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条修身秘诀,仅2个字,一旦领悟,人生越走越顺!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圣先贤历来把修身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根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终成一代名相;清朝中叶的曾国藩更是注重修身,一生严防傲和惰,汲取众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短处,抓住机遇建功立业,终成中兴名臣。
《道德经》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能掌握“知止”这2个字,人生便可远离灾祸,路会越走越顺,福气也可以越积越厚。
止欲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人出生之后,一旦从外界汲取了足够的知识,心便开始产生欲望,继而发展成志向,坚定的志向令人心气合一,催人奋发有为,所以适当的欲望对人是有益处的。
《鬼谷子》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凡事过犹不及,一个人欲望过多,则其心力势必分散,心力分散了,则志向衰弱,如此便难以穷尽事理。举个例子,一个人若同时思虑几个事情时,势必心烦意乱,每个事情都难以有深入的思考。
止心
《道德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只有活在当下,把心安放在当下,这样才能做好当下的功课,也才可能抓住更好的发展机遇,继而走得更高、更远。
《素书》曰:“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举衣服不举领口就难以举起来,走路不看地面就容易摔倒。一个人想发展好,当然要抬头看天做好选择,但选择之后就要“既来之,则安之”,脚踏实地的做好当下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只懂得抬头看天,做事老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毛病,那他就是一个空想家,脚下崎岖坎坷而不见,如此肯定要栽跟头。
止怨
《素书》曰:“怨在不舍小过。”古语有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君子应该有藏污纳垢的雅量,既要容得下他人的成功,又要容得下他人的瑕疵、小过错,如果对于他人的小过错过于苛责,则他人势必心生怨恨之心。
《素书》云:“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不小心苛责了他人的小过,惹来了他人的怨恨,最好用“以直抱怨”的办法及时化解,若迁延日月、遮遮掩掩,双方嫌隙势必越来越大,小怨一旦演变成大怨,祸患也就在不远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