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原来专家搞错了2000多年:小人的脚——分家 | 夕霞夜话——汉字的童年(4)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写在前面
本人不是专门搞文字研究的,本着对汉字的喜爱,以己之心,度着先人造字时的场景及心态,写出自己对汉字的理解,与热爱汉字的同仁共享,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 文章正文 ·
小人
的脚——分家(2)
不管怎么说,这些字都跟这个脚么丫子有关。后来,这个
用得多了,家庭大了,
口众多,就分家了。
主要分为四枝:
一是“走”字旁。
“走”,甲骨文写作
,像整个人在跑,所以,在古汉语里,“走”当“跑、逃跑”讲,一般表示全身性动作,这是“走”的本义。如:赴,赵,赳,起,赶,越,趄,趁,趋,超,趣,趟,趓,赼,趔,趱等;
二是“之”字旁。
“之”,甲骨文写作
,一是代表自身的脚指,同时表示脚趾的本质,就是“走”“移动”,表示“往”“去”“来”等动作,用英语的时态来表示,就是“进行时”。这个本义。甲骨文所造之字,一为像形,表自身的特点,为名词,为表意,主要表达这个字的功能,如这个“脚”,象脚形,名词,主要功能是“走”“动”,所以,
本身就有名词和动词的功能。如:过,迈,送,逆,达,逮,迁,迎,迷,逝,进,遁,迟,还,逛,逗,追,近,迫,选,达,远,近,返,逋,逛,逶,逅,途,违等;
三是“足”字旁。
“足”,甲骨文写作
,表示人体的下半身,不光指脚,脚趾头的细小部位,一般突出的是下半身的,有小动作。如跃,趴,趻,趾,趿,趵,趼,趺,跄,跑,跨,踱,蹓,踣,跶,跳,蹑,践,踪,跟,踩,踏,距,蹲,蹭等。
四是“止”字旁。
“止”,甲骨文写作
,表示“停止”,下边的一横,表示脚到达了某处,一般表示停留在此地,突出的是“停留在某处、某地而不动”为“止”。如:止,出,处,步,正,征,歪,址,武,此,歧等。
不管孙悟空有多少变,总之,都变不出猴子以外去。
也一样,不论怎么变,凡是带“之”、“走”、“足”旁的字,都是动词,和这个
的动作有关,他们是真亲戚,有着打不断的血缘关系。
童年的汉字,也有双胞胎的情况,由于长像及血缘关系太近了,后世人有时真的分不清,认混了,导至老二的事变成老大了。
看看这两个字,脚趾不用说,就是一个脚下有一“横”,一个就是一个脚趾头。
,
。专家学者把这两个字误认作
止,
之。
现在,用的最多的就是个人名章的篆刻,比如“某某某之印,都用
字。
由于“止”和“之”的误认,导致现在最著名的错误,就是“止于至善”。全国好多学校把“止于至善”,做为校训,刻在石头上,立在学校的大门口。动动脑筋想想,到哪里是“至善”,就要止在那里吗?“停止在至善”,就是不动了,静止了,不管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还是用中国的哲学思想来看,事物不可能是静止的,而且,对于善的追求是无止的,怎么可能有“止境”呢?有问题。鲁迅先生在《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里说:“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确实,如果有“止于”什么的话,这个世界就凝固不动了,多么可怕。所以,“止于至善”,是有问题的。倒底错在了哪里呢?
专家们认混了,
应该是“之”字,
应该是“止”字。
,表示一只脚在不停地走,所以“之”字有“到”、“往”“来”“去”等“正在进行”中的意思;而
,足下一点,或者是一横,表示脚停止到了某一地方,或者说到了目的地,停止不动了,为“止”。
为“动”为“行”,
为“停”为“止”。
“止于至善”,就是“之”
和“止”
这两双胞胎搞错了。
想想也是,追求“善”是没有止境的,什么叫“止于至善”呢?停止对善良的追求吗?显然不是。“止”,当然就是“停止”的意思,汉字中所有用“止”字的,都表示“停止”“制止”,如止步,止损,止血,止痛,禁止,令行禁止、浅尝辄止、适可而止、叹为观止、望梅止渴、言谈举止、饮鸩止渴,等等,等等。
有的学者说“止”是通假字,是“趾”,“趾于至善”。那就是说脚指头达到了至善了?趾头到了至善,还是说停止在善上了,还是一个“停止”的意思。而“止于至善”,应该理解为对善良的不懈追求,一直是“在路上”,而非“停下来”。
所以,我认为是关键字搞错了,应该是“之于至善”,就是“走向至善”的意思。这就是对
这个分家时,细节没有注意到,才有了“之”“止”没分清楚,导致“之于至善”变不能理解的“止于至善”。
建议教育部把“止于至善”改过来吧,是“之于至善”,就是“走向尽善尽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