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针刺也可代替麻醉药物

编者按:
3月27日至4月2日,是我国首个“中国麻醉周”,主题为“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中国麻醉周”是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倡议发起的,旨在促进群众深入了解麻醉学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手术麻醉及围术期康复,提高麻醉学科的公众认知度。麻醉有着怎样的发展史?麻醉医生的工作是不是就是打一针这么简单?麻醉到底会不会让人的智力下降?
在首个“中国麻醉周”到来之际,华商报特邀我国麻醉医学界的巨擘、知名麻醉医学专家、院长熊利泽教授,为您纵论麻醉的前世今生,带您走近颇为神秘的麻醉世界。
在临床麻醉的历史上,曾有一种麻醉方式,只需要针刺某些部位,而不使用麻醉药物,就能让患者完全清醒地接受手术,这是中国人对麻醉医学的重要贡献之一。
唐代狄仁杰就曾用针刺为患儿止痛
针刺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代《集异记》就记载了狄仁杰用针刺进行止痛、为一患儿摘取鼻部疣赘的故事。但针刺用于真正意义上的手术麻醉却是在一千多年以后。
1958年8月30日,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采用传统针刺手法针刺双侧合谷穴,对1例患者施行扁桃体摘除术。整个手术过程并未注入任何麻醉药物,患者仅有轻度恶心和手术部位局部少量出血,手术情况良好。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报道的仅用针刺止痛完成的手术。
同年的12月5日,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应用电针方法刺激患者双侧内关和太冲穴,也成功完成了一例扁桃体摘除术。
经报纸报道后,针刺麻醉很快在全国掀起一股热潮。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度访华时还曾要求参观针刺麻醉手术。到1979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总例数跃增至200多万例,针刺麻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新型麻醉药物和技术大规模进入中国,新药物和新技术为患者带来了更充分的镇痛,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好的肌肉松弛条件。在西方现代麻醉学的强势来袭之后,针刺麻醉的弊端显得尤为突出。此后数年,针刺麻醉逐渐离开了大众的视野。
针刺麻醉再度回到手术室
随着时代变化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手术的复杂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挑战,高危患者越来越多。国外研究和统计报告显示,手术后30天内患者死亡率仍高达0.56%~4.00%。按世界平均值估算,我国2016年有至少90万的患者在术后死亡,已成为我国排名第四位的死亡原因。
人们已经发现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能够一定程度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从而降低病人的死亡率。那么,如何在满足手术需要和患者安全的同时,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呢?此时,针刺麻醉就成为一个绝佳的选择。
最新研究表明,针刺最大的优势是通过调动患者自身的内源性机制,产生镇痛作用并调节生理状态,理论上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与现代麻醉药物和技术联合应用,能够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效果。
随着国内不少麻醉学家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努力,针刺麻醉这一一度远离普通大众视野的麻醉方式,再度回到了医院的手术室。过去30年间,针对针刺麻醉的大量科学研究发现:联合应用针刺可以减少吸入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物、镇静和镇痛药物的用量。进一步的研究还证实,针刺麻醉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合理应用针刺还有助于稳定术中呼吸和循环功能,提高麻醉安全性;而且,针刺麻醉能缩短病人的苏醒时间,防治术后恶心呕吐,减轻术后疼痛强度,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其不良反应;此外,针刺麻醉还能改善患者由于疾病、手术和药物等因素造成的免疫抑制,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等作用。原来,现代麻醉并不是针刺麻醉的“终结者”,二者其实可以成为一对齐头并进的“合作者”。
让“针药平衡麻醉”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随着针刺麻醉研究的逐渐深入,它的地位也不断被更改。自1996年著名的针刺研究学者韩济生院士提出“针刺辅助麻醉”以来,围术期针刺又经历了“针药复合麻醉”的阶段,针刺在现代麻醉中的应用在不断提高。
2015年,笔者的研究团队在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针刺减少麻醉药物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等积极效应的显著结果,提出“针药平衡麻醉”的新概念,将针刺与麻醉药物提到平衡作用的高度,强调手术麻醉与患者安全之间的平衡、外源性药物与患者自身保护之间的平衡、手术创伤与术后恢复之间的平衡以及麻醉状态与清醒状态之间的平衡过渡。我们将这一概念先后发表于《英国麻醉学杂志》和《中华麻醉学杂志》,均获得了高度认可。
我们在提出概念的同时也意识到针药平衡麻醉仍面临一些问题,例如,如何针对不同的患者选择最佳的针刺方案,不仅需要中西医双方合作,还需要科学的临床试验予以证实;针药平衡麻醉是否对手术患者的远期健康产生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仍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因此,加强针药平衡麻醉的科学研究,挖掘理论意义,扩大临床应用,将是针药平衡麻醉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服务手术患者的唯一途径。
我们对针药平衡麻醉充满信心,坚信用科学的方法解读“平衡”二字,将为针刺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开辟光明的未来。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人了解针药平衡麻醉,享受这一温和有效的麻醉方式为您带来的安全舒适的麻醉新体验。 熊利泽 杨谦梓
【作者简介】
熊利泽: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亚澳麻醉学会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计划特聘教授,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杨谦梓:麻醉科主治医师,博士,曾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两年博士后研究,发表英文论文22篇,现担任针刺研究973项目“腧穴配伍效应规律及生物学效应研究”办公室主任。
麻醉问答
手术麻醉前为什么要禁食?
华商报:手术麻醉前,医生往往要求患者要禁食,这是为什么?
熊利泽:如果胃内有食物,在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呕吐或返流,并且麻醉后患者的意识消失,平常能够保护我们的咽部反射消失,气管入口的声门不能关闭,就会引起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内,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后果是致命的。因此,为保证患者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医生都会要求手术麻醉前禁食一段时间。
小孩感冒咳嗽时为何不宜麻醉?
华商报:给小孩麻醉时,医生常会问家长,孩子最近有没有感冒咳嗽,这是为什么?
熊利泽:小孩的呼吸系统,特别是气管尚处在发育阶段,会由于免疫力低和外界环境变化出现炎症反应(反应性增高)的表现。小孩如果处在感冒咳嗽阶段,证明孩子的气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此时,一个小的刺激就可能引起严重气管痉挛或支气管痉挛,有时也会发生急性喉痉挛,这十分危险,常会危及生命。
因此,当孩子感冒咳嗽时,最好等到气道疾病痊愈后再进行麻醉。如果是急诊,则应将这一情况如实告知麻醉医生,麻醉医生会进行专业评估手术最佳时机并做好应急预案。
全身麻醉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华商报:网上有人说麻醉会让人变傻,特别是一些家长担心麻醉会影响孩子的智力,是这样吗?
熊利泽:这个问题常常会被问到。我们从专业角度进行探讨:首先,手术后一些人发生认知功能损害是一个临床现象,学术界将其定义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人中发生率会比较高;其次,由于手术和麻醉两个因素同时存在,加之忍受病痛,患者短时间内承受的身体创伤和心理打击都很大,是否因为“麻醉”这种单一因素导致“变傻”还不能明确。所以,麻醉作为有效降低手术应激与疼痛的措施,所带来的益处更大,我们应合理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属于高危人群,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降低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
关于麻醉对孩子智力发育是否有影响的话题,从2009年第一例临床研究报道出现之后一直存在争论,但是,即便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一些大型临床研究尚不能得出明确结论。不过现代麻醉采用的麻醉药物对人体影响极小,依据现有证据,短时间接受全身麻醉,并不会对孩子的智力造成严重影响。
局麻与全麻哪种方式更安全?
华商报:老百姓知道的麻醉方式主要有全麻和局麻,那么,选择哪种麻醉方式更安全呢?
熊利泽:麻醉学发展到今天,已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成熟的麻醉技术与方法。老百姓常说的全麻、局麻,已包括了专业上说的吸入全身麻醉、静脉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区域麻醉等多种麻醉方式。
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更安全,取决于三个因素:1)患者要进行的手术。如对于一个大的器官移植手术,全身麻醉是更安全的选择,且必须选择全身麻醉;2)患者的个体情况。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身体状况如何等等都是考量的因素;3)麻醉医生对麻醉技术掌握水平。如对一个长期使用全身麻醉实施某种手术麻醉的医生,如果选择自己不熟悉的神经阻滞麻醉完成同样的手术,就会有发生更多问题的风险。 华商报记者 卢红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