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共情能力直接决定娃的性格,怎么培养,家长的角色很重要
先来看一个笑话:邻居家的闺女上幼儿园小班,开学第一天被投诉了,原因是全班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就她不哭,镇定地坐在那里看老师一个一个地哄,好不容易平静下来了,她一句,爸爸妈妈不要你们咯,马上全班又哭成一片……
这个笑话中透露出来的其实是孩子的共情能力,因为这个女孩儿缺乏共情能力,对同学的伤心视而不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父母不要他们的危局,所以才会惹得全班集体大哭,让老师再次陷入混乱的状态中。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现实中却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对孩子共情能力的培养。共情,又称神入、同理心,指的是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的识别,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并作出相应情绪反应的过程。它包含两部分,一是能识别、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情感,二是做出恰当的情绪反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善解人意”。
孩子的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影响较大
与共情类似的词语有理解、谅解、同情、包容等,但又和这些状态有所不同,它更强调“互换”的感受,以及由此做出的恰当反应。共情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走向,比如他是孤僻不合群的,还是开朗大度极富感染力的,都和是否能构建起良好的共情能力有关。
共情能力也构成情商的一部分,更对人际交往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力。就像开篇提到的小女孩,如果她能做到“理解同学失去父母的处境”,并和同学一样“感受到离开父母的悲伤”,然后做出“安抚”的对应举动,那她就不会被老师投诉,而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孩子。相反,共情能力培养不足,不仅会对亲子关系造成破坏,还会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共情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可体现在职场、学业、生活、婚姻等各个方面。人类是群居动物,需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支持与帮助,也需要借由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完整的人生,共情能力就是为复杂的人际关系穿针引线,起到联结、共识作用的,非常重要。
有人说,孩子太小,和他说共情太早,其实不然。事实上,孩子从出生时起就已经具备了共情能力,关键看家长能否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的,往往差别也很大。比如,很小的孩子去打预防针,听到其他小朋友的哭泣他也能哭起来,再大一点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不开心,他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和零食进行分享,以此安慰同伴,这都是孩子最纯粹的共情能力。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助力,让孩子能获得较为完善的共情能力训练。
如何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很多人将同情和共情混为一谈,这是不同的。如果你很伤心,我也很伤心,这叫共情。如果你很伤心,我明白你的伤心,这叫同情。同情的意思是我明白你的感受,重视你的感受。我很在乎你,但是我没必要和你有同样的情绪。
之所以特别强调共情能力,是它不仅重“情”,更重“反应”,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如何在此情境下采取对应的策略。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下,父母该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共情能力。
1、 对孩子的身心要求保持敏感性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儿时期,对其生理需要的满足度还是很高的,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需要。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家长的依赖性是很大的,要求看护者对孩子的身心需求保持敏感性,即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有某方面的需求,并积极做出回应,给予及时满足。
对生理需要敏感性:如能分辨出宝宝哭的具体原因,如饥饿、想睡觉还是拉臭臭,并做出恰当反应。对陪伴需要敏感性:能达成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给予其充足的安全感。对自主需要敏感: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的意愿,并接纳他的任何想法。孩子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才能以“满足”的状态去共情,这点很重要。
2、做“心智化”的父母,与孩子“共情互动”
心理学中的心智化指的是理解表面行为背后的心理状态的能力,这种理解可以针对自己,也可以针对他人。要想让孩子具有极佳的共情能力,父母首先就要做“心智化”的父母,家长首先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行为,做到换位思考,才能与孩子形成共情能力的互动练习。
其次,家长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观察,对自己有个初步的认识,再引导他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想想“如果我是父母,我该怎么办”,以此来不断强化孩子的共情能力。如此不仅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也是孩子掌握共情能力的开端。
3、 教会孩子认知情绪,并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可以通过绘本或做游戏的方式,教会孩子对人的情绪进行认知和分辨,如最基本的喜、怒、哀、乐、惧都是怎样的状态。一个人流泪代表什么,微笑往往意味着什么,也要让孩子自己学会表达情绪,并理解各种不同情绪下的状态。
在感知并理解的情况下,再教会孩子用尽量精准的语言来描述,来丰富孩子的情绪体验和表达,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别人的情绪,以及应该怎样进行回应。比如,有的孩子会说:“给老师气屁了!”家长不要过度指责,而要引导宝贝,问他屁代表着什么,如果孩子说代表臭,不好,你就可以纠正他说“给老师气坏了”。
4、 用非语言方式体会“言外之意”
这点对于小朋友可能有难度,但通过观察和练习还是可以攻克的,也是高段位共情能力宝宝所该具有的技能。一个孩子在奔跑中磕破了腿,另一个孩子问他“疼吗?”他可能咬着牙回答“不疼”。聪明的宝宝可以从摔伤孩子眼角的泪花和颤抖的双腿上看到奥妙,感到“他其实很疼”,然后做出抱抱的动作,这就是共情能力。
非语言方式之外有两种,一种是以上提到的肢体语言,可以辅助孩子判断对方的情况。如果遇到对方不愿意开口的事情,孩子不妨也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同情或支持。另一种就是常识判断了,不再赘述。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让宝宝具有共情能力并不是一味的迁就和退让,而是培养他的高情商。结尾附加儿童发展心理学家 William Damon(1988)对从婴儿期至青春期的儿童共情能力发展变化表,给各位爸妈做个参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