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 | 她说了20分钟,只为证明自己不行:当一个人决心否定自己,安慰也没用……

作者:时差少女S
来源:心理0时差(PsyTime)
上周一个朋友找我诉苦,原因是她在公司做了一个项目报告,结果被领导和同事否定了。
电话里的她超级丧,说了一大通,列举了自己进公司一年来所有失败的记录……大概说了四五条失败记录之后,她下了一个结论:
“我真的太差了,干啥都不行。我根本就不适合这个工作。”
听到这些话,我本能的反应就是鼓励她,说她在我眼里是那么优秀,根本不是她说的这么差。
“你之前那个项目不就得到了认可嘛,你做事一向这么认真负责任,真的很棒的。”
结果她说:“好吧,我就当你是安慰我。但事实就是我真的很失败。”
……
空气突然安静,轮到我开始沮丧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时刻?就是对方的 “自我否定式” 诉苦,让你感觉到了无力,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说什么?
实际上我的那番鼓励并不违心,在我看来她就是这么优秀,清华毕业、履历那么漂亮,工作又那么有热情……
但是对于一个决心自我否定的人来说,此时的鼓励再真诚,也只是 “无效安慰”。
毕竟她已经罗列了一堆证据来支持她的结论。
话说回来,生活中谁又没说过几句自否的话呢?
“我真的太差了,没公司会要我。”
“我就是个学渣。”
“像我这么丑的人,谁会看上我?”
当你陷入一系列的沮丧中时,你的自我否定是想要表达什么,又想要得到什么安慰?

面对 “自我否定”,

为什么别人的鼓励没用?

作为一个学心理学的人,“安慰别人时,讲道理没用” 的道理还是懂的。
但是回想我跟这位朋友的沟通过程,我以为 “鼓励” 并不是讲道理,是一种包容和接纳。
那为什么她听不进去我的鼓励呢?
查了一下资料,看到了心理学家 Gottman 曾提出两个安慰的概念:
1. 情绪回避
2. 情绪引导
这两个概念其实起源于家庭教育的研究,研究者发现,同样是面对情绪崩溃的熊孩子,父母们的做法截然不同。
有一些父母一碰到孩子大声哭闹、发脾气时,会心烦不已,他们把这些情绪看为一种需要克服、渡过,但不能停留的东西,因此会想办法回避这些情绪。
温柔的做法就是立马用玩具转移孩子注意力、或者抱起来不耐烦地重复 “乖别哭了” ;严厉点可能就是大声呵斥孩子、甚至惩罚,希望这些情绪尽快停止。
这种策略便是情绪回避。
而另外一些父母,会把这些情绪当作一个促进亲密接触、或者教导的机会,由此进行情绪引导。
他们会反复确认孩子的感受、试图去理解这些看起来无厘头的情绪;并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慢慢引导孩子去调整情绪。
Gottman 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情绪引导是一种更加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被安慰的孩子们,通常有较安全的依恋模式、更稳定的情绪、甚至更成熟的社交。
这些理论慢慢发展,开始延申到成年人的情绪管理中,尤其是心理咨询或者一些服务行业。
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做不到每天用专业的态度去解决身边朋友的问题,那就太累了。
但是这却对我们有一些启发,让我们知道为什么有时候安慰没用。
想想这样一个对话:
“我太糟糕了,太失败了,不知道自己能干嘛。”
“没有呀,你哪里失败了,你很优秀呀,你看你的学历……”
这时候你的肯定和夸奖,其实是在否认他当下的情绪,并试图转移或者替换这些情绪,好像在表达 “你不能觉得自己不行,你一定要自信。”
我们以为几句鼓励可以带来自信,但是实际上却作用不大。
因为自卑的情绪、自怜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它并没有那么可怕。
而情绪引导应该怎么做呢?有几个小技巧:
1.你可以适当自我暴露,他聊他有多失败,你也可以聊聊自己的失败经历,但是别比惨;
2.询问他的一些感受,比如关心他今天具体的经历。以我朋友的例子来说,可以问问她报告完大家都给了什么意见,这些意见是中肯还是偏激,有没有不合理之类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她可能会慢慢体会到自己情绪的来源;
拥抱这些 “否定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引导。
拿什么拯救你的自我否定?
好了,说完了怎么安慰,还是得来说点实际的。
毕竟别人的情绪的安抚是第一步,后面还是要靠自己来调整情绪。
这时候就需要来了解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可的情绪产生途径有两种:
1.你的理解决定了情绪:
大脑皮层经过对事件的思考,产生了对环境或自己的评价,这种评价经过下丘脑、通过杏仁核产生了情绪体验;
2.生理反应决定了情绪:
没有经过大脑皮层的加工,环境直接通过下丘脑影响了自主神经,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产生情绪体验。
一般来说,第二种途径只有在经历重大创伤才会遇见,比如地震、亲人去世等这种。
而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情绪,还是通过第一种途径产生的。也就是你对一件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之后,才会出现情绪。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回避某一些环境,来避免情绪的产生,比如你知道见到某个人就会让你不开心,那么你就别去见了,这就是一种环境选择;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无法选择环境,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只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才能调整情绪。
自我否定就是一种情绪的结果,在遭遇失败之后,你感觉到异常失落、痛苦、绝望,觉得所有糟糕的结果全是自己导致的,于是用自我否定来宣泄情绪。
注意,这时候 “自我归因” 其实是自我否定的一个认知前提,你只有觉得 “是自己导致了所有的失败”,才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从长远来看,一个人要慢慢减少自我否定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改变 “归因方式” 来解决,比如你这次的项目遭到了领导的否定,你可能的归因方式有:
1. 领导们不懂,没有看到你项目的亮点;
2. 时间太仓促,你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别报告,因此表达不够清晰;
3. 这个项目本身就很难,客观条件就很局限,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4. 合作的同事们拉了后腿;
5. ……
换一个归因方式,可能自我否定就不至于这么来势汹汹了。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认知的调整,并不是你情绪爆发的当下能解决的,毕竟当时你在绝望当中,情绪已经完全控制了你,你想改变归因方式也很难。
寻求朋友的帮助,向他人倾诉可以是第一步,但是当情绪被安抚之后,一个人冷静下来时,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思考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才是长久之计。
你相信吗?
“自我否定”可能真是一种特长
说到归因,有些人看到我上面列的那几条,就会有一种 “甩锅” 的警觉。
于是质问我:“你这不是教人推卸责任嘛!”
说到情绪管理,我们不得不承认甩锅是个好方法;但是说到自我否定这件事,它还真的是一种特长。
有心理学家发现,自我否定其实是 “自省” 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人遇到事情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责任推给别人;他们 “一日三省吾身”,总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更有趣的是,有研究发现,一个擅长自省的人,往往很善于共情。面对别人的负面情绪,他们比别人更能理解对方,更懂得如何安慰。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省都是好事,心理学家Joireman 将自省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刍(self-rumination),一种是反思(self - reflection)。
举个例子:
今天你去办公室,感觉到周围的同事好像在窃窃私语,你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平常见到同事小 A,他都会大老远就热情打招呼,今天他却有点冷漠,说了一声 “早” 就过去了。
你这时候开始坐立不安、思绪不宁,越想越觉得同事们对自己有意见、排挤自己。
然后你就闷闷不乐,一天都没心情干活;中午吃饭时间到了,你不敢跟他们一起吃,只好默默自己点外卖。
这就叫做反刍。
而反思则是:你感觉不对劲,回想了一下这几天的工作流程,想想是否有一些让同事误会的地方;然后你私底下主动问了小 A,问他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今天冷冷的,他告诉了你真实的答案……
研究发现,反刍跟人格中的神经质有关;而反思则跟开放性有关。
反刍会让你陷入无厘头的负面情绪里,扰乱生活、降低效率;
而反思会让你更加开放地去思考问题,总结经验,并且取得突破。
所以,如果你经常自我否定,那说明你凡事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并不一定是件坏事。让自己多一些反思、少一些反刍,你会发现自己有别人没有的优势。
你情感细腻、懂得共情;你自律勤奋,成长飞快。
写完这篇文章,我意识到那位跟我抱怨的朋友,其实就是一位非常擅长 “反思” 的人。
我们最近一起策划一个活动,活动结束后,她坐地铁回家的路上,竟然就在群里给我们发了自己的总结。
她写了几点自己组织上的不足,并提出了下次的解决方案。
以前我会觉得,她不够自信、太爱否定自己了,每次都会说自己做得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现在我明白,她跟我说的时候,其实只是一种情绪的倾诉;倾诉完了,她能够把情绪转化为内省的动力;
她的反思的能力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这也就难怪她的履历这么丰富和优异了。
谁说这不是一种特长呢!

点击下图,订阅半月谈

作者:时差少女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