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鱼类病原体大量繁衍的十三个原因或条件,大多是条件性致病的病原体!
水生动物的疾病多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四大病原体引发为主,但不是存在有上述病原体的水生动物就一定会得病,这些病原体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爆发性繁殖、引起疾病、最终死亡,也就是说,引发水生动物发病的大多数是条件性致病的病原体。一般说来,病原体的繁殖与水产品的抗病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导致病原体大量繁殖的原因或者说有以下十三个条件:
1.鱼受伤:鱼受伤是最大的致病因素。一方面降低了自身免疫力,鱼受伤后应该和人有病害一样疼痛难忍或者心焦厌烦;另一方面加之水体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物质(包括细菌、虫体等)存在,所以,鱼受伤后的伤口也为病原体侵袭提供了“突破口”,完好无损的体表是病原体很难侵入的。因此,不论是买鱼还是卖鱼,精心捕捞,动作娴熟,让鱼不受伤是最大的终极愿景目标。
2.溶解氧低:水中溶解氧低会带来一系列的很多问题:影响水生动物正常的新陈代谢;长期低溶氧会引发厌氧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在水中大量积累。这些都为病原体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3.高温:持续高温会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氨氮毒性增强,病原体繁殖速度加快。水生动物的生存温度大多数为1-35摄氏度,超出这个范围的高温都对水生动物形成生存危机。因此,加深塘水、加注地下水、遮荫等方法可以减缓高温的影响。
4.水中有机质多:水中的有机质主要是残余饵料、腐败的水产品尸体和残肢、水产品排泄物、分泌的粘液、死亡的藻类菌类寄生虫尸体以及其它杂质。水中有机质多也可以粗略理解为富营养水或者很肥的水,水中有机质含量过多,会导致致病菌、寄生虫大量繁殖,因为后者大多以前者为食物;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还会消耗水中有限的氧气,腐败变质后会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5.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含量超高: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是水中剧毒物质,严重的几小时即可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但只要长期保持溶氧足够,这些有害物质也很难产生,或者说这些有害物质的浓度也不会很高。
6.应激反应大:应激包括: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等在短时间内的急剧变化,水生动物的拥挤、惊吓等等。水生动物对应激的耐受力都很低,如盐度、水温每小时变化不超过2摄氏度,PH值每小时变化不超过0.5,一旦超过耐受范围,水生动物就会出现代谢紊乱,常表现为:抗病力急剧下降,从而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可乘之机。
7.养殖密度大:养殖密度过大时,水生动物应该也和人在拥挤场所时一样会心烦意乱,会导致水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发生,也很容易造成溶解氧不足,水生动物的排泄物严重,一般会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水中有害物质过度积累。因此,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障水产养殖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
8.底质污浊:除了少数的上层鱼类(比如花白鲢),大多数的鱼虾蟹贝都是底栖动物。底泥的洁净与否就象人们居室的清洁卫生一样,如果让水生动物生活在极度“脏、乱、差”的环境中,对水生动物的健康有极大的破坏力,底质变坏会导致比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剧毒物质的积累,底泥恶化还会加速寄生虫的滋生。因此,清塘干塘不可少,平时的“底改”工作不能放松。
9.病、死水生动物传染病原:发病的水生动物、死后的水生动物尸体一般都是带有大量的感染病菌、病毒或虫害的,特别是死后的水生动物尸体,其身体在腐烂过程中还会进一步引发病菌的滋生。因此,死鱼要及时捞出进行填埋,不能任意丢弃。
10.外部病原带入:外部水源、工具都有可能将病原带入水体中。鱼塘进水时一定要检查水质是否良好,水源上游有鱼病发生,或者水质已受污染的水体严禁采用。发生鱼病后使用过的渔具(包括鱼网等)尽量浸泡消毒后再使用。
11.饲料变质。目前有些饲料产品中存在着细菌含量严重超标或者霉变导致饲料变质的现象,水生动物摄食这类饲料后,很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饲料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中,容易被微生物如细菌、霉菌侵染繁殖。因此,对饲料的平时管护工作要加强,生霉变质的饲料不能投喂。
12.饥饿。除了特意的“瘦身鱼”养殖外,长期喂料不够甚至很少投料,水中天然饵料又欠缺,会出现鱼体瘦弱状态,这种情况下水生动物难有抵抗病害的能力,稍有“闪失”就会鱼病暴发,且不易治好。另外,“时饱时饥”也会引起水生动物的代谢失调,因此,均衡喂食尤为重要。
13.营养不足:也可以理解为营养不良,现在常见的是长期投喂的饲料营养不全面,比如: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会使鱼的免疫能力大大下降。因此,在购买饲料时,应尽量采购信用好、口碑好的生产厂家。
(综合编辑: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