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医话:对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解,是学《伤寒论》的第一道门槛


对伤寒论中的六经理解,这是学伤寒论的第一道门槛,也是一个基石的认识。
什么是六经的概念?六经来源于阴阳的概念。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就是阴阳生长消退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就是一个阴阳相辅相成的过程。
伤寒论认为人体对外邪的表现就是阴阳的变化。
当人体受到外邪时便会奋起抵抗,这个阶段就是太阳病。
当外邪进一步力量增强,人体的力量也随着增强这个阶段便是阳明病。
进一步邪胜正衰这个阶段就是少阳病。
太阳→阳明→少阳,人体的正气由强转弱,但是人体的正气还能抵抗。
病情进一步发展,就会进入阴盛阶段。即正气不足阶段邪气偏盛的阶段,中医称为三阴病症。
先由局部到全体,再到衰亡。太阴→少阴→厥阴。少阴多死症,厥阴较少见。少见是因为病情很少发展到这个阶段,多数都在少阴阶段挂了,所以厥阴症条文也就很少。

六经讲的就是一个疾病,从开始到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由阳到阴,由多到少,由表入里,由生到死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他的本意。
什么经络学说,地面学说,症候群学说等等,都是胡扯;古人的认识是很质朴的,也是很正确的;他认识疾病的核心就是阴阳学说,不要瞎去理解;
弄明白了六经的概念,重点要研究他的辨证施治;就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症用是药。
君不见《伤寒杂病论》,每篇的题目都是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强调的就是脉证施治,不说经脉并治;一句话,方证对应就解决问题了;所以大家学伤寒论对这个问题不要有其他的乱解了。
我研究了一辈子《伤寒杂病论》,到晚年才彻底弄明白了这个问题。
——王幸福写于2021.10.16

END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