3克,生姜6克,大枣6枚,饴糖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患者用了5剂之后,感觉到诸证减轻,精神振奋,疼痛大大缓解,但是食欲依然不是很好。这时候,医师在上头方药里头,加入了鸡内金10克,焦三仙12克,再用5剂。

5剂之后,食欲增加,其他感觉也良好。于是,再用原方喝了一个月,检查胃镜,发现溃疡面消失了。

患者惊喜不已。十年的胃疼、胃溃疡啊,一张方子,用了一个多月,好了。这不能不说是传统中医药的功劳。

我把这个写出来,只是告诉你一个过程。现在,我要给你说说这背后的原因和道理。

这个人的问题,属于脾胃虚寒、中气虚弱。他代表了很多胃溃疡、胃痛患者的真实面貌。

首先,你记住,脉弦细缓,是典型气血虚弱之态。气血虚弱,无力鼓动脉道,所以脉象细缓。气血虚弱的后面,往往是脾胃虚寒这个原因,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你看有很多老胃病的患者,他们的脉象,都是细缓的。

另外,你看他的舌头,舌淡白,苔薄。舌淡白而苔薄,往往考虑气血不充,无法濡养舌体。

然后,你再看全身状态,诸如乏力、精神不振、头晕、面色晄白等,都是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的写照。这个中气,其实指的就是脾胃之气。

因为脾胃虚寒,寒邪主凝滞,令不通则痛,故而这个时候的人会胃疼,胃胀,嗳气、反酸。就是说,虚寒之邪,令脾气不降、不通了。因为寒邪是病因,所以患者在感寒、饥饿的时候,症状加重。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就得补中气,化解虚寒之态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儿。

怎么操作?医案中用的,是小建中汤的化裁。或者说,是黄芪建中汤的化裁。这里头就有大学问了 。

小建中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它的原方,就是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它是治疗中焦虚寒证的典型代表方药。其中的饴糖,重用,用于缓急止痛而治标。桂枝配上生姜,温阳散寒。白芍配上大枣,养阴止痛。炙甘草补中气。可以说,这是张仲景补益中气的最强一招,影响深远。如果患者气虚的问题严重一点,就加入黄芪,变成了黄芪建中汤。黄芪是能够健脾肺之气的。

所以说,这个,是可以用来改善患者问题的金钥匙。医案里头,在此基础上,用煅瓦楞来抑酸,用花椒来温中散寒,用神曲、鸡内金等来促消化、增进食欲,恢复胃的纳受之能。

以上,就是治病的来龙去脉。#健康明星计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