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非遗】 我爱看汤溪城隍庙的“摆胜”
我爱看汤溪城隍庙的“摆胜”
近几年来,我到金华市汤溪集镇的次数越来越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汤溪近年来的发展越来越快。汤溪在古时是一个县城,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我到过九峰山,到过城隍庙,到过上镜,到过寺平。而到汤溪集镇,就最喜欢到城隍庙逛一逛。
城隍庙位于金华市汤溪镇汤溪村,1989年公布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1926年进行大修。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头门、放生池、二门、过厅、正殿、寝殿等。头门设有戏台。梁架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九檩八步架,明间五柱,次间四柱,稍间五柱。头门与二门之间设放生池,石桥横跨其上。二门面阔三间,左侧有龙王庙,右侧有达生庵;左右建两庑。正殿面阔三间,通面宽14.10米,通进深9.20米。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十檩九步架,明间四柱,次间十檩五柱,各柱用月梁穿插枋连接,前檐柱牛腿承托跳檐檩,两侧建斋房。寝殿面阔五间,前置天井。二进柱础八角形,下置覆盆。三进柱础覆盆莲瓣形,其他各进柱础鼓形。整体建筑的牛腿、雀替、斗栱等木构件精雕细刻人物、花草、禽兽等;柱、梁、枋、天花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汤溪城隍庙,被誉为“江南第一庙”,由汤溪县第一任知县宋约所建。走近城隍庙,便见头门的门面,条石磨砖,雕檐青瓦,在牌楼翘首的顶额上竖置“城隍庙”。头门开有三扇门,门额上各有题字。中间叫大门,大门的门额上横置“金汤巩固”;东侧的小门叫生门,生门的门额上横置“宝婺屏藩”,西侧的小门叫死门,死门的门额上横置“仙舟保障”。
到汤溪城隍庙最好看的莫过于非遗“摆胜”了。
2016年5月22日,汤溪镇城隍庙热闹非凡,三年一次的“摆胜”民俗文化活动举行。500多斤重的大肥猪、300多斤重的大全羊,身披红绸,喜气洋洋,高高地摆放在两廊。展示当地百姓手艺和生活品质的蔬菜果品、手工艺品、民间古董、三牲飞禽等物品摆满几十张八仙桌。各种民俗表演、非遗展示,吸引了上千人观看。
摆胜设于城隍庙正殿,即按十二生肖,凡逢鼠年,龙年和猴年的四月十六举行一次。排场豪华,气势浩大。每次供品有天上飞的,山中跑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文物、古董字画、民间编织、雕刻、刺绣和剪纸等,花色品种多达数百件。每件供品都要按照吉祥如意理念命名,并请民间最有权威的行家制作。制作的工艺品精妙新奇,富有艺术感染力。如用数万颗瓜子仁砌成的七层玲珑宝塔,内有烛光透亮,外有风铃叮当。在制作中赋予他们以许多的祝福和祈愿,用以酬谢城隍爷。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
据了解,汤溪城隍庙“摆胜”活动始于明,盛于清,是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礼仪,后来中断了65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城隍庙重修后再现往日风采。2012年,金华市非遗保护部门和城隍庙文保所把“摆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并将它恢复,重新发挥传统文化中的惩恶扬善的作用。
汤溪城隍庙摆胜是最具地方特色的祭祀酬神礼仪,是当地老百姓以献供的形式感谢城隍庙神巡禾驱瘟,保住丰收。至于“摆胜”的来历,据说汤溪先民在每年正月初一时,都要在祖宗画像前供奉一桶米饭、一坛芋羹、一碟豆腐、一碟煎饼、一碟芥茶,叫“摆珍”,谐音“摆胜”,就是祭祀供奉之意。古人建城隍庙为的是“御灾捍患,福禄民生”。明代汤溪首任县令宋约,因为官清廉,造福一方,去世后被百姓奉为城隍“老爷”。于是,从明成化年间开始,每逢农历子、辰、申年的四月十六(宋约的诞辰),汤溪城隍庙都要举行隆重的“摆胜”活动以示尊崇。
史料中对汤溪城隍庙“摆胜”祭祀就多有记载。
据乾隆《汤溪县志》载:“每见汤地之民,谋以四月既望日为神诞辰。先罗珍异于庭,至期迎神,周巡四关。主者纠群,沿途设奠。昼则演戏欢呶,夜则峥嵘鳌彩。萧鼓之声腾于郊,逾旬不绝。”
又据民国《汤溪县志》载:“在城居民,分班联会,轮年值事。届期庙中悬灯结彩,设供演剧,务极华美。又盛陈仪卫,舁神像出游街坊,谓之出巡。城外农民插秧甫毕,争先入城游览,骈肩错趾,填塞通衢,商肆利市三倍。此为邑中赛会之最。”
汤溪城隍庙“摆胜”与我们兰溪白露山区域的“迎銮驾”、“猪羊会”、“月半节”有许多相同之处,其所开展的时间、祭祀的人物,与举行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但汤溪城隍庙“摆胜”之威仪,是我一生中看到最为浩大的一种。因此,我常常会去汤溪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