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把最聪明的汉人,大骂了一通,为何?
打开《元史》后妃传,姓弘吉剌的皇后和妃子,竟然有十五个之多。究其原因,乃在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于是,女的进皇宫,男的娶公主,弘吉剌氏发达了。
今日想说的,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老婆,也是弘吉剌氏,名察必。
我们晓得,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是很喜欢劝谏的,而李世民,也会经常听从她的意见。
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时不时要提点子意见的,从盛怒的皇帝那里,救下不少人命。
察必呢,也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起长孙皇后、马皇后,还做得更好呢。
一次,四个怯薛——先是侍卫们的称呼,后来成了元代官僚的核心阶层——想要任性了,跟忽必烈说,皇上,哥几个看着北京城外那块地,一坦平阳,土地肥沃,种草养马,那是数一数二啊。您想,马是我们蒙古人所断不能少之物,多养马,保持骑兵之优势,才能让那些心有不服的汉人,胆战心惊啊。
忽必烈一听,主意不错。也不管这几个家伙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真为朝廷着想,就批准了。
地图进献上来,等皇上确认呢,被察必知道了。
她精得很,知道自己若直接开口,说不定老公骂她句女人干政,那就做了无用功,而且以后都不好再提意见了。
正好边上太保刘秉忠在,皇后有了主意。
她假装指责刘秉忠,你是汉人中聪明的了——在她眼里,难道其他汉人不怎么聪明吗?或许吧,若真那么多聪明的,也不会被元朝灭了——勾心斗角者,或许智商高,但绝不能叫聪明啊——你的话,皇上会听,你为啥不劝他?才进京的时候,那些地若被划为养马,谁也不会有意见,现在早就划定了,又来变,合适吗?
对刘秉忠而言,这话的前一句,当然是夸他,其他汉人,没你聪明哦,你的话,连皇上都爱听呢;后一半,尽管知道她并非真心骂他,估计也听得大汗淋淋吧,毕竟,皇后有皇帝面前,还是有影响力的——可他自己明白得很,我去说直话,我活得不耐烦了么?
当然咯,皇后也就是指桑骂槐而已。忽必烈听后,觉得还是老婆说得有道理,那几个家伙,尽坑我呀。于是这事,也就黄了。
前面有言,察必在某些方面,比唐、明两大著名皇后还做得更好,具体如何?
原来,她的节俭,那真是到家了。
不过,之所以节俭,那也是被忽必烈气的。
她在太府里拿了一些缯帛,忽必烈不高兴了,说这是国家的东西,不是私人的,你别去拿哟——潜台词是,小心我治你的罪啊。
说起来,这皇后不是母仪天下吗?既然如此,也是国家工作人员啊,凭啥不能用?
不过,皇后可没这觉悟。她只是像普通女人一样,老公一讲,好啊,那我不用还不行吗?我非但不用,我还自己跟宫女们织布,捡太监们都不要的羊臑皮做地毯——这下,你满意了吧?我在替你的国家,节省银两哦!
时间一久,气也消了,自己动手,还蛮不错,于是乎,就成了习惯了。
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
扣扣公众号 历史与现实
打开《元史》后妃传,姓弘吉剌的皇后和妃子,竟然有十五个之多。究其原因,乃在当年成吉思汗铁木真有旨,“生女为后,生男尚公主,世世不绝”。于是,女的进皇宫,男的娶公主,弘吉剌氏发达了。
今日想说的,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老婆,也是弘吉剌氏,名察必。
我们晓得,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是很喜欢劝谏的,而李世民,也会经常听从她的意见。
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也是时不时要提点子意见的,从盛怒的皇帝那里,救下不少人命。
察必呢,也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起长孙皇后、马皇后,还做得更好呢。
一次,四个怯薛——先是侍卫们的称呼,后来成了元代官僚的核心阶层——想要任性了,跟忽必烈说,皇上,哥几个看着北京城外那块地,一坦平阳,土地肥沃,种草养马,那是数一数二啊。您想,马是我们蒙古人所断不能少之物,多养马,保持骑兵之优势,才能让那些心有不服的汉人,胆战心惊啊。
忽必烈一听,主意不错。也不管这几个家伙到底是出于私心还是真为朝廷着想,就批准了。
地图进献上来,等皇上确认呢,被察必知道了。
她精得很,知道自己若直接开口,说不定老公骂她句女人干政,那就做了无用功,而且以后都不好再提意见了。
正好边上太保刘秉忠在,皇后有了主意。
她假装指责刘秉忠,你是汉人中聪明的了——在她眼里,难道其他汉人不怎么聪明吗?或许吧,若真那么多聪明的,也不会被元朝灭了——勾心斗角者,或许智商高,但绝不能叫聪明啊——你的话,皇上会听,你为啥不劝他?才进京的时候,那些地若被划为养马,谁也不会有意见,现在早就划定了,又来变,合适吗?
对刘秉忠而言,这话的前一句,当然是夸他,其他汉人,没你聪明哦,你的话,连皇上都爱听呢;后一半,尽管知道她并非真心骂他,估计也听得大汗淋淋吧,毕竟,皇后有皇帝面前,还是有影响力的——可他自己明白得很,我去说直话,我活得不耐烦了么?
当然咯,皇后也就是指桑骂槐而已。忽必烈听后,觉得还是老婆说得有道理,那几个家伙,尽坑我呀。于是这事,也就黄了。
前面有言,察必在某些方面,比唐、明两大著名皇后还做得更好,具体如何?
原来,她的节俭,那真是到家了。
不过,之所以节俭,那也是被忽必烈气的。
她在太府里拿了一些缯帛,忽必烈不高兴了,说这是国家的东西,不是私人的,你别去拿哟——潜台词是,小心我治你的罪啊。
说起来,这皇后不是母仪天下吗?既然如此,也是国家工作人员啊,凭啥不能用?
不过,皇后可没这觉悟。她只是像普通女人一样,老公一讲,好啊,那我不用还不行吗?我非但不用,我还自己跟宫女们织布,捡太监们都不要的羊臑皮做地毯——这下,你满意了吧?我在替你的国家,节省银两哦!
时间一久,气也消了,自己动手,还蛮不错,于是乎,就成了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