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高僧的一首诗,只有8句,道尽隐士的娴雅生活,足以媲美贾岛

“一个人一首诗”,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唐代的那些著名诗人,你会选用哪首诗呢?比如说李白,比如说杜甫,比如说王维、孟浩然……

实际上,这些人流传下来的诗文非常多,而且经典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真的要用一首诗来代表他们的水平,确实不太容易。

可是,提到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那首《寻隐者不遇》。整首诗语淡情浓,自有一股清新飘逸的味道在其中。

事实上,在唐代诗坛,能够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相媲美的诗作也有很多,比如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首《寻陆鸿渐不遇》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高僧皎然,就是一首佳作。它虽然只有8句,却道尽隐士的娴雅生活,足以媲美贾岛。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在唐代诗坛,会写诗的和尚非常多,比如像我们前文提到的诗人贾岛,他其实以前也当过和尚,法号“无本”。后来,在韩愈的劝说下,他又还俗了,却累举不第。

作为一位“苦吟诗人”,后人还是比较喜欢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然而,在读了这首《寻陆鸿渐不遇》以后,大家会发现:真正的世外高人写的诗,确实很不俗。

很显然,这首诗整体而言其实就写了诗人到山中访友,然而朋友恰巧不在的一件事情。诗作题目中的陆鸿渐,其实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圣陆羽

史载,陆羽隐居在湖州的苕溪,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尽管如此,他与世俗的联系也并未切断,“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其中,他与诗僧皎然的忘年交更是传诵千古的美谈。

彼时,皎然一有空闲便去寻访陆羽。这一次,他然没有见到陆羽本人,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诗作运用了大量唯美意向,朴素生动,为世人展现了隐士闲适清净的生活情趣。

诗作首二句“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颇有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隐士风格。陆羽的新家离城不远,十分幽静,要沿着野外的小路走到桑麻丛中才能见到。

由此可见,陆羽的生活情绪高雅不俗。而后“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二句,点出此时应该是清爽的秋天,陆羽在住宅外种了很多菊花,但是到了秋天还没有开花。

“桑麻、菊花”,诗人仿佛有意为之,抑扬结合,将陆羽所住环境的幽僻娓娓道来。至此,一个超尘绝俗的隐士形象便呈现在世人眼前。

同时,诗人访友的兴致却未减退,他“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他上前敲了敲门,发现朋友不在,连狗吠的声音都没有。可是,他还是抱着希望,又转身问了问旁边的邻居。

实际上,皎然非常想见到陆羽。现在,他敲门不应,狗亦无吠,没有必要再去计较陆羽什么时候回来了。他为什么还要转身去问西家呢?这样写是不是显得多余无谓呢?

其实不然!皎然问讯于西家,即写出了他对陆羽的思慕以及不遇的惆怅,又借西家之口写出陆羽高蹈尘外超凡脱俗的形象。

由此看来,他与陆羽成为忘年交是有根由的,而且这也非常符合禅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旨趣。 那么,陆羽究竟去了哪里?

诗作最后说“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邻居说,陆羽每天都会往山中去,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是太阳西斜要落山了,真是奇怪。

这个“每”字,将西邻说话时的神情刻画得活灵活现。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让这位西邻迷惑不解。到这里,陆羽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风骨就从侧面展露无遗了。

整首诗虽然描写的是一件寻友不遇之事,却句句都在写人。诗作正反结合,虚实相间,刻画出了陆羽作为隐士疏狂不俗的形象。这样的忘年交,确实令人羡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