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峰文化】孝文化示范村三峰殿口村
孝文化示范村三峰殿口村
村庄概况:三峰殿口村位于黄店镇政府驻地西北6500米。村民委员会驻三峰殿口得名。元末年间建有三峰殿一座,村座落于三峰殿前,以殿前得名三峰殿口。地属丘陵,区域面积6.34平方公里,耕地1014亩,山地8592亩,水面25亩。村中有茅草竹园、包岗山、包头山、上远头等地名,1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330户,1004人。以种植水稻、棉花、蔬菜为主,兼种枇杷、桃、毛竹、食用笋、银杏等。
三峰殿口村方氏,始祖为晋朝的方雷,始迁祖为方寄和,行曾十八,元代时由下方迁居铜湖街小钓,明初时改迁本址。宗族堂名:敦睦堂
三峰殿口新村王氏,宋绍兴四年由上王茅溪迁居里王,1978年芝堰水库移民迁来本址。
人文古建:三峰殿口村古建筑也较多,有敦睦堂、三峰殿、建兰亭。敦睦堂、与建兰亭是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敦睦堂:位于三峰殿口村中部,坐东朝西,建筑面积236.91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历经维修,民国十二年(1923)将木柱改为石柱,1985年大修。三间三进二明堂结构,硬山顶。前进明间设戏台,五架扁作梁带前后双步廊,次间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前进与中进间设过廊,各两间。天井四周牛腿上刻有忠、信、仁、让四字,分别为仙鹿人物、狮子、关公等牛腿。中进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廊,前廊为扁作梁。边缝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后进有楼进深较少,重檐设神龛,天井设两鱼池。后进楼下明间用四柱,月梁承重。楼上梁架穿斗式。前两进为礩形柱础,后进鼓形柱础,三合土地面。
该建筑始建年代较早,雕刻精致,也为村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三峰殿:位于三峰殿口行政村东南,坐东朝西,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由正殿、经堂、观音堂等组成,建筑面积2538平方米。三峰殿正殿为八字形大门,三开间两进一明堂,前中进中缝梁架为五架圆木梁带前后单步廊,青石方柱,边缝梁架穿斗式。正殿供奉汉洛阳令方储,为该村方氏祖先。经堂为三开间两厢建筑,民国十三年修建,中缝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带前后单步廊,用青石方柱。观音堂为三开间两厢,硬山顶,中缝梁架为五架圆木梁带前后单步廊,木直柱,鼓形柱础。三峰殿供奉方氏祖先,是村民日常宗教活动场所和开展孝文化的基地,凝结着村民信奉祖先的情感,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三峰亭:又名建兰亭,位于三峰殿口行政村东南,因建德至兰溪的通道而得名,民国二十年(1931)建,建时邻村厦王、前方、上王、芝堰辖属建德县,为兰溪与建德人来往的歇客亭,由三峰殿口殿和尚僧文标投资建造。该亭南北走向,原为拱形门,现改为方形,面阔三间,三柱落地,明次间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回字纹,全用青石方柱。凉亭明间四柱分别刻有沈湘渔所作对柱:“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溪;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亭的东侧傍本保殿一座,呈三间两厢格局,明间为五架回字纹扁作梁,次间穿斗式,方青石檐柱。三峰亭年代虽非久远,但其原为兰溪与外县的过道,柱上的诗更道出了原芝堰乡这一名人胜地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余庆堂:位于黄店镇三峰殿口村西北,坐东朝西,民国二十一年(1932)建造。三开间两进一明堂格局,硬山顶,面积262.92平方米.前进明间梁架为五架回字纹扁作梁带前单后双步廊,后进中缝梁架为五架扁作梁带前双后单步廊,边缝梁架皆穿斗式。两进间有过廊相连,过廊各两间,中间为麻石砌天井。前进明间及天井周围檐柱用青石方柱。檐柱置透雕仙鹿、大象、狮子牛腿。三合土地面。余庆堂为该村的份头厅建筑,为办理丧事场所,一直为村民所重视。
尊德堂位于黄店镇三峰殿口村中南部,坐西朝东,清中期建筑,为前厅后堂楼式建筑,面阔三间,硬山顶,屋面全设望砖,面积147.97平方米。该宅设二柱三楼牌坊式砖雕门楼,门额书“礼耕义种”。前进明间中缝梁架为五架月梁带前后单步廊,檩条下均有斗拱支撑,边缝梁架穿斗式。后进楼下用五柱,次间用四柱,全用穿枋。楼上梁架结构为穿斗式,制作较简朴。檐柱置卷龙纹牛腿。鼓形柱础,下殿覆盆,三合土地面。该建筑门面较考究,主体梁架保存尚可,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古建民居有:方跃忠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