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伤形
寒伤形:
寒邪能够
伤人形体
(金昔)
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缩
外感寒邪,阳气不得宣泄
则会出现:
头痛、恶寒、无汗、
肢体疼痛、脉浮紧等
形体受寒邪
所伤的症状
寒伤形,热伤气
正确理解《内经》的含义
是学好中医,的必经之路
然而,文字古奥
所以很多人也就
放弃了学习经典
当代医学院的
中医基础理论
已经脱离,经典学习
本末倒置,不知源流
背了很多的
方子和理论
博士毕业
不会看病
良可叹也
1.寒伤形,热伤气
很多人
把这里的形
理解为形体
寒邪可以,伤人形体
貌似说通,其实不对
形:
“津液一类物质”
对应后面,的热伤气
寒为阴邪,伤人阴津
热为阳邪,伤人阳气
这即所谓
同气相求
形为阴,寒为阴,故寒伤形
气为阳,热为阳,故热伤气
2.气伤痛,形伤肿
这里的气伤有两个含义
一是气受伤,导致气不足
二是气受伤,导致不通畅
这也就是
后世讲的:
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
形伤即津液受伤
津液受伤,则水液代谢失常
寒邪所伤,水液不化,故肿
这里指的是浮肿
从上文可以看出
寒邪为阴邪,伤人津液
热邪为阳邪,伤人阳气
很多学中医的
存在一个误区
即觉得:
寒邪为阴邪,就应该
伤人体之阳,不伤人体之阴
热邪为阳邪,就应该
伤人体之阴,不伤人体之阳
(金昔)
邪气伤正气
寒为阴邪,寒伤阳
虽然,寒为阴邪
也伤,人体之阴
热为阳邪,热伤阴
虽然,热为阳邪
也伤,人体之阳
这就是同气相求
所以内经才会说:
寒伤形,热伤气
暑热伤气
暑热为阳邪
不仅伤阴津
还伤人体之气
我们常用的
清暑益气汤
清暑热
同时加以
补气之品
还有一些朋友
认为燥邪伤阴津
所以燥邪为阳邪
这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文
明显可见:
寒也能伤
人体之阴
但是寒
不是阳邪
而是阴邪
伤寒:
风伤卫
寒伤营
当年学习伤寒
百思不得其解
风是阳邪
卫是阳气
但阳伤阳
寒为阴邪
营为阴津
但阴伤阴
不应该
风伤营、
寒伤卫
才合理?
甚至怀疑
书籍编错
学习内经
就理解了
经典从来
没有说过:
只有寒邪,才会伤阳
只有阳邪,才伤会阴
很多时候
同气相求
阴伤阴
阳伤阳
伤寒和内经
是一脉相承
3.
先痛后肿,气伤形也
先肿后痛,形伤气也
说明患者
先出现痛症
后出现浮肿
先,气受伤
后阴津受伤
是气阴两伤
非气伤了
人体形体
(金昔)
患者
先出现浮肿
后出现痛症
是先,津液受伤,代谢不利
然后,阳气受伤,而通
形受伤在前
气受伤在后
形气两伤
并不是
形体伤了
人体之气
这么理解
从前理解偏离了经典学习
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
重视经典学习,提高疗效
而不是为了适应当代潮流
而偏离了,中医核心理论