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1920 年生,河北藁城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主任医师。2008 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 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临床擅治眩晕、脾胃病、风湿病、内科等疑难疾病。国医大师路志正出生于1920年,却仍坚持上临床;随诊的大夫都知道,他看病思维清晰缜密,善于治疗疑难杂症。路老常说,他屡获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治疗时从脾胃入手。其实不光治病,他在养生时也不离脾胃。很多人早就听中医说,吃大枣补气血;但又听一些营养学家说,吃大枣补血只是个传说;让人无所适从。其实,中医对此有自己的解释。中医理论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只有脾胃功能健全时,摄入的食物才能正常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津、精等精微物质。当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时,就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如吃得少,容易疲劳,肌肉无力,身体懒动,面色萎黄等。这种情况就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而大枣可以补脾胃,益气血,调营卫,安心神。《神农本草经》记载“(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大枣不是单纯补充营养成分而是从不同角度促进气血生化,解决“开源”的问题,自然不再气血亏虚。单以吃大枣补气血来说,是生吃,煮着吃,还是煲汤呢?都不是,路老认为,吃大枣应干蒸着吃。首先选择肉厚、色泽鲜艳、质地较沉的大枣,洗去杂质,无需长时间浸泡,即可用中火隔水蒸,大约20 分钟;而后置阴凉处3 小时~ 4 小时。再蒸20分钟,水沸腾后宜小火。当每次吃时,再蒸1 次,剥去硬皮和内核。如此加工后可以健脾养血、补血,促进胃肠吸收。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大枣,如是脾气虚弱且湿气较重,见形体偏胖、腹胀、大便黏滞不爽、舌苔腻等症状的人,则不宜食用;再者,患有糖尿病的人要少吃。这类人该怎么办呢?路老常选用《温病条辨》里的“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进行加减以祛湿化浊。如在长夏季节,则可喝绿豆汤或以50 克薏苡仁与100 克大米煮粥服用。同时,要少吃生冷之品,如冰糕、冰镇西瓜等。等湿邪去掉了,脾胃功能会慢慢恢复,气血不足的问题也会缓解。从中医对脾胃的认识看,胃主受纳,脾主运化。现代人生活条件改善了,常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打嗝、泛酸、呕吐等症状。路老推荐用陈皮泡水服用,如是广东新会的陈皮会更好。且陈皮陈久者良,越久香气越浓,其行气祛湿的作用越强。一般用3 克陈皮泡水就够了。此外,他还给出了一个治疗消化不良的小方:炒山楂30 克,炒神曲20 克,炒麦芽20 克,陈皮20 克,苏叶15 克,水煎服。中医讲山楂可以消肉食,《本草新编》曰“煮肉少加(山楂),须臾即烂,故尤化肉食。”神曲可以消酒食,麦芽可消面食,加陈皮行气,苏叶畅中。全方具有消食理气,宽中和胃的功效。此外,还可以通过揉腹的办法来解决。先将双手搓热,然后以右手压住肚脐,左手置于右手上,以肚脐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螺旋式外扩,逐渐扩大按摩范围至整个腹部,而后再逐渐缩小范围,回归至肚脐。接着以左手按肚脐,右手置于左手上,呈逆时针、螺旋式外扩,逐渐至整个腹部,最后再揉回至脐部。按揉的次数没有硬性规定,可根据每人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在饭后一个半小时进行,按摩前需排空二便。需要注意的是,有腹部疾患如经常腹泻、子宫肌瘤的人群不适合运用此法。揉腹如能与上面的治疗消化不良的小方配合应用,效果更佳。在现在的上班族中,每天生活在中央空调控温的大楼里,一天面对电脑十多个小时,再加上中午去快餐店吃些口味很重的饭菜,于是有些人就出现每天口干想喝水,但饮水又不多,伴手足心热,眼目干涩,四肢无力,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或裂纹等症状,这些都是津液不足,尤其是胃液亏虚导致的。路老介绍,这样的人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要少吃辛辣(如辣椒、芥末、大蒜),少熬夜;并且可以练习下面这种生津的方法。练习此套动作时,先凝心静坐。用舌尖微顶上腭,有唾液(路老称为“自家水”)涌出,待充满口腔后用舌搅拌几次,一般分3 次,然后用意念将唾液缓缓咽下送至丹田;或在空闲的时候,用舌头绕触口齿,待口内唾液聚满,鼓漱几遍,徐徐咽下。路老强调此法虽然简单但贵在坚持,能生津养胃。传说此法为西汉蒯京所创,此人长期坚持,寿臻120 多岁。宋代大文学家、养生学家苏东坡赞其“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由此可见古人也十分重视唾液的作用。孔子提出过“不撤姜食,不多食”的养生思想,在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他竟活了73 岁,这与其食用生姜有密切关系。路老非常推崇孔子这一观点,认为生姜是调养脾胃、养生防病的必备之品,坚持吃了40 多年的生姜。现代研究发现,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消化。姜还有加快人体新陈代谢、通经络、抗衰老的作用。气候变冷时吃生姜可通阳御寒、温脾暖胃、预防感冒。吃饭不香时,吃姜能够改善食欲,增加饭量。尤其是有胃溃疡、虚寒性胃炎、肠炎的病人,经常吃点姜,对于改善恶心、呕吐的症状很有好处。姜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但路老喜欢用醋泡着吃。
把生姜切片或切丝,放入米醋或香醋中浸泡一周后,每天早晨吃两三片,可起到温胃散寒、提神醒脑、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生姜本是一味发散的药,醋有收敛之效,用醋泡姜,醋能活血止痛,防止姜太辣而发散太过,泡后食用,对健康大有裨益。
虽然生姜有顾护脾胃功效,但不可多食。路老说生姜一次吃几片就够,有和胃降气、增加食欲的作用。但吃太多则会导致胃热。老年人如果咳有泡沫的白痰,可以吃生姜,但是痰黄或干咳无痰的,就不要吃了。
俗话说:“早上吃姜似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一天之内,早上食生姜最好。人的养生要顺应四时,与大自然日出一样,早晨人体阳气回升,此时进食温性的生姜,可以帮助人体阳气的升发。晚上自然界的阳气收敛,人体的阳气也已收敛,此时如果过食生姜则影响阳气内敛,不利于劳累后身体的恢复,有害健康。路老说,当然凡事不可绝对,比如晚上散步时出汗着凉了,喝点姜糖水,一出汗,病可能就好了。路老每天必喝三杯茶,但依据时间不同,所饮品种也不一样,其中除蕴含天人合一的顺时养生观外,还体现了重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早晨喝绿茶,有助于阳气升发,使心神俱旺。“一日之计在于晨”,上午阳强阴弱,阳气趋于表,气机上升,是人体功能最旺盛的时期。绿茶又称不发酵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因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属茶中之阳。此时饮绿茶,可以帮助脾胃消化,养护心气,运化水谷精微于全身,保持精力旺盛,即所谓提神醒脑。
乌龙茶可健脾消食,助消化。午后阳气渐弱,阴气渐升,脾胃功能较上午有所减弱。人们常在午餐时吃一些油腻食物,妨碍脾胃运化。《本草拾遗》记载,饮茶可以“去人脂,久食令人瘦”,可见饮茶去肥腻功效自古受人推崇。乌龙茶是中国茶的代表,如铁观音等,属于半发酵茶,主要成分为单宁酸,能够刺激胰脏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减少糖类和脂肪的吸收,促进脂肪燃烧,尤其能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因此下午喝乌龙茶,具有健脾消食、促进运化、减脂降糖的作用,是人体保健防病的佳品。
普洱茶可护胃、养胃,有助于睡眠。夜里阴强阳弱,阳气趋于里,气机下降。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普洱茶(熟普),甘滑醇厚,进入人体后附着在胃的表层,形成保护膜,长期饮用可起到护胃、养胃的作用。其中的咖啡因经多年陈放发酵,作用减弱,所以喝后不会兴奋,使人能够安睡。普洱茶还有补气固精作用,热饮肠胃舒适,还可治疗尿频。路老特别提醒,喝茶一定不要浓,且泡了两三次后,没有香味就要换了。浓茶中有大量的鞣酸,对大便有收敛作用,尤其不适合老年人喝。
-完-
小伙伴们好,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微信更改了推送规则,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如果不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可能就看不到我们的推送了!
如果不想错过五味古法中医的精彩内容,就赶紧星标⭐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