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不运 水湿上泛 仲景四逆汤证一例评析

选自学苑出版社新书《新经方实验录》

邓某明 案, 男, 69岁,北京市房山区人。2010年2月2日就诊。

主诉: 咳嗽痰多,伴心慌心跳加重三天。

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40年(19岁即已确诊)。平日常感头晕,胸闷气紧,心慌心跳。近日因旅途劳顿,又感受风寒。感头晕,心悸加重,伴有目眩,咳嗽,痰多色白,气紧,胸闷而喘。

察:面色紫暗,两颧潮红,张口抬肩呼吸。语言低微断续,时有咳喘。吐出多量白痰。双下肢踝部有轻度浮肿。双手冰凉。血压:138/60mmhg.脉弦紧,数(102次/分钟)。舌质暗,苔白滑。

证属阳气衰竭,阴不抱阳,有阴阳离决之象。此四逆汤方证。

急予四逆汤加减,嘱其速取药煎服。

疏方:制附子50克。春砂仁10克。干姜15克。炙甘草15克。炙龟版10克。白茯苓30克。
二剂。

嘱大火急煎半小时,只取头煎。分两次服,最好餐后一小时服。如空腹服则服后卧床休息。

2月4日复诊:患者进门即作揖感谢,说:廖大夫,神方。这两剂药下去一下解决了我三个问题:一不咳嗽了,二不心悸了,三脸不红了。

因患者行程关系,次日即回北京。故将处方抄录给病人带回。嘱可继续服用3-5剂。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临行余亦建议患者尽早行心脏手术。患者表示理解。

患者于2011年3月25日在北京某医院行心脏手术(支架,人工瓣膜置换等)。术后一周家属来电话报告平安。

2012年2月患者电话求诊。

自诉术后恢复较慢,术后将近一年,一直头晕,精神差,睡眠不好,夜尿多,每晚起3-4次。口干不欲饮,痰多,粘稠色白,不易咳出。仍有心悸现象。

因对患者体质已有了解,故询问情况后电话处方。

炙甘草汤方主之。

疏方:炙甘草50克,嫩桂枝15克,潞党参15克, 大生地30克,阿胶珠10克, 干姜块25克, 红枣10个,制附子30克,白茯苓30克,炒白术15克, 春砂仁10克, 麦门冬20克。
两剂。

嘱:

1.米酒一勺入药同煎。

2.小火慢煎一小时,取煎液500-600ml,温分三次服。

两天后来电话告知:药后大有好转。睡眠好很多,每夜尿减少至一二次。精神好转,心悸基本消失,但仍然有粘痰在喉头咳不出,但痰量也比前几天少很多。询问是否继续服用?嘱继续服用10-15剂。

患者自费续服几剂后(上方一剂需50多元人民币),欲公费医疗取药。公费门诊医生不愿意抄方,另开处方,询知内有麻黄细辛半夏贝母等药。余预言此方必致烦躁不眠。抓5剂,服2剂,果心烦不能眠,口干不欲饮,痰症如前,心悸加重。又电请疏方,愿自费抓药。

疏方如下:
制附片30克。白茯苓30克。干姜块25克。炙甘草30克。苦桔梗15克。 木蝴蝶15克。天花粉25克。嫩桂枝10克。
二 剂。

嘱小火煎一小时,分二三次服。

三天后患者来电:自费抓服2剂,服后症状已减轻八九。无心悸感了,精神好很多,可以出外散步走一公里。夜尿现象消失,咳喘痰多症状基本消失。食欲明显增强。

嘱守原方再进三剂,以巩固疗效。

一周后电话回访,患者恢复状况很好,不再服药。临床痊愈。

评:
这位患者是位70岁的男性风湿性心脏病病人。有40年的病史,已进入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失代偿期。中医的病名一向杂乱无章,或以症状代病名,或以病因代病名,或以病机代病名。此病人可纳入心悸或咳喘范畴。
病人前后历时两年,处方三次,总服药剂数不到20剂。但每剂必有显效,足见家兄诊疗功力。第一次就诊时,家兄视其阳气衰竭,有阴阳离决之象,予以《伤寒论》四逆汤合郑钦安先生的潜阳丹两剂,显效。郑老先生也是我所景仰的伤寒大家,他对《伤寒论》的觉悟非一般伤寒家可比。从他发挥《伤寒杂病论》处方运用可知。现在有人将他奉为火神派创始人,实际是有损郑老先生英名。《郑钦安医学三书》中有两个方子至为重要!其中潜阳丹是从四逆汤变化而来,因此家兄还是将此案归入四逆汤案。这个方子在力挽狂澜方面不亚于四逆汤,固护元阳方面胜于四逆汤。诸君在临床有机会可以一试。
两剂显效后,家兄并未囿于中西门户之见,而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建议其尽早手术治疗。两年后患者因手术后身体恢复较慢,电话求诊。家兄以患者咳痰心悸睡眠不安为主症,拟以炙甘草汤加减方剂。显效。又在其他医生误治后再次出手挽回。纵观前后三方,家兄辨证不离阴阳,脏腑不离脾肾,方剂不出四逆(二诊处方炙甘草汤方中也含有四逆汤),诸方均是中病即止,此亦是仲景《伤寒》风格。
注意此例患者多次诉咳喘有痰。此痰非肺中之痰,实为阳虚不运,水湿上泛也。以附子、干姜、缩砂之类,大温元阳,纳气归肾。阳气一运,水湿自消。不治痰而痰消,不治喘而喘自平。家兄立法处方只在阴阳上寻根,不在客邪上纠缠。
从上例病案中也可看出,家兄受郑钦安先生影响是很大的。此案精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